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文艺 慢昆明的文青范
- 来源:云南画报·人文旅游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昆明,文青,文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06 15:39
去圆西路海吃、“刨碟”,去文林街逛衣服、喝咖啡聊天,是大学毕业后到外地工作的同学回昆休假时候行程安排上第一要事儿。
言及昆明,尤其是吃喝玩乐、咖啡酒吧和小资情调,必然要提到圆西路和文林街。尤其是在昆明读书的大学生,无人不知其名,无人不受其吸引,并且将其作为昆明的名片各处传播。圆西路与文林街,其实是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理工大学四大高校加周边一些中学相对集中区域中的两条小街而已。
圆西路 那些晚饭以及CD
圆西路实际上是圆通西路的简称,从云南大学东陆园的东门延伸到圆通北路交叉口,其道路窄到称为“街”都有点不够格,过去圆西路其实是条集中了各种菜摊、水果摊的菜市,成为连接云南大学东陆园、英华园教学区和东一院、东二院生活区的主要通道之后,通过改造之后道路两边形成鳞次栉比的商铺,改头换面成为商业街区。当然,圆西路经历十几年变迁,仍然继承了“美食”的主题。火王烧烤、腾冲饵丝、友人园、大家乐、广义和等一干特色小吃、快餐和餐厅等,与圆西路的历史同起并兴,除了这些老牌美食店以外,傣味、铜锅洋芋饭、爆炸鱿鱼、黄焖鸡饭、烤猪蹄等等的不断加盟和更新换代,使得圆西路成为名符其实的“吃货天堂”。
圆西路极尽其能满足的“吃货”们,以周边高校的学生和慕名而来的中低收入水平的消费者居多,在圆西路一定能吃上一顿味美价廉的美食,即便从街头吃到街尾,也不会造成囊中羞涩。
除了吃之外,圆西路还有一个主题是昆明最早的数码产品集聚地,就在光碟作为影像制品、计算机软件主要存储载体的前些年,圆西路上专卖各种光碟、计算机配件的店铺开出差不多十来家,当年风行一时的影视剧作、流行音乐、家庭卡拉ok、图集软件等光碟都可以在圆西路找到,影视和计算机爱好者们到圆西路“刨碟”,自然也成为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但是,随着网络技术和数据存储设备的不断更新,光碟逐渐显现出隐退的态势,圆西路的影视软件光碟出售店铺,也越来越少,只剩下一两家。但是周边却兴起了园西电子广场、佰腾数码广场等几个数码专营商业区,肇始于圆西路的数码科技集聚区,仍然在圆西路的周边铺展开。
小吃、餐饮与少量的服装、化妆品店,周边的数码科技集聚区,构成了今天圆西路的主要内容。除此之外,圆西路坡顶有一家面积不大但有着诸多与文化、哲学、美学、艺术和民族学等专业相契合的专业书籍的小书店,记得曾经在此购买全套的《庄子》,还有不计其数的哲学、美学类典籍,小书店是云南大学文科专业学生都认识并且常去的地方,因为老板所选择的书籍很有品味和眼光,基本上都是经典与名著,而且还能打折。但是后来听说书店发生了一些变故,虽然现在仍然天天开着,但是连名字都换了,里面的书籍也常常是转几圈无从下手了。每次再走过这个书店的时候,难免有些黯然神伤,不知道曾经通过售买书籍能与顾客神交的店主,如今何往?同时,省歌舞剧院和省话剧团也位于与圆西路相接的北门街上,名声赫赫的北门书屋,也或多或少地辐射和影响到圆西路,为圆西路“以食为天”的主题上增加了几分文艺和学术气息。
文林街 那些腔调以及小清新
