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采用芍药汤合痛泻要方治疗的效果

  【摘要】目的:探讨芍药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芍药汤合痛泻要方;临床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为临床常见消化内科疾病,其本质为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病变,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伴有里急后重等,病情轻重不一,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较大的身心痛苦[1]。目前西医主要采用糖皮质激素及柳氮磺吡啶治疗,但副作用较大,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现象,笔者选取我院我院2012年8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110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展开分析研究,归纳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110例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临床表现:尿赤,肛门灼热,腹部绞痛,粘液脓血便,次数增多,脉滑数,纳呆恶心,舌苔黄腻,疲乏无力,头晕耳鸣。将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33例,女22例,年龄28-61岁,平均年龄(46.3±5.0)岁,病程2个月-8年,平均病程(4.1±2.4)年;对照组男32例,女23例,年龄29-60岁,平均年龄(46.2±5.2)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4.0±2.6)年。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表现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与溃疡性结肠炎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啶治疗,剂量为1g/次,4次/日,症状缓解后,改为0.5g/次,4次/日;观察组给予芍药汤合痛泻要方治疗,组方:黄连6g,地榆10g,甘草10g,柴胡10g,防风10g,槐花10g,白头翁12g,黄芩15g,枳壳15g,炒莱菔子15g,陈皮15g,木香20g,白芍25g,炒白术25g。如患者湿重于热、脘痞纳呆,加用厚朴、佩兰;如患者身热,加用蒲公英、金银花;如患者便血,加用侧柏叶、白及、仙鹤草;如患者脘腹痛甚,加用枳实、胡索。将药物加入水中煎煮,取汁液分早、晚两次服用。在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评价。

  1.3 疗效判断[2]

  临床治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结肠镜提示肠黏膜恢复正常;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肠镜提示肠黏膜明显改善;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结肠镜提示肠黏膜有微小出血灶;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结肠镜提示肠黏膜无改善或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患者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12例临床治愈,32例显效,8例有效,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患者8例临床治愈,26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1.8%。两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溃疡性结肠炎多由感染热毒、饮食不调或脾胃不和等造成小肠传导失司,或者湿热内停,造成阴阳失衡,肠道功能失调[3]。其发病机理主要为脏腑气血阴阳失调,患者可出现肠腑失司、脾虚失运,其中脾虚为造成疾病的根本原因。因此在治疗时,重点在于扶正祛邪,不仅要采用清热解毒药物,同时加用健脾化湿药物,提高脾胃功能,自然就可消除患者体内的湿热疫毒之邪[4]。

  芍药汤合痛泻要方是由甘草、黄连、当归、白头翁等多种中草药药物组成,其中当归、芍药可以调和气血;黄芩、黄连、白头翁可以清热毒;木香、枳壳、柴胡、炒莱菔子可以健脾燥湿;地榆、槐花可以清热凉血,清除炎性渗出;甘草可以调和诸药,与芍药联用可以缓急止痛。以上药物联合应用可以达到疏肝理气、调和气血、清热解毒的效果。本方清温并用,侧重于清热燥湿,同时调和气血,兼以“通因通用”[5]。

  由本文数据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4.5%,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81.8%;观察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芍药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罗秀珍.白头翁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40例[J].中国医学创新,2009,6(27):29.

  [2]柏跃华,芍药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40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1,32(9):45-46.

  [3]刘洪彬,芍药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27):28-29.

  [4]胡响当,何永恒.芍药汤合痛泻要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35例[J].中医杂志,2009,50(3):235-236.

  [5]梁国威.芍药汤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129.

  陶永林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