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如何改变我们的创新
- 来源:快公司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设计,节能车,世界杯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06 09:07
我们追求使用简单而便捷的神奇产品。
伊夫·贝哈 Yves Béhar
August联合创始人
Fuseproject智能硬件设计公司创始人、总裁
八月智能锁(August Smart Lock)
挑战:伊夫·贝哈和他的团队要开发智能锁——这是一套由五号电池供电的无钥手机智能门锁系统。“我们不希望给客户增加新的电子设备,”贝哈解释道,“我们追求的是使用简单而便捷的神奇产品。”
突破点:这名热衷于上网的设计师以他加州的海边别墅为例,解释这套系统的原理。“要是哪天我出门忘记关窗了,暴风雨即将来临,我就得让邻居到我家解决这个问题。”他要开发一套专门为这类情况设计的无钥门锁系统,而且这套系统的编程过程应该简易便捷。但是,贝哈的团队首先得解决大量细微却关键的难题,譬如,螺钉。最初的想法是这样的:给客户寄去八九颗不同种类的螺钉,总有一颗可用于客户家门自带的锁定插销,然后就可以装上智能锁。但是,这样会“很麻烦——客户必须逐一试用每颗螺钉,”而其中除了一两颗合用外,其他螺钉都派不上用场。这是“采用这一技术最大的拦路虎”。
实施方案:贝哈的团队在智能锁边上装了两个小翅膀,无须螺钉就可以旋转插入门锁。贝哈认为类似的机械创新会改变人类的行为习惯。有了八月智能锁,你的外婆可以随时进你家,而你的管家则每周只有一个下午能进入你家。(八月智能锁还可用于传统的门钥系统。)
成就:贝哈提出“安全性是我们的首要标准”。这款蓝牙智能锁售价为199美元,可以通过August官网订购,九月份已经开始发货。“研发出这款智能锁后,我们都雀跃不已,试想这项技术可以做多少事情。它堪称一项社交技术。”譬如,我们可以制作电子客人登记薄,用户可以在上面给其他人留言,也可以给自己留言。“举个例子,我现在要出门,”贝哈说道,“我可以设置一个留言:‘记得给植物浇水’,到了预设时间,手机就会弹出这个留言提醒自己。或者,我也可以给某个人留言,就像是给别人留小纸条一样。”
法拉赫·阿西尔 Farah Assir 纽约时报集团互动设计师
移动应用NYT Now
挑战:法拉赫·阿西尔的平面设计事业始于纸媒,但是她希望《纽约时报》的移动新闻应用不只是一个精简的网站。她想为年轻读者设计一款新闻应用——现在的年轻人普遍视纸制品为难以接近之事物。
突破点:据阿西尔介绍,她和合作者格兰特·哥尔德(Grant Gold)“想了不少傻傻的点子”。她说道,“譬如,让读者在《纽约时报》上参与互动问答——你今天看了几则新闻?”这就引出了关键所在:这款应用需要一个独特的角度。“有一天,我们把应用想象成吧台边上的一个人,他会问你:‘你听说了吗……?’我们都想到了纽约时报集团大楼的一名员工,他不仅魅力十足,睿智儒雅,而且还英俊潇洒。”
实施方案:“这款应用就好比一个陪你聊天的人。清晨,他会说,‘早上好!’。我们希望这款应用具备实用性,所以你可以在应用上查看天气预报。要是你在纽约,可以用它查看地铁信息。无论你在世界上哪个角落,你都可以收看由NYTNow编辑团队精心整理的清晨新闻简报。午饭时刻则为你推送正午读物。继续往下翻,你会看到重大新闻头条。最下方还有《茶余饭后》栏目为你送上奇闻逸事或幽默故事。”这款应用每天推送50到80篇文章,包括《编辑推荐》——这一栏目会为你重点推荐除《纽约时报》外的其他优秀出版物。
成就:公开发售第一周,NYT Now(2美元/周,7.99美元/月)就登上新闻应用下载排行榜第一位。
彼特·沃达 Peter Wouda
大众汽车波茨坦设计中心,室外设计总监
大众XL1节能车
挑战:研发一款每加仑燃油可走260英里路的节能轿车。
