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蔡汀花鸟画
绘画之事,说易也易,说难更难。易,美术爱好者画出一张像样的画,虽无艺术性可言,却也是绘画作品;难,中国美术史金字塔尖上那些开宗立派的画家,及不同时期的代表名作,是我们难已逾越的。
初学绘画时,有一种初生牛犊之势,也不知天高地厚,包罗万象,杂七杂八,什么都学,没有明确的艺术追求目标,画画三十余年,已是天命,才知绘画一二:写意花鸟画,作为我绘画创作之重点。吸收海派及明清画家的笔墨语言,借鉴西方美术的构成方法,突破传统花鸟画的构图程式,点、线、面完美结合,水、墨、色呼应碰撞产生出和谐与张力,力求在传统花鸟画形式上有所调整和拓展。“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多看,多读,勤思考,及时调整,着力吸收新事物,以梳理中国绘画的脉络为立足点,努力增加自己的艺术修养、修为,此乃我在写意花鸟画创作实践中重要的借鉴和揣摩。
二000年初期,我由中国人物画转入花鸟画创作实践,起初毫无目的和头绪地描摹各种风格的花鸟画,可谓是“随心所欲”,到后来学习海派花鸟画代表吴昌硕,缘起他的作品所透出的莫名气息及笔墨的表露,深深吸引着我,很有亲切感。俗话说:喝“头口水”很重要,早在八十年代我学汉碑、魏碑、唐碑的书法经历,那种凝练、苦涩又大气的线条,特别与《石门颂》的线条很契合,学起来应手,很快进入常态,从而逐步领悟到吴昌硕作品中笔、墨、色、水如何运用,造型、章法布局和金石气息,精神和人文内涵的表达。在这一阶段,虽掌握了花鸟画的一些程式和笔墨,但其作品还停留在海派风格的初级阶段,没有自己的特色面貌。但全面追随吴昌硕花鸟画,并不适合我的心境,于是在吸收吴昌硕花鸟画所长,把握其特有的富贵气息,尤其是水的运用和丰富的色彩作为我摄取重点的同时,另旁涉多家,取众家之长,丰富自己作品的技法和内涵,如黄宾虹等。山水画大家黄宾虹是用笔用墨的高手,其花鸟画作品极具特色,花卉信手拈来映画中,线条用山水画笔法老辣、流畅,气息高古、野逸,题材、布局多样,出奇不意,吸取黄宾虹用墨(七墨法),特别是渍墨法、宿墨法,在花鸟画中应用,能增强作品的厚重感、滋润感;而高古的书法线条意味,在其作品中更显苍劲。几者结合,逐渐成章。
现代写意花鸟画创作,传承和演变于明、清、民国时期的花鸟画,徐渭、八大、赵之谦等文人士大夫,作品文人气息浓厚,意境深远,向古人学习,是花鸟画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此中关键在于把握传承脉络,了解艺术本质,领悟审美心理。在花鸟画构图上,我参照西方绘画点、线、面的抽象构成方法,结合自然界奇特物象之美,力求打破传统意味的程式,解构“老八股”,出其新意。如尝试打散画面中完整而具象的“石”,用不一样的表现方法,或点、或线、或面,进行抽象构成,并与枝、叶、花协调统一。此外如拓展花卉题材,重视江南特色的花卉、山花野草等,也将是我以后花鸟画创作上探索和实践的重点。
绘画风格的形成虽不容易,要有一定人文深度更难,博各家所长,形成自己特有的画风,正是我努力追求的方向与目标。
◇文/陈荣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