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纺织非遗碰撞时尚花火》

  Q 这篇文章对我触动很大。我也是一名设计专业的学生,虽然没能及时参加这次活动,但通过该篇文章我详细了解了大赛状况。同时,我也非常认同两位参赛学生的看法,古老的文化元素会对我们的思维产生启发,我们也有责任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若再有此类大赛,我一定积极参与。——上海读者 余诗琛

  A 本次大赛走进院校别有深意,大学生确实也应肩负继承与传播非遗的责任。此文给多数人带来了欣慰,因为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众多学生意识到此问题,并且开始喜欢非遗、创新非遗,这给纺织非遗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希望。——本刊记者 孟庆杰

  《陈圆:商业成功是设计的附属》

  Q 同样作为服装设计师,我对周刊上期名为《陈圆:商业成功是设计的附属》的设计师专访,产生了强烈共鸣。我也曾经与陈圆一样,有过设计上的迷惑与探索,陈圆所诉说的设计理念对我很有启发,希望周刊今后能有更多这方面的报道。——河北读者 杜鸥猛

  A 为了更好地完成本次报道,本刊记者和设计师之间进行过愉快而深入的交流,就设计风格、设计表达、品牌规划、宣传方式等方面一一探讨,挖掘设计师作品背后的设计灵魂,并最终呈现出了这篇问答式的专访。未来我们将继续推出设计师专访栏目,希望得到读者的持续关注。——本刊编辑 董笑妍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