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期和非月经期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对比分析

  • 来源:现代养生下半月
  • 关键字:慢性盆腔炎,月经期,感染,炎症
  • 发布时间:2014-12-10 13:26

  【摘要】目的:对在月经期和非月经期两个不同的时间段对患有慢性盆腔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慢性盆腔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选择非月经期间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选择月经期间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慢性盆腔炎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盆腔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在月经期对患有慢性盆腔炎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关键词】月经期;非月经期;慢性盆腔炎;治疗

  随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在临床上的发生率的不断升高,慢性盆腔感染病原的复杂性也在不断提高。通常情况下认为,盆腔炎是由于微生物经患者的阴道和宫颈上行导致出现的一种炎症反应疾病[1]。本次研究对月经期和非月经期对慢性盆腔炎实施治疗的效果进行研究。现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82例患有慢性盆腔炎疾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1例。对照组中已婚患者28例,未婚患者13例;已产妇25例,未产妇16例;患者年龄21-53岁,平均年龄(35.3±1.8)岁;慢性盆腔炎疾病患病时间1-18年,平均患病时间(5.1±0.7)年;治疗组中已婚患者27例,未婚患者14例;已产妇23例,未产妇18例;患者年龄22-51岁,平均年龄(35.5±1.9)岁;慢性盆腔炎疾病患病时间1-19年,平均患病时间(5.3±0.6)年。上述四项自然指标两组研究对象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病例入选标准

  (1)患者有明确的慢性盆腔炎病史,且有后穹窿积液。

  (2)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3)患者自愿选择接受药物治疗。

  (4)排除合并患有其他妇科疾病的可能。

  (5)排除绝经女性患者。

  (6)患者年龄在20-60岁之间。

  (7)慢性盆腔炎疾病病史在20年以内。

  1.3 方法

  治疗组:在月经来潮前两天开始进行治疗,取宫颈分泌物及抽取后穹窿穿刺液检验,未出结果前给予青霉素,每次800万U,每天一次,甲硝唑,每次1.0g,每天一次,检验结果出后对沙眼衣原体或解脲支原体阳性者,增加给予红霉素,每次1.2g,每天一次,在每个月经周期连续用药5d,在月经期结束后的非月经期继续用药,剂量方法与月经期相同。

  对照组:在非月经期内用药,用药的具体方法、实际剂量、给药时间均与治疗组相同[2]。

  1.4 观察指标

  选择两组患者的盆腔炎症状消失时间、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慢性盆腔炎疾病治疗效果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

  1.5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1)痊愈:慢性盆腔炎症状表现和临床体征完全消失,相关病原菌检测结果显示为阴性,停药之后6个月以上病情没有再次复发。

  (2)显效:慢性盆腔炎症状表现和临床体征基本消失,相关病原菌检测结果基本转阴,停药之后6个月内病情没有再次复发。

  (3)有效:用药治疗过程中症状表现、临床体征消失,停药后病情再次复发。

  (4)无效:没有达到上述三项标准的要求[3]。

  1.6 数据处理方法

  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实施X2检验,P<0.05,则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慢性盆腔炎疾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在非月经期治疗后,6例慢性盆腔炎病情达到痊愈标准,7例显效,15例有效,13例无效,该组总有效率为68.3%;治疗组患者在月经期治疗后,11例慢性盆腔炎病情达到痊愈标准,17例显效,9例有效,4例无效,该组总有效率为90.2%。该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 盆腔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临床治疗计划实施总时间

  对照组患者在治疗后(16.94±3.41)d盆腔炎症状表现彻底消失,临床治疗计划共计实施(24.50±3.22)d;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11.18±2.32)d盆腔炎症状表现彻底消失,临床治疗计划共计实施(17.05±2.13)d。两项观察指标各项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在对慢性盆腔炎疾病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选择月经期给药,主要具有以下几大优:

  (1)月经期内子宫腔和阴道的pH值及血流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可以使细菌繁殖更加活跃,月经期给予抗生素类药物可将细菌在繁殖前或繁殖期内杀灭。

  (2)月经期盆腔内充血,盆腔内的毛细血管处于充血扩张状态,此期间用药,对药物渗透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可以使抗生素类药物的药效得到充分发挥。

  (3)月经期子宫内膜剥脱,并有新内膜形成,选择经期用药可使应该被感染的内膜剥脱,在大量抗生素类药物的共同作用下会有新的没有感染的内膜形成。

  (4)对不孕症的治疗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选择经期给药,经后受,不会对胎儿的正常发育造成任何影响[4]。

  参考文献

  [1]李志梅,孙春喜.微波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23(11):696-697.

  [2]魏玉峰,王瑜贤.盆炎活血汤加吲哚美辛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分析[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2,13(19):152-153.

  [3]李志梅,孙春喜.微波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3(11):696-697.

  [4]郑素英.综合治法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J].山西中医,2011,26(15):316-317.

  金璨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