突破点:彼特·沃达的团队采用全新材料(即碳纤维材料,单位重量比铝还要轻将近30%)以减轻车身重量。此外,他们还彻底改变车子的设计。譬如,XL1是没有转向动力装置的。“转向动力装置太重了,”沃达解释道,“只要车身够轻,轮子够薄,根本不需要转向动力装置。”设计团队还借鉴了大自然的空气动力学原理。大家在讨论车身形状时争论不休——“只要接近圆形就可以减少空气阻力,但是我们的设计师不想车子长得像个土豆,我们希望得到一辆精确完美的车子,大众汽车追求的不正是精确完美么?”最后,他们受到鲨鱼的启发,鲨鱼的外形非常符合空气动力学原理。
实施方案:大众XL1节能车车尾呈锥形,因为可以有效减少空气阻力。而车头则参考了鲨鱼外形。“视线上方水平边缘位置上的车头灯仿佛是鲨鱼的鼻子,可以有效减少风阻。”
成就:这款售价为15万美元(目前在美国尚未发售)的XL1节能车重量仅为1,753磅(约合795千克),油耗甚至略低于260英里/加仑,成为世界上最节能的量产车型。
丽莎·施特劳斯费尔德 Lisa Strausfeld
彭博资讯集团栏目《彭博视野》(Bloomberg View)创意总监
“由荣至衰”(Boomto Bust)、
“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球队评估”(Major League Baseball Franchise Valuations)、“行业排行榜”(Industry Leaderboard)等数据可视化作品。
挑战:2012年,丽莎·施特劳斯费尔德成立彭博可视化数据工作室,目标是合并解释性信息图(她认为这些服务于新闻的信息图只建立在“少量数据样本”基础之上)和建立在及时更新的海量数据样本基础之上的探索性互动产品。难点就在于用户毫无头绪时,如何在不干扰用户自主探索的前提下提供指示。
突破点:精准的摘要是关键。施特劳斯费尔德进行每个项目时都会问自己,“我们要发布的新闻有什么意义?”“有时候数据十分抓人眼球,本身就是一则新闻。但是,大多数时候,数据都要经过精心整理。”
实施方案:“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信息图可用来探究评估不同职业球队的净值,施特劳斯费尔德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使得所有信息在一个视窗内一览无遗——这更像一款应用模型而不是书面模型”。另一作品“行业排行榜”则根据量化标准数据而非市场容量评估超过600家大型企业。设计这个作品的期间发生的新闻事件给施特劳斯费尔德带来了灵感,于是作品中出现了一般用于问答栏目的下拉菜单。
成就:如今,彭博资讯集团的新闻信息图团队和互动数据产品团队合作无间。就施特劳斯费尔德个人而言,她认为“结合观点和数据的产品真的非常棒”。现在,施特劳斯费尔德已成为传达彭博集团观点的栏目《彭博视野》创意总监。
杰克·巴顿 Jake Barton
“本土项目”工作室(Local Projects)创始人、总裁
9/11纪念博物馆展览
挑战:“本土项目”工作室是设计“九一一国家纪念博物馆”(National September 11 Memorial&Museum)的主要设计公司之一。博物馆要求“本土项目”工作室筹备展览活动,用杰克·巴顿的话来说,展览活动是“容纳公众记忆、恐惧、人际关系和惊诧之情的容器。这些都是躁动不安的情绪和不同的种族情怀。我们如何才能让博物馆成为个体叙述的平台?”突破点:早在2006年,“本土项目”工作室就提出建造“九一一国家纪念博物馆”的议案,并成为该项目的主要承办公司之一。巴顿团队非常重视故事叙述的感人力量。巴顿提到两个给他带来灵感的项目:一是“故事团”(Story Corps)——主要负责收集口述历史并保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the Library of Congress),二是演员兼剧作家安娜·迪佛·史密斯(Anna Deavere Smith)创办的项目。“她记录了皇冠高地(Crown Heights)那场著名的暴乱冲突历史,而我正是在皇冠高地附近长大。她记录了不同的观点,为这起苦难事件抹上一笔人文关怀的色彩。”实施方案:“本土项目”工作室拓展延伸了“展览”的含义,设计了一款移动应用,即“体验9/11”(Explore 9/11),这款应用可提供目击者照片、世贸中心遗址导览和增强现实技术效果。应用中还加入了不少其他程序,如“触屏留言”(Beam Signing),参观者可以在崩塌的双子塔钢铁碎片旁的触屏显示器上留言。
