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教学与素质教育问题的思考
- 来源:教育与学习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体育,素质教育,中学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1-08 12:52
摘要:中学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的一个环节,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引入素质教育观念,中学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开展所遇到哪些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提议,本文将对此做以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素质教育
中学体育教学对素质教育观念的引入,逐步改善中学体育的传统教学。中学体育教学中融入素质教育元素,让教学更人性化,更能培养学生热爱运动,进而到达强身健体的教学目的。那么,在中学体育教学该如何引如素质教育观念呢?
一、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引入素质教育观念
(一)针对学生自己的特长,让学生自己做主
有的学生喜欢田径,有的学生喜欢篮球,有的学生喜欢足球,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把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聚成一组,对某一组的某一特长进行单独的讲解,这样教学既轻松,又有效率。针对学生自己的特长,让学生自己做主选择,有针对的学习更有利于兴趣的培养。相比,每节课大家都学的是一样的内容,对于不感兴趣的学生来说算是一种煎熬。
(二)人性化教育
处在青春期的中学生,“叛逆”是中学生最突出的表现。
由于理想与现实、情感与理智等多方面的困惑得不到答案,在心里就产生了“叛逆”心理。对于这种“叛逆”心理,老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多引导,多鼓励,少批评。例如,在教某个技术动作的过程中,总有些学生掌握不了技术要领,对技术动作做错或做的不规范,这时,就得要求老师人性化的教学,多多鼓励引导,如果用些简单粗暴的办法来惩罚学生,结果只会让学生产生心理恐惧,久而久之,便放弃了体育兴趣爱好。素质教育不仅在于学生自我做主,而且也在于老师的鼓励很引导。
(三)进行心理方面的教育
身体的健康除了外在体魄的强壮,还应包括内在心理的健康。青春期最最痛苦的莫过于性心理的变化。老师可以安排相应的课程讲述青春期的性心理方面的知识,帮助中学生安全健康的渡过青春期的困惑。除此之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们知道,一份汗水才有一分收获,只有拼搏进取才会有赢的希望。让学生们在体育活动中培养自信乐观、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二、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素质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观念影响着素质教育教学的不彻底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经提出来了很多年,但实施起来仍然有很大的困难,尤其在农村中学,传统体育教学观念严重制约了中学体育的素质教育教学。很多中学教育工作者认为,体育课就是让学生们跑跑步,打打球,随意玩玩就可以的。这样的传统教学态度,对体育教学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老师不愿改变教学方法,是某些老师脑子没有素质教育教学的概念。落后的传统教学观念严重影响素质教育教学的开展。
(二)体育课程安排过少
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为了教学任务,安排的体育课程过少,一周保证不了了一课时,有的甚至直接取消体育课程。对体育课程的不重视,学生很难在体育课上得到应有的体育教学,时间久了,只会让学生认为,体育课就是散步,就是到处跑着玩,完全无纪律无组织。过少的体育课程安排,正常的体育教学都很难保质保量的完成,更别提对学生们的心理方面的教育。
三、对在中学体育素质教育教学中所出现问题的提议
(一)引进高素质的体育教师
要想素质教育教学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得到很好的发展,引进有较高素质的体育教师是首要的。受过大学教育的体育教师,更能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知道学生的兴趣所在。通过引进有大学学历高素质的体育教师,不仅让整个教师队伍得到提升,而且对待教育工作更有激情、更有效率。素质教育不仅在学生身上体现,更在老师的身上体现,什么样的老师带出什么样的学生。
(二)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
重视中学生的心理教育也是体育素质教育教学的体现。素质教育本就“以学生为本”,体育不仅让学生如何喜欢上运动,更重要的是在运动项目中培养学生坚韧、敢吃苦、敢拼搏的精神。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性心理的心理教育,帮助中学生顺利渡过青春期;另一方面就是挫折心理教育,由于心智发育的不成熟,很多学生还是不敢面对挫折失败,在失败的阴影中形成自卑极端的性格,这些都是不利于中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视对中学生的性心理教育和挫折心理教育,让学生健康的走过中学时代。
三、问题讨论
(一)作为一种教育指导思想、素质教育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学体育教学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以及教学评价等方面都要从素质教育的角度重新审视。按素质教育的要求进行体育教学改革,构建起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锻炼能力,形成终身锻炼习惯,发展智能,陶冶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全面促进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和发展的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
(二)要以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树立科学的体育教学观。在教学中,要根据中学生的特点引导和满足他们对体育的心理需要,使他们对体育产生积极和稳定的动机,并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他们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体验到体育的乐趣,受到体育文化的熏陶和体育方法论的启迪,增长体育科学知识,掌握科学锻炼方法,提高体育能力,使体育教学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三)要从素质的角度来评价体育教学效果素质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同理,体育教学也要为学生全面素质的发展建立起一个坚实的生长点。因此,对体育教学效果的评价,既要看它的现实效果,更要看他的潜在的,滞后的效应,要注意考察学生体育知识水平、体育能力的提高幅度,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个性才能的发展水平,避免急于求成,走入功利性误区。实施体育教学过程的良性反馈调节,以保证体育教学本身及全面素质构建任务的完成。
总之,中学体育素质教育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体现。通过让学生自我选特长、人性化教学、心理方面的教育等措施让素质教育教学融入中学体育教学,虽然在体育素质教育教学中存在素质教育教学的不彻底、体育课程安排过少的问题,但可以通过引进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和加强对素质教育的宣传来解决这些问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体育学院 赵达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