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对人文精神培育探析
- 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情感教育,人文教育,历史教学,人文精神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01 15:06
摘要:新课改要求把情感教育纳入高中历史教育,这不仅能帮助青少年更好地学习历史知识,还能增进学生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在历史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目前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实施。本文详细阐述了情感教育的重要性,并且提出了如何在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情感教育 人文教育 历史教学 人文精神
历史不仅代表着一个国家的发展史,而且它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学科,应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将学生的感情引入到历史的洪流中,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研究,使学生在情感和认知这两方面得到共同提升。
1 情感教育与人文精神的内涵
1.1 情感教育的内涵
情感教育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把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看法、对历史人物的情感以及对后世的影响转化为学生对国家和人民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积极上进、吃苦耐劳、尊老爱幼的崇高品质。情感教育不是一蹴而成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需要更多详尽的历史资料,通过对具体人物具体事例的分析研究,激起学生的内在激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1.2 人文精神的内涵
人文精神简而言之就是以人为本,把人的基本生存需要,提高人的身体素质和精神层面,尊重人的尊严并逐步完善人格放在首位。然而,放眼回望近几年中国的发展,经济是提高了,但是学生的人文精神素养却是让人担忧,如果学生学习知识是以泯灭情感和丧失责任感为代价的话,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了。历史作为一门传统的人文社会科学,通过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详细剖析,使学生熟知历史,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的人文情操。
2 情感教育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中的重要性
情感是一种内心体验,它是随着现实状况是否符合人的需要和社会的需要而产生的。情感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上,在教学过程中也同样重要。如果历史课堂上没有情感教育作为引线,那么课堂气氛就相当乏味枯燥,失去了激情的碰撞和灵性的互动。而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动力是紧密相连的,根据相关数据表明,学生在愉悦轻松的环境下更容易接受新事物,而且记忆力也特别好;但是,如果学生的情绪比较低落,对于新知识的接受就显得比较迟钝。因此,老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历史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客观历史事实的了解,掌握正确判断事物的方法,在新课改中态度、价值观和情感共同组成了历史课程新标准的第三个一级目标,其中情感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受重视。历史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文明发展进程,它在人类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意义。
一个人格魅力突出的人必然是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情感教育一方面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人生信念,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由此可见,在历史课堂上实施情感教育不仅能充分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还有助于学生轻松学习历史知识,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3 情感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应用中的缺失
情感教育在历史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当前的高中课堂中还没有完全被重视。分析其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
3.1 情感教育不被重视
目前,历史学科不像语数外那样被学校和学生重视,很多学理科的学生甚至都没把历史这门课程放在心上,因此对历史课的内容和教育方法毫不关心。而对文科生来说也是可以弃之不顾的一门学科,大部分学生只把它当作一种能简单拿分的学科。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无从下手。
3.2 课时安排少
普遍情况下,高中的历史课程基本上是2-3节,文科生相对多一点点,这样的课时对于一学期学完一本历史教材来说是相当紧凑的,在这样仓促的一堂课上能掌握难点和知识点就已经差不多了,要是涉及情感教育的问题根本来不及,甚至会顾此失彼。
4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4.1 以情感为基础,建立兴趣桥梁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总有一个精彩的开头,而一个精彩的开头总能调起观众的胃口,让观众欲罢不能,继续耐心地看。同样,一堂能让学生有欲望听下去的课也需要一个引起共鸣的切入点。一堂课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要时刻吸引学生的眼球却也不是件易事。好的开端能让学生对课本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专心致志地继续往下学。所以,在课堂上要以情感为基础,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情感导入并不是千篇一律,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学习情况精心设计,制定出符合该班情况的学习计划。
4.2 创建历史思维,重视古今结合
现在的成就都是从过去的经验中慢慢摸索出来的,人们通过历史经验的借鉴来加深对现实社会的理解,从而更好地预测和把握未来。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出现一些热点话题,它们的出现不是没来由的,而是历史的沉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讲书本上的知识,要古今结合起来,客观地叙述,其中的好坏让学生自己评论,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想法,教师能够发挥的是引导作用,不能抹杀学生的创新思维。
结束语
历史教育可以说是弘扬人文精神的理想阵地和领域,是落实情感教育的优良之地。在历史教育的课程中,掌握知识是基础,关键是看学生的能力发展状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情感素材,尤其是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方面,应当加强培养,提高师生间的情感互动。此外,教师自身还应当具备丰富的情感意识,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情感教育的方式引发学生对历史的浓厚兴趣,综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品质。
参考文献:
[1]王雯静.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的培养[J].赤子(上中旬),2014(20).
[2]沈峰.刍议高中历史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重要性[J].才智,2014(33).
[3]郑芳,隋良南.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与学习动机培养[J].中国教育技术,2012(04).
刘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