成就:“九一一国家纪念博物馆”自今年五月份开放以来,“触屏留言”上就已经收集了不少悲痛的留言,如:“亨利叔叔,我们每天都想你”、“上帝保佑纽约消防局殉职的343名消防员”、“上帝将永远胜利”等。今年八月初,这款应用共收集了超过6万份追忆词,反映出“这起事件非凡的影响力,”巴顿如是说,“这一历史时刻把人性的光芒都汇聚在这个不可思议的十字路口。”
约翰·池田John Ikeda、乔恩·哈里斯Jon Harris
设计师
苹果应用Paper母公司Fifty Three
Pencil触控笔
挑战:设计一支iPad触控笔(用于Fifty Three设计的获奖应用Paper以及其他应用)。用乔恩·哈里斯的话来讲,这支笔应该是“自然流畅”的,而且是多功能的。“常见的触控笔一次只能画出一种线条。大多数应用都提供了切换线条粗细的菜单,但是这会打断用户的灵感。”
突破点:两位设计师的灵感来自蜡笔和铅笔。“你可以在小朋友面前剥掉蜡笔的包装纸,然后用整支笔涂抹阴影,酷炫极了,”约翰·池田介绍道,“小朋友们的表情让你觉得一瞬间整个宇宙都释放出来了。”他们还研究木工笔划出来的线条。池田补充道,“工具很重要——这是理所当然的。”
实施方案:Pencil触控笔售价为75美元,复杂精细的电路全部藏在1.2毫米厚的可持续作物核桃体内,这和普通木制铅笔一样。即将推出的升级版Pencil触控笔还将采用感应技术,用户只要改变笔尖角度就可以涂抹阴影,就像蜡笔一样方便。你把触控笔反过来用就是橡皮。成就:Pencil触控笔自推出以来大获好评,销售喜人。去年秋天公开发售的第一批量产触控笔于5周内售罄。
阿雅·比戴尔 Ayah Bdeir
little Bits模块电路积木公司创始人、CEO
little Bits太空工具箱(Space Kit)
挑战:little Bits太空工具箱售价为189美元。和little Bits公司的其他产品一样,太空工具箱也是一套电路主题模块,并且附有教程和推荐实验,用户可以使用模块化的电子元件拼成不同物件,好比电子工程版的乐高积木。这一次,little Bits公司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合作,目的是推广科学。尽管要取悦普罗大众,但“我们不想把科学简单化,”阿雅·比戴尔解释道,“那么,我们该如何让这门如此重要而又神秘的太空探索科学走近大众?”
突破点:太空工具箱是little Bits公司的首个公益合作项目,也就是说,设计进度“可不能太慢哦”,比戴尔狡黠笑道。她在设计的同时还要不断想办法拉近太空和现实的距离。“我们经常请教航天局的科学家,问他们‘这对吗?真的吗?’”研发每个工具箱时,我们都要先进行成百上千次实验,然后逐一收窄可能性。直到有一天,航天局的一位科学家说:“我们想要叫醒宇航员时,就会给他们播放音乐。我们会用无线手段把音乐输送到太空站。”
结果:这位科学家的无心之言却激发了比戴尔团队的灵感。他们设计了一个实验,用户可以制造一个仪器来利用红外线无线传送音乐。“这次研发得出的经验就是要学会如何引起公众的兴趣,”比戴尔总结道。
丹尼斯·德柯维奇 Denis Dekovic
耐克足球品类设计总监
耐克足球鞋Magista(又名“鬼牌”)
挑战:近年来,足球比赛节奏越来越快,体能要求越来越高,足球运动员穿的球鞋却没多大改善。于是,丹尼斯·德柯维奇带领其团队重新设计球鞋,提升球鞋的舒适度及控制力,以追上当代球赛的速度。
突破点:研究已有球鞋时,设计团队发现了一个现象:“这些鞋子鞋帮都不会高出脚踝,”德柯维奇介绍道,“我们真正想设计的产品不止考虑双脚,还要考虑到整个身体。”
实施方案:Magista Obra售价为275美元,是第一款鞋帮高于脚踝的主流足球鞋。“我们要模拟大自然母亲的原理,”德柯维奇如是说。据其介绍,这款球鞋和连接小腿及脚部的韧带结构有着完美的贴合度。设计团队采用耐克专利Flyknit技术(又名“飞织”),在微观层面上改变材料的结构,使得特定部位更富有弹性。“我们加入了缆线以提高鞋子的强度,还在不同部位使用不同的纱线,”德柯维奇说道,“我们还使用3D编织技术来加强鞋子的足球控制力和抓地力。”他把Flyknit技术和人体皮肤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你的手背皮肤和手掌皮肤是不一样的,可是柔软的手掌皮肤可以自然过渡为保护性的手背皮肤,二者无缝衔接,融为一体。”Magista就宛如人体的第二层皮肤般自然贴合。
