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的机会逻辑
- 来源:中国商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马云,机会,互联网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02 14:19
中国企业家马云,浙江省杭州市人,阿里巴巴集团主要创始人之一。现任阿里巴巴集团主席和首席执行官,他是《福布斯》杂志创办50多年来成为封面人物的首位大陆企业家,曾获选为未来全球领袖。除此之外,马云还担任中国雅虎董事局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院长、华谊兄弟传媒集团董事等职务。
作为互联网的开拓者,马云是个异数。他既没有像李彦宏、张朝阳那样的海归背景,也不似丁磊、马化腾那样的IT专业的毕业生。作为IT公司的管理者,马云并不认为自己有什么先天优势,但成功当然不会偶然存在,对马云来说,有其独特的逻辑方式去把握属于他自己的成功机会。
机会逻辑关键词:坚持
毫无疑问,马云这个社会设计师在支付宝业务的创造性开拓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马云将企业形式和企业运作当成核心的完整的发明创造,他设计了全新的组织人力资源和发挥创造力的方法。网上交易最大的困难是交易双方互不见面,不知底细,欺诈现象很普遍。诚信是电子商务得以发展的根基。没有诚信的环境和诚信的链条,电子商务就是纸上谈兵。
支付宝一开始就打出“你敢用,我就敢赔”的口号,使得众多商家解除了不安全的顾虑。2005年2月2日支付宝又推出“全额赔付制度”,使淘宝网的交易量成井喷式增长。到2008年1月14日,使用支付宝的用户已经超过6300万,支付宝日交易总额超过3.1亿元人民币,日交易笔数超过135万笔。
2007年,国内电子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实现了100%的增长并突破1000亿元,其中,支付宝一家就占了50%以上。按这个趋势,用不了4年,电子商务交易额将突破1万亿元。可以想象,一个控制了5000亿元现金流量的支付宝将具有何等威力。
马云意识到涉及金融领域要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但是过去的规定跟现实不搭界的地方,就是企业家的创造了。马云像经营金融机构一样经营支付宝,不过比一般的银行经营者更敏锐地触摸和搜索着机会。三个事件可以说明马云的方向:
推进信用时代。2007年8月2日,支付宝互联网信任计划正式启动。同时,支付宝发布了国内首个“互联网信任标识”。该计划的推出将把互联网经济推入到全新的信用时代。
中国人可以用人民币买世界上所有的产品。2007年8月28日,支付宝正式宣布联合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全面拓展海外业务。超过4700万的支付宝会员可使用人民币在支付宝境外合作网站上购买外币标价的商品,来自全球的网上商家均可通过与支付宝的合作,同中国大陆客户进行网上交易。
联手建行推出卖家信贷业务。2008年1月31日,支付宝联手建设银行开展卖家信贷服务。符合信贷标准的淘宝卖家,以其已成交而没收到货款的交易为担保,以卖家个人名义向中国建设银行申请贷款,用于解决个人的短期资金需求。支付宝卖家信贷服务单笔可贷款额度上限为5万元,累计可贷额度最高可达10万元。这是个很重要的尝试。对建设银行来说,可以说是一种理财服务或委托贷款,而对支付宝来说就解决了非金融机构无法贷款的限制。这是在正规经济还渗透不到的地方,中国企业家的一个创造。
有创造就会有质疑。支付宝也逃脱不了这样的命运。巨大压力面前,马云和他的团队追问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他们看到,在全球化的市场上,一个全球化公司70%~80%的业务是由电子商务完成的。在中国还没有建立统一诚信体系的背景下,千千万万的中外客户需要这个第三方支付平台。商业银行对这块不熟悉,跨国公司在一边虎视眈眈。马云很坦然地说,“如果我不做,将对国家有害,对行业有害。正是使命感在驱动着我们,让我们的企业越来越强大。如果有一天国家需要支付宝,我会在1秒钟内把支付宝全部送给国家。”
马云坚持只做对人类有益的生意。再大的利益,如果对提升人类福祉无意义就不去干。因此,他果断摈弃了顺手生意——网游。马云所领导的团队,从上百万美金年薪的全球科技、资本、商业精英到月收入不足千元的普通客服、推介员,大家齐心协力为阿里巴巴的壮大贡献着力量。
