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切口及术中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对阑尾炎并腹膜炎的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40例化脓性阑尾炎合并腹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硫酸丁胺卡那霉素进行处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处理。在术后根据个体化进行护理。结果:治疗组患者均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为7.2±1.2天,患者伤口除3例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等情况,其余患者均痊愈,未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平均11.3±1.5天,5例伤口脂肪液化,3例腹腔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形成肠瘘并再次手术。结论:使用小切口手术以及硫酸丁胺卡那霉素进行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有着较好的效果,较传统方式优秀。
【关键词】小切口手术;硫酸丁胺卡那霉素;阑尾炎并腹膜炎;疗效及护理效果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是目前的一种常见疾病,目前的治疗方法往往是以手术为主。通常在阑尾炎并发腹膜炎的手术中,传统的手术方式下伤口会达到8cm左右,对患者身体的伤害和造成的痛苦较大,住院时间也会相应增强。在这样的情况下,目前已经开始使用一种小切口的手术,这样的手术对于阑尾炎患者有着较好的效果,同时造成的伤害和痛苦也比较小,住院时间也能够大大减少。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3-2014.4月期间收治的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发腹膜炎患者共40例,其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18-82岁,平均年龄38.14±1.25岁。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切口手术进行治疗,并且使用硫酸丁胺卡那霉素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治疗,同时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用麦氏皮纹横切口或是切斜口,一般切口长度在2-4cm左右,并且采用常规腹腔清洗术,再将阑尾残端进行切除后,需要使用5毫升的注射器注入手术切口的边缘以及皮下层硫酸丁胺卡那霉素,并且将腹内的斜肌缝合2针,并且将死腔关闭。同时需要缝合外斜肌的肌腱膜,在缝合皮下的皮肤以及组织。对照组的手术方式为全身的全麻或是硬膜外麻醉,通过麦氏切口或是左下腹探查切口进行手术,长度为5-12cm,需要让具有丰富经验的医师进行手术,方法为经典阑尾切除术。在护理方式上,观察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方式相同,按照传统的护理方式来进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全部痊愈,平均住院时间为7.2±1.2天,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1.3±1.5天观察组患者的伤口除有3例患者伤口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情况,其他患者的伤口全部甲级愈合,没有发生阑尾炎手术中的残端炎,切口疝,腹腔感染,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5例伤口脂肪液化,3例腹腔感染,2例粘连性肠梗阻,3例形成肠瘘并再次手术,1例切口疝。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目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过程中,小切口手术是一种全新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将患者的切口尽可能的减小,并且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注意患者腹腔的清洗,同时在进行手术的过程中应该采用局部应用抗生素的方法来进行处理患者的炎症组织。在这样的方法下,患者会因为切口较小,十分容易就能够愈合。同时在手术的过程中采用硫酸丁胺卡那霉素进行患者腹腔的清洗,十分有助于患者伤口的愈合,并且也能够保证患者不会因为手术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导致感染的发生。而且患者的伤口较小也有利于患者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在住院时间上,由于采用小切口患者的伤口恢复较快,因此在院中的恢复时间也比较快,因此住院时间会相应地减少,有助于减少患者的痛苦,同时在一定的方面上减小了患者的医疗费用。
参考文献
[1]丁敏,黄雪碧,禹超等.化脓穿孔性阑尾炎并腹膜炎腹腔镜与开腹手术的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9):194-195.
[2]李长荣.小切口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体会[J].当代医学,2012,18(19):66-67.
[3]刘永生.小切口手术治疗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19例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9):77-77,81.
[4]刘海生,敖永健.小切口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阑尾炎并腹膜炎380例临床分析[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5):824-825.
杜娜 刘兆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