成就:今年六月巴西世界杯球场上,几位顶级足球员都穿了这款球鞋,如巴西队的蒂亚戈·席尔瓦(Thiago Silva),西班牙队的安德烈斯·伊涅斯塔(Andrés Iniesta)和克罗地亚队的卢卡·莫德里奇(Luka Modri)。德国队的马里奥·格策(Mario Gotze)更是脚穿Magista在总决赛第113分钟进球,击败阿根廷,为德国夺得第四次世界杯冠军的头衔,Magista因此名震天下。
凯尔茜·扬克 Kelsey Yonker
耐克跑步鞋产品经理
耐克跑步鞋Air Zoom Structure18
挑战:如今,我们越来越习惯轻松地聊起马拉松,而忘记它意味着艰苦的42.195公里,这都拜长跑运动日益普及所赐。人们容易在短跑上体验速度的飞跃,而忽视了,其实在长跑上,更能展示现代竞技对速度、体能和跑鞋性能的综合考验。提速和稳定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
突破点:耐克实验室长期与顶级运动员合作,“他们希望在每天多达20英里(约32公里)的训练中,鞋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帮助。”耐克跑步资深鞋类产品经理凯尔茜·扬克(Kelsey Yonker)说。设计团队意识到,拥有快速启动性能和自然反弹响应是耐克缓震系统科技的重点所在。
实施方案:“我们设计的Air Zoom系列是一场速度革命,”耐克副总裁兼鞋类创意总监罗伯·多兰(Rob Dolan)说。Air Zoom Structure18将不对称分布的Dynamic Flywire和中底三层密度Dynamic Support动态支持系统结合,提供超强的稳定性。新型合廓形鞋楦的作用在于提供更好的贴合度和更佳的响应性,它与Nike Zoom Air缓震系统结合在一起,实现Nike Zoom Air的敏捷性和快速离地感。
而Nike工程网眼鞋面和不对称Nike Flywire飞线,包裹足部,提供支撑,与过去相比还大幅减轻了重量——“超轻的感觉令我惊喜。魔法般从上面刮下了几盎司的重量。正因如此,穿着它我感觉可以跑得更快。”奥运10,000米银牌得主盖伦·鲁普(Galen Rupp)说。
现在,已经可以在nike.com上开放NIKE iD定制服务。耐克提供不同掌宽、鞋垫、颜色、渐变色鞋面和个性签名的选择。
“就是要让用户迅速点击‘播放’键。”
斯科特·佩拉根豪夫 Scott Plagenhoef
音乐流媒体服务Beats Music副总裁、编程开发员、编辑
苹果应用Beats Music
挑战:苹果公司最近斥资三十亿美元收购热门耳机制造商Beats Electronics,并发布收费为9.99美元/月的音乐流媒体服务Beats Music,这意味着Beats Electronics将大胆迈入软件服务行业。“用于音乐创作的设计模板往往很像表格,”音乐网站Pitchfork前任首席编辑斯科特·佩拉根豪夫介绍道,“我们想摆脱这种模式,转为强调综合处理,突出用户个性。我们要经营的是服务而不是服务器。”
突破点:Beats Music的设计团队受到图片分享应用Instagram的启发。“Instagram最初是手机移动应用,界面简单美观、操作简易而且内容都能在一页内全部显示。”
实施方案:一项优秀设计最重要的地方通常在看不见的地方。Beats Music其实一直在后台记录分析用户的音乐喜好。为了使界面整齐美观,标签和选项都经过最小化处理。“‘你的专属’菜单每次基本只收录一份播放清单和两张专辑。这一设计的目的是让用户能迅速选好要听的音乐并点击‘播放’键收听,而不是给用户提供过多选择,用户最后可能直接放弃收听新曲,重新收听前100天里已经听了100遍的史密斯乐团。”
成就:今年一月份首次发布后,短短三个月内,Beats Music就登上iTunes商店音乐应用下载排行榜第一位和综合应用下载排行榜第五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