马云在公司内部经常讲的一句话是:“很傻很天真地坚持自己的想法,很猛很持久地干下去!”傻,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坚持,是马云的人生词典里一个经常出现的词汇。在几年前,马云就说,“在未来几年内要一如既往地坚定我们的理想,坚定我们所要做的事情。4年前我讲的一句话今天还是这样讲,我们不会因为媒体、不会因为评论者、不会因为分析师和任何专家的评论改变我们,我们只会因为客户改变而改变。”不可否认,正是这种为信念坚持到底的力量促成了他的成功。
机会逻辑关键词:快乐服务
马云曾经到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进行过一次宣讲,带着他成功者的光环,面对着台下期盼的人群,说出了他“永不放弃,笑对人生”的人生信条。在演讲完与听众进行交流时,有校园记者问道:“请问您最欣赏男性身上的什么品质?”马云回答说“乐观地看待世界。”“请问您最欣赏女性身上的什么品质?”马云回答说:“乐观地看待自我!”在与学生的快问快答中,马云简短智慧而不失幽默的话语一下子拉近了与学生们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传达了马云最重要的成功哲学——乐观地面对生活。
马云在身体力行一种崭新的哲学:“服务的自由”。为他人“服务的自由”,是阿里巴巴的价值核心。马云在自己充分享受着为他人服务的自由同时,还将这种自由无保留地转移给了他的团队,转移给了客户,转移给了投资人,转移给了相关利益者,而且还通过出席各种论坛把这种自由转移给了中国商人群体。作为回报,马云和阿里巴巴一刻接一刻地收获着创新和创造力。马云在缔造阿里巴巴商业帝国的同时,已经开始推行提升社会福祉的哲学。他不仅将注意力集中团队建设上,不仅与客户、供应商和当地社群建立了战略联盟,同时还着眼为人类创造福祉的商业生态链的建设。
在阿里巴巴,每一名员工都为创造和实现利他服务而工作,人们能够通过在工作中满足自身物质的、情感的、心理的和精神的需要,发现和实现自身的价值。服务的自由,被自觉地用来指导决策过程,并培育企业文化的内在凝聚力。阿里巴巴在以下需求之间找到了动态的平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员工个人实现的需要,当地社群及社会的经济的、社会的、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股东获取经济回报的需要。
2001年左右,很多人问马云:“你在搞什么?”马云说:“我们正在‘延安整风’,我们还要搞价值观、使命感。”他们说:“怎么那么虚?”马云说:“你们呢?赚钱、赚钱还是赚钱。”靠免费起家的马云,却很反对功利性的免费。2005年,在上海阿里巴巴网商论坛上,马云就专门回答了一个用户的提问:“免费是最贵的,与其花这点时间去免费,不如花一点时间真正去成长。我当时学英文,并没有想到,有一天英文帮了我很大的忙。做任何事情只要你喜欢,只要你认为对,就可以去做。我参加很多的论坛,比如我参加财富论坛、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如果你脑子里有一种功利性很强的东西,肯定是很麻烦的。很多我认为对的事情不一定对你有用,但你思考、分析、消化以后肯定对你有用。”什么是“很傻很天真,很猛很持久”的真实状态?人家度假你读书,人家幻想你行动,人家妥协你坚持,人家发福你减肥,人家多元化,你专注并追求做到极致!创业型企业的价值观修炼靠什么?马云的看法是,越是成长型企业,越是要警惕那种功利性的思考。
马云在公司内部则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便利提供者。他已经学会摆脱恐惧,摆脱了去争取公司内外认可的需求,他发现了真实的自我。他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技巧、矛盾的解决和团队建设。在开诚布公的交流中,他感受到了巨大的满足和欢乐。一种内在的爱取代恐惧成为马云的驱动力,因此他也成了他的团队的精神领袖和心灵导师。只有用快乐的心态,把工作当作一种服务,才会在忙碌的工作中感受到生活的幸福。
机会逻辑关键词:把握机遇
“每一代都有自己的机会,年轻人要善于把握机会。”50岁的马云在演讲中说,今天的年轻人可能迷茫,觉得机会不多,但自己年轻时也历经挫折,比如,他应聘过三十几份工作,25人应聘肯德基,除了他,其他24个人都被录取,而且那个老板还是台湾人。“15年前,阿里巴巴还是小的不能小的企业,从没有想过会有今天,我从没有想过今天能在台湾跟这么大的企业家进行沟通和交流,是时代给我们机会,是社会给我们机会,是国家给我们机会,更是同事、朋友给我们机会。”他表示,未来的商机青睐更懂得分享、透明、担当等价值的人。大陆有巨大市场,互联网发展迅速,这为年轻人和中小企业提供了巨大机会。两岸年轻人应该抓住当前的互联网商机,实现创业梦想。
