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势判断: 下半年市场仍将维持低位反复震荡整理,夯实底部等待新的市场契机的状态。
为什么中国股市在2010 年没有延续去年的势头,反倒快成了“全球首熊”?实际上,这很可能是对于中国宏观经济基本面向淡发展的一种提前反应。
从2008 年11 月到2009 年1 月的衰退,到6 月逐步复苏,此后的加速,再到今年4 月GDP 等各种增长指标冲顶回落,两年时间中,中国经济在投资刺激下走出了一个浓缩的“V”型经济周期。
接下来会怎样?一旦房地产市场投资按下去,起不来了,扩大内需还是找不到感觉,高速增长依赖了多年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依然受制于欧美市场的动荡,再加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负债率那么高,很多资不抵债的地方政府现在是靠国家信用兜着,这些风险因素很可能导致经济出现大起大落。因此,在没有基础设施投资跟进的情况下,下半年如果流动性再被收紧,经济走势可能会很快回落。
现在,我们可以从汽车销售量、房地产交易量以及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量的缩量中察觉到一些回落的迹象。因此,我们需要观察分析一下,中国经济未来要靠什么支撑?近两年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对新的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大讨论,尤其是发展技术先导型经济,比如新能源领域。但是这个东西靠政府投资投多大,怎么引导民间投资,都需要重新规划。而且以中国目前的状况,能否在这些技术先导的新兴产业的发展上拼得过美国,掌握先机,实在不敢说。
还有一些东西也是需要我们思考的,30 年改革开放的背后有一条线,它也是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以加入国际经济的体系,借道国际经济形势发展起来,但是中国有没有能力,凭借自身发展形成经济长周期?如果这个东西能定下来,需求也好,投资也好就都可以围绕着这个长周期来设计,同时我们还要融入到国际经济体系中去,获取世界经济循环发展的好处或者先机,从而保障经济平稳持续的发展。
从A股市场本身来看,有几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基金持仓比例略有下降。这是因为基金持仓的小盘股较多,而其股价比较高,在震荡调整的情况下,卖出比买入动力更强;二是流动性收缩的情况下,大小非解禁的欲望较强;还有就是普通投资者在这一轮调整中并没有到伤筋动骨的状态,市场外部潜在的投资者也没有发出明确的进场信号。
从3100 多点的回调来看,现在已经算得上是中等级别的调整了,但我们认为调整还不到位,应该到30% 左右比较合理,这只是空间上的调整。由于内外部经济形势不明朗,市场仍很迷茫,因此从时间上的调整来看,也还不到位。等到市场结构性分化到位之后,才可能在下半年找到切入点。不过,我们认为下半年市场仍将维持低位反复震荡整理,夯实底部等待新的市场契机的状态。
(采访、整理| 本刊记者 严睿)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