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企业走了,中国工人该咋办?
- 来源:中国民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外资企业,工人,优衣库,耐克,富士康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3-31 12:21
春节前夕,日本知名钟表企业西铁城在华生产基地——西铁城精密(广州)有限公司宣布清算解散,千余名员工被解除劳动合同。与此同时,微软则计划关停诺基亚东莞工厂和北京工厂,并加速将生产设备运往越南工厂。微软在东莞和北京两地的关厂,将总共裁员9000人。
此外,媒体还列举优衣库、耐克、富士康、船井电机、歌乐、三星等世界知名企业则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的步伐。
但我认为,经济学界“外企加速撤离中国”的说法值得商榷。首先,服务业外资流入增加,而制造业外资流入减少。2014年,中国吸引的外国直接投资约为1280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约3%,成为外国直接投资第一大流入国。从外资进入中国投资行业的变化来看,服务业吸引外资超过制造业;而中低端制造业的比重正呈现缩小趋势。
面对外资制造企业的撤离,中国该咋办?
其一,从低端产业工人向中高端产业工人转型。
其二,对社会新增劳动力进行培训,使其掌握一技之长。
其三,从外商投资的地区分布变化看,中部实际使用外资增长较快,东西部地区小幅增长,西部略快于东部,这就需要给劳动力人口更多的工作迁移选择权,而通过进一步解放和加快户籍和农村土地产权的改革,则让这部分技术工人没有后顾之忧。
毋庸置疑,由于劳动力工资上升和各项成本上涨,使部分外企将制造业迁离中国已成事实。但是我们同样也要看到,迁出内地的是低端制造业,而进入的是现代服务业、高新科技产业,这也说明了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已经有了质量上的提高。作为新一代劳动者,必须不断学习新的劳动技能,必竟生产力的提高,人的技能也要与之相匹配。
文/张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