在马云的观念里,人生一般有三层机会。第一层,年轻的时候你啥都没有,其实这个时候都是机会,因为你满手都是空的时候,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第二层机会呢,你刚刚有点成功的时候,你觉得到处都是机会。有人跟我说,马云现在互联网到处都是机会。是啊,你没钱时你骗别人,你有钱时别人骗你。你自己觉得都是机会的时候,反而要想清楚,你有什么、你要什么、你放弃什么,而其实真正属于你的机会并不多。最后一层机会,是给别人机会。30岁跟别人干,40岁为自己干,50岁要给别人干,要给别人机会,给年轻人机会。
他强调,年轻人不要老抱怨社会,而应该想着怎么反省自己,找到创业机会;年轻人不要老想着改变世界,而应该从改变自己做起。如果有跟别人不一样的话,是我们这些人看世界的角度和看问题的深度不一样。在他看来,每一代、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机会,只是你是否能把握。每个人都要经过自己的挫折,如果没有这么多年的痛苦和彷徨,不可能有今天。所以年轻人痛苦彷徨很正常,重点是要思考:自己该做些什么。马云说,当世界全是抱怨和不满时,其实机会就在其中,只要将这些抱怨变成创业的理想,就是未来成功的时候。只有学会把握机遇,成功才有可能来临。
机会逻辑关键词:行动
当然,任何事情都不是只凭着勇气就能做成功的,更不是说任何时候都不用等到条件成熟就可以大胆地行动的。当机会来临时,把握机遇当然很重要,但如果真是什么都不顾地莽撞干的话,那就不叫做“摸着石子过河”、而叫做“抱着石块过河”了。什么时候需要耐心等待,什么时候需要大胆行动,必须首先掌握好。怎么掌握好分寸呢?这就需要借鉴以往的经验、甚至借鉴古今中外别人的教训了。但凡根据已经掌握的情况和丰富的经验知识来看,感觉上属于应该立即行动的那一类事情,不要等、也不必等,立即行动就是了。马云一直认为,虽然立即行动也不一定能赢,但至少会多一次机会。何况,没准就因为这一搏,情况就会往有利的一面发展;但假如你始终地等待的话,你将很难有发展的机会。
马云说,任何一次商机的到来,都必将经历四个阶段:“看不见”、“看不起”、“看不懂”、“来不及”;任何一次财富的缔造必将经历一个过程:“先知先觉经营者;后知后觉跟随者;不知不觉消费者!”所以即使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也要学会模糊决策,并大胆地进行尝试,不能等到一切都弄明白后再说,更不能等到条件完善成熟后再去做。
当进入一种一刻接一刻的真实,马云和阿里巴巴便处于一种创造性的状态。客户的任何一个新问题,阿里巴巴都会做出新的反应。当电子商务领域一定要建立诚信体系时,他们就开始销售“诚信通”服务;要有交易市场,他们就建立了阿里巴巴和淘宝网;要能确保安全支付,他们就推出了“支付宝”;要能方便地找到信息,他们就收购了雅虎中国;要做软件服务,则推出SaaS软件互联平台。这里,不是政策性反弹和公司政治上的考量,而是对客户需求一刻接一刻地把握,于是有了一刻接一刻地改善产品和服务的冲动,从而使阿里巴巴进入一种持续创造奇迹的过程。
2014年11月24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在新疆电子商务发展高峰论坛上表示,今天新疆有这么多得天独厚的产品,还没有被全世界的人发现,这就是机会。创业者其实最期待听见有人抱怨,抱怨就是商机。今天新疆有很多挑战,有很多人才问题、销售问题、服务问题,那么每一个问题都可能是未来的机会。市场一定在,巨大的机遇,巨大的挑战。只有敢于行动,才有机会与成功碰面。
只有我们改变了,才能改变世界,因为改变世界其实很难,轮不到你,但改变自己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多想想,自然就会成功起来。但最关键的是,我们不要“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我们很多年轻人,晚上想要干这干那,早上起来就骑车去上班了。马云说:“我觉得改变要从现在开始,行动才是一切真正所在。”马云有句总结说得很好,创业这条路,每天都要提醒自己: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后天很美好。但大部份人都死在明天晚上,他不可能看到后天的太阳。所以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去不断改变自己,让自己今天活得好活得强,才能看到后天的太阳。
◇文/吕艳芝 李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