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银行葫芦里卖什么药?
- 来源:消费者报道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社区银行,民生银行,中信银行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4-12-10 13:52
如果说2013年还是社区银行元年的话,那么即将过去的2014年便是各大银行抢占最后一公里的贴身肉搏战。今年以来,多家商业银行突破上门摆摊、延时服务等传统做法,开始设立大量的社区支行、金融便利店,试图撬动社区金融这片新领域。
民生银行:只有消费贷?
民生银行一直对社区金融虎视眈眈,将小区金融作为其“强力聚焦两小”战略的一部分,早在2013年就提出三年内在全国开出10000家金融便利店。截至2014年6月底,该行已投入运营的小区金融便利店及全功能自助银行达4261家,比上年末增加956家。其中300多家已获得社区支行金融许可证,今年年底获批的将达700多家。
10月14日,民生银行又与特斯拉公司签订协议,在全国20个城市的民生银行自有网点及小区金融便利店建立至少400个地充电桩。醉翁之意不在酒,民生银行主要目的在于吸引特斯拉车主及其家庭,而这个群体显然是一个高端的客户群体。
不过,如果仅仅在与高净值金融消费者接上头之后推出一个消费贷,可能很难笑到最后。
中信银行:智能化需要时间
同为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银行显然并不认同民生银行大肆跑马圈地的策略。因此,中信银行在原有网点的基础上着重建设智能旗舰店,通过智能化的服务系统,力求使客户得到更好的服务、更便捷的体验。
从中信银行在广州的首家零售智能旗舰店看,网点装修奢华,物理空间分为上下两层,颠覆了银行网点的传统格局。并且通过智能排队叫号系统、电子预填单系统、移动营销系统等,减少客户办理业务及等候时间,同时这些新技术将贯穿整个服务新流程。就笔者了解的情况,中信银行正在开发视频柜员机(VTM),未来通过高清视频、身份验证等手段,消费者就可办理银行基本业务。
一个问题是,即使中信银行不差钱,这种旗舰店硬件投入的费用巨大。对于消费者而言,一段时间以内,展示的作用远大于实际的功能。或许只有当视频柜员机系统建成以后,真正的便利性才会体现,但那可能又是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农业银行:超级柜台卸包袱
相比之下,农业银行的“超级柜台”投入小、见效快,更切合商业银行特别是大型商业银行用户的实际需求。
2014年9月18日,中国农业银行自主研发的“超级柜台”新型运营服务模式在北京试点上线,预计明年年将覆盖该行全国近2万家网点。笔者体验之后发现,在“超级柜台”机器上,客户使用身份证自主发起业务申请,并可一次勾选多项产品,后台审核成功后,会打印出综合业务受理书,客户只需签名一次即可。受理业务确认后,系统会一次处理多个产品交易,极大地缩短了业务办理所用时间。
如果获得监管部门许可,超级柜台稍加改造,还可独立成离行式设备,再配备一两个客户经理,就是一个迷你型的社区支行。这意味着,实现绝大部分个人客户非现金业务的快速处理。而银行的好处是,“超级柜台”社区网点一旦运营,初期便可释放1至2个柜员岗位。
招商银行:咖啡银行有什么
而一直在零售银行业务上不断创新的招商银行,今年3月居然揉合了金融与咖啡两种看似毫不相干的业态,推出了一个社区银行的变种——“咖啡银行”。
招商银行不仅与韩国咖啡品牌“咖啡陪你”保持结算、收单等业务的合作,还在咖啡银行网点合作、特惠商户、客户优惠活动以及小微金融产品等方面开展业务。表面上看是营造了一种宽松闲适的氛围,实质上是将银行服务悄无声息地与社区、与客户的生活场景融合,让消费者自然而然地接受银行的产品和服务。
其实“把银行变得像咖啡厅一样轻松”,在我国台湾已有这样的成功案例。早在2012年,华润银行深圳福田支行在营业时间和太平洋咖啡店互联互通,客户可以在等待业务办理的时间享受咖啡服务。而招行推出的咖啡银行模式,是将金融服务融入生活场景的一种尝试,也是银行机构走进社区、走近客户的全新策略。效果如何,有待观察。
平安银行:口袋社区能干啥
目前还在试点阶段的平安银行“口袋社区”,拟于2015年初向全国推广。作为银行业内通过移动端拓展社区O2O生态圈的尝试,口袋社区通过整合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线上预约下单、线下消费体验的全新商业模式。消费者可以通过口袋社区,可以浏览社区周边的商户和产品服务信息,在线预约下单,选择送货上门或到店消费;还可以查看附近平安银行网点信息,了解最新的理财产品和促销活动信息。
不过,在平安银行的如意算盘里,为居民服务只是一部分,口袋社区的另一头则联系着社区商户。线上向居民推送商品和服务,吸引居民到店消费体验,以更低的成本拓展社区客户。
也就是说,平安银行通过搭建口袋社区智能平台,借助便民服务,试图以较低的成本将用户先圈起来,然后挖掘其中的金融需求。但是,如何圈客户、圈商户是一个难点,线下合作伙伴的谈判和维护成本高,费时费力,而且也不是银行所擅长的。但如果没有足够的合作商户,口袋社区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非金融机构的算盘
不只是商业银行,现在连一些非金融机构也看到了社区金融服务的巨大市场,纷纷不惜重金杀入其中。如地产大鳄万科,通过入股徽商银行,积极抢滩社区金融服务,完善基于地产开发的社区生态服务系统。而由企业开设于杭州的这种“社区金融服务中心”,大多设于中心城区的小区边上,目前还是以客户和数据积累为主,尚未形成清晰的商业模式。由于没有办理金融业务许可,商业银行与之合作的意愿和方式都还不明确。
在这场社区金融抢滩浪潮中,大多数商业银行将目光聚焦于大城市的中心城区和高档小区,对中小城镇和农村社区关注甚少。不过,浙江蚂蚁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已经看到了农村社区金融服务的潜在利益,准备以移动支付为支点,迅速撬动和占领这一片尚未被重视的细分市场。淘宝和京东频频下乡“刷墙”的背后,一定会有金融服务的身影。
面对中国经济新常态和客户金融行为的深刻变迁,商业银行拓展社区金融服务,不只是降低经营成本、扩大服务半径的手段,更是向零售银行业务转型的可行路径,还是经营理念和发展模式深刻变革的有效载体,任重道远。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网点将是一张网,而不只是一个点;未来银行将是一种行为,而不只是一个场所。
文/董希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