与圆西路一样,受到高校人群相对密集影响甚至造就的另一条街道,是涵盖了文化巷在内的文林街。圆西路在云南大学东陆园以东,文林街则通过文化巷与东陆园的西门相接。一东一西,都集聚了高校师生群体,但却体现出不同的特色。文化巷起于云南大学的留学生院,每年有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在文化巷和文林街活动,于是满足这些留学生生活需要的咖啡、酒吧等参与到原本以地方特色餐饮和服饰、工艺等为主的文林街周边区域中,并且逐步形成气候,成为昆明城市中心相对集中的、富于小资情调的特色街区。沿文化巷和文林街可以数出多个常年占据城市时尚消费榜的咖啡屋、酒吧和书吧,萨尔瓦多、水井咖啡、COFFEE BREAK、布拉格咖啡、蓝白红、夏沫莲花、卡夫卡书屋、大象书吧等都是周边高校学生、昆明年轻人耳熟能详的休闲场所。而从白天到黑夜,文林街一概熙攘热闹,不过却有着不同的面貌和氛围。
咖啡、读书、发呆和闲聊,是文林街白天的主题。高校里没课的年轻人,喜欢在文林街随意找一家咖啡屋坐下来,要么三五成群,要么独自一人,点一杯咖啡或者茶,馥郁香醇或者清雅淡然地消磨一个下午的时光……文林街上的咖啡屋大多有落地的门窗或直接将座椅放置在户外街边,行道树的茵茵枝叶,天然成就了遮阳蔽日的清凉,店主只需稍微经营,花植简单装饰一番,便自有一番韵味。坐在这样的咖啡屋,无烈日炙烤之苦,却可于光阴斑驳、时光交错里,无所约束、天马行空地欣赏与被欣赏。特色书屋书吧大隐于市,在文林街的喧嚣中,藏着麦田、漫林、大象这类精致的书店和书吧,人们可以在安静的阅读、思考,或者只是将自己置身于纸质书籍的气氛中怀旧、幻想……文林街当然也少不了美食诱惑,文林街的美食聚集,比其他街区更加多样化,适应留学生需要的西餐、日韩料理、泰式风味甚至印度菜,都能在文林街区域移步可寻,阿姆甜品、MR.CAKE等甜品店虽零星分布,但每一家都独具特色。同时,创意小店也是文林街不能忽略的内容之一,民间饰品、民族工艺品、服饰、茶器酒器等几家质量上乘、形制独特的创意小店都能在文林街上静守光阴。
白天的文林街充满了文艺和清新的气质,夜幕降临时却平添了几分喧嚣甚至狂野的意味。夜晚是文林街的苏醒时段,比起咖啡屋更活跃的是沿街的酒吧,来自城市各个角落的年轻人们喜欢在文林街酒吧听着节奏鲜明的音乐,释放压力、宣泄情感。当然,相较于一些以喧腾的歌舞演艺为主题的动感酒吧,文林街大部分的酒吧更多于保留了“文雅”气质,无非是好友知交相聚,找张桌子消耗几瓶啤酒,音乐是有的,但是一般少于声嘶力竭、鬼哭狼嚎,基本可以让一桌子的人能够顺利的聊天而不受到过多噪声的干扰。文化巷作为文林街的重要部分,到夜晚还集中了各式各样的“地摊”,开始只是一些在校学生在网络上批发来衣服、饰品等,通过“练摊儿”,既为自己挣取生活费,又锻炼了进入社会的能力,结果在不长的时间中,文化巷“地摊”集市迅速规模化。晴朗的夜晚去文化巷逛地摊淘宝,也成为周边学生、居民的重要生活内容之一,当然也有诸多慕名而来淘宝的游客、人群。
无论是白天的文艺清新还是夜晚的时尚熙攘,都让文林街成为来昆明的人不得不到、本地人不得不向外地人推荐的一个特色街区。文林街原本有着悠久的历史,从文林街通达翠湖的各条巷道,都有着各自的故事和历史,文林街得名于过去到贡院赶考的文人雅士云集之街,今天文林街作为承载周边高校校园文化、记录和传播历史文化的代表性街区,已然成为一个地标式的区域,学院范儿与先锋时尚、雅致格调与动感喧闹并行不悖、相互依存。
一定要拿圆西路和文林街对比的话,前者更多市井生活和平民气质,后者更显小资格调和时尚风潮。事实上,圆西路和文林街都与云南大学文韵浓郁、历史厚重的东陆校园相连,也通过东陆园实现了联通,穿越校园便可从一种世俗情调跨入另一种精致格局,而世俗也好、精致也罢,都是校园文化的承载与延伸,都是真实而美好的生活状态。
圆西路和文林街除了贯通云南大学之外,也联通了青云街、北门街、钱局街、建设路、龙翔街和凤翥街等区域,遥想当年文人学士云集于此、求取功名的盛况,与今天学子精英、文艺青年和潮流先锋日聚夜会的熙攘,虽不能同日而语却可让人浮想。
圆西路与文林街,既是内敛的又是张扬的。从两条形塑于校园文脉的宽窄街道,融入现代都市的霓虹光影,转变成为一个城市的文化地标和律动脉搏……于文韵优厚处默然含蕴着高等学府的文化守望、历史脚步的沉重与落寞。
文/王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