“新中”互动,投资指南发布
2014年10月29日,在重庆国贸格兰维大酒店,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重庆市工商联、重庆女性人才研究会及重庆非公经济人才促进会共同举办的“新加坡及东南亚区域展望与投资前景研讨会暨投资指南新书发布会”成功举行。会议分析了新加坡及东南亚区域展望与投资的前景、企业拓展业务的国际化商贸平台并分享了投资新加坡经验、新中企业合作经验等话题。
重庆市总商会副会长、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房地产商会会长、英利国际置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方明先生作为地产界代表,以英利于新加坡上市为案例,在会议中谈到:
“新加坡蓬勃发展的金融市场、完善的融资环境、健全的法律体系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我们在打通了国际市场的同时,还学习到了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在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里寻找战略投资伙伴。今年6月,我们与光大控股合作,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光大控股注资近20亿港币成为英利第二大股东。”
中国房地产正式与全球接轨
其实早在2013年,中国开发商就有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海外举动。
2013年2月,万科与素有“美国头号房企”之称的铁狮门房地产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开发旧金山富升街201号地块,计划建造655套高档公寓,投资金额6.2亿美元。
同年6月,SOHO中国首席执行官张欣与巴西财团联手以7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美国纽约通用大楼40%的股权。
到了8月,万达董事长王健林宣布了在伦敦的两项投资计划,包括以3.2亿英镑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以近7亿英镑投资建设伦敦酒店和公寓。并表示未来10年,万达要在全球8到10个主要城市投资建设高端酒店。
绿地集团也不甘下风,以10亿美元拿下洛杉矶一处地产开发项目,并收购了纽约布鲁克林区一个项目的70%股权,项目总投资近50亿美元。今年2月14日,“洛杉矶绿地中心”正式开工,规划建筑面积15.32万平方米,包括三栋中高端公寓、一栋酒店及配套商业。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大量的投资移民、留学生和游客走向海外。据统计,2013年就有9000多万人出国旅游,未来3年,这个数字可能达到两亿人次。这些都是中国市场在海外的衍生市场。
当国内企业具备条件和竞争力时,应该向衍生市场发力,国际化将注定是每个大企业的归属。并且每当中国国内房地产市场陷入低迷时,那些拥有海外项目的开发商的确显得更有韧劲。开发海外项目是一种反周期投资,能够帮助中国开发商抵消国内市场低迷时带来的负面影响。
据全美地产经纪商协会的调查显示,仅在2012年,中国人已成为美国住宅市场仅次于加拿大的第二大海外购买群体,占美国住宅对外销量的11%,大大高于2007年的比重(5%)。
中国人海外置业的数量,已难以估计。
重庆本土房地产的国际化之路
全球化一直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大方向,房地产作为一个泛财经行业,自然也不能规避这个潮流。这是必行之路,也是一个成功的房地产开发商应该有的高度。
海外融资、扩张、上市等多渠道多元化的方式,既可以使地产商摆脱区域的局限性,又能壮大规模,更能与海外合作方构建良好的战略关系。
就此,方明先生还提到:“我们致力于搭建重庆与新加坡的交流沟通平台,成为东南亚及欧美投资者了解重庆的窗口,为促进新加坡和重庆的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作为重庆本土开发商的英利,在新加坡上市并获得成功后,以领航者的身份为重庆地产商们开辟了一条新的航线。
通过这次会议,可以看到房企进军海外的热潮正席卷而来,相信其他本土开发商们终会逐步走出重庆,跨出国门,走向世界。
文/陈桐 编辑/王维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