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路基金助推“一带一路”互联互通

  • 来源:国际商务财会
  • 关键字:一带一路,丝路基金
  • 发布时间:2015-04-16 08:11

  【摘要】成立丝路基金是以金融方式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体现,可以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互联互通的目标提供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坚持市场化国际化原则,倡导开放式合作,与其他投资主体协同配合,发挥杠杆作用,撬动更多资本主体参与项目建设,必要时可以通过全球资本市场融资。未来需要进一步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做好风险防范,避免重大财务风险,确保投资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丝路基金 “一带一路” 互联互通 全球资本市场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1.2

  一、丝路基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成立丝路基金是以金融方式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体现

  成立丝路基金实际上是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一次重要尝试。从广义上讲,金融支持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涉及到融资服务、金融合作、金融业开放以及金融与贸易投资便利化、对外开放体系之间的互动等问题。一是探索如何利用金融力量解决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所需巨额资金问题。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资金支持,需要发挥金融的作用,建立切实可行的投融资机制,整合沿线相关国家金融资源,以外汇储备资金、产业基金、对外援助资金为杠杆,撬动全球资金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责任、义务与实力相平衡的金融支持方案。二是尝试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金融合作、扩大金融对外开放问题。推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应用力度,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将丝绸之路经济带作为金融开放的试验田,用全球资金之水,灌溉“一带一路”建设之田。三是以金融合作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提升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为建立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供坚实支撑,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需要正确评估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金融发展阶段、整体金融实力、金融合作现状和金融利益诉求。正确测算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资金需求总量与结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投融资方式和利益协调、人民币在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和投资中的运用、外汇储备资金(产业投资基金)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杠杆作用、银行、证券、保险、信托等机构参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方向与路径、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促进金融合作和金融开放、金融合作与开放促进对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二)丝路基金可以有效弥补基础设施投资缺口

  基础设施投资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IMF研究显示,增加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在短期内可提振需求,在长期可提高经济生产力。然而,现实情况是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的资金缺口很大,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缺少基本、安全可靠的基础设施服务,全球仍有12亿人口仍然无法享受电力设施带来的便利,28亿人仍然用固体燃料生火做饭,10亿人仍然在2公里之外才有基本公路设施的地方居住。7.48亿人无法获得安全饮用水。全球60%的人仍然无法享受基本的互联网服务。

  二十国集团增长计划中就鼓励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未来4年,高质量基础设施投资,结合其他措施,将使全球经济增加超过2万亿美元,创造数以百万计的新就业岗位。发展中国家每年需要花费1万亿美元进行基础设施投资,随着城镇化加速推进,预计到2030年城市人口规模将增加20亿人,基础设施需求很大。规模庞大的城市移民对水、电、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的需求巨大。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强劲。到2020年每年额外需要增加1万亿美元至1.5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投资。亚洲开发银行预计,2010~2020年,亚洲地区需要投入8万亿美元基础设施资金,才能支撑目前经济增长的水平。而整个亚太区域的基建融资规模超过20多万亿美元。仅总长一万多公里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区域铁路建设一项,每年就需要投资上千亿元。丝路基金能够弥补现有基础设施投资资金缺口,释放“一带一路”经济增长潜力。

  (三)丝路基金外汇储备投资多元化,助推中国资本走出去

  我国外汇储备一般投资于国际资本市场,尤其是购买一些主要国家的国债,对实体项目和产业的投资相对较少,设立丝路基金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钢铁、电力、通信等实业领域进行投资,通过与国内外投资机构主体进行合作投资方式,防范化解风险、获得相对稳定的投资回报,是确保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一次重要探索和尝试。

  从经济发展历史来看,对外投资是推动企业和产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目前,我国的对外金融资产累计超过5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约为5000亿美元,资本配置结构单一,亟需优化。然而,当前,国内储蓄转化为投资进程较慢,缺乏有效渠道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实现国民财富的保值增值,借助丝路基金这一平台适当吸收国内社会资本参与投资“一带一路”优质项目,助推中国资本走出去,为提升产业和企业国际竞争力提供资金支持。

  (四)关于丝路基金的主要观点

  关于丝路基金的主要观点

  周小川(2014)

  丝路基金目前未使用主权财富基金的概念;丝路基金在外还是应大致上看作PE,是回收期限更长的PE;丝路基金是外汇为主的对外投资基金,国内外投资者可通过市场化方式加入;基于行业和区域,丝路基金可能会设立子基金;与中投、口行、开行是协同关系(一般项目都需要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相配合)。

  金琦(2015)

  丝路基金将通过以中长期股权为主的多种投融资方式,投资于基础设施、能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尤其要重点支持国内高端技术和优质产能的“走出去”。丝路基金是一个中长期的开发投资基金,要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互联互通的目标服务。完成这个目标有四项原则:对接原则、效益原则、合作原则和开放原则。

  宗良(2014)

  “一带一路”与丝路基金涉及很多国家和地区,绝非简单的经济援助,而是通过互联互通为大家的发展创造新的重大发展机遇,提供更大的商机和发展空间。

  赵江林(2014)

  丝路基金的关注对象则更广,不仅在亚洲,而且是向整个沿路沿带国家开放;在前期阶段,人员的交流培训、能力建设方面以及机制建设方面肯定会设置一定比例的投入,丝路基金的使用应该是全方位、多元化的。

  刘晨阳(2014)

  丝路基金肯定不是一个固态的资金池,而是一个发挥多种作用的巨大杠杆。丝路基金会采取金融创新的方式来发挥杠杆作用,比如发行债券,通过公私伙伴关系(PPP)撬动民间资金等方式,使资金链更能满足大型基建的需求。

  张燕生(2014)

  丝路基金是长期投资,基本不可能吸引国内的中小投资者,肯定是长期出资的投资人,比如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

  王义桅(2014)

  将来丝路基金一定会给民营资金带来巨大机遇,而且其带动的相关产业,也是国内各产业公司的重大机遇,比如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通信、互联网、文化旅游等。”

  张小济(2015)

  丝路基金等举措的推出表明,我国巨大的外汇储备已开始转向多元化途径,将资金以信贷的形式借给企业的丝路基金就是一个例子。

  范剑平(2015)

  当年美国、日本对外投资用的是各自的本币,中国人民币国际化要扎实推进,应借助“一带一路”让人民币应用范围扩大,争取也是用本币投资。

  连平(2015)

  丝路基金尽管在描述规模时以美元作为单位,但今后十分可能加入人民币的使用。

  二、丝路基金的金融运作方式

  (一)丝路基金是一个中长期的开发投资基金

  丝路基金的性质是基金,偏重股权投资。丝路基金共有四位股东,均是企业法人,分别是国开金融有限责任公司、梧桐树投资平台有限责任公司、赛里斯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按照注册时的企业经营范围来看,丝路基金可以进行股权、债权、基金贷款等投资,也可以与国际开发机构、金融机构等发起设立共同投资基金,还可以进行资产受托管理、对外委托投资等。对于国务院批准的其他业务也可以经营。从区域范围来看,“一带一路”区域内国家项目均可以投资,而且,“一带一路”战略在推进过程中倡导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所以,丝路基金也不必过分限定自己的投资区域范围,以开放合作方式在更广泛的区域范围内开展业务。丝路基金将通过以中长期股权为主的多种投融资方式,投资于基础设施、能源开发、产业合作和金融合作,尤其要重点支持国内高端技术和优质产能的“走出去”。

  (二)丝路基金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互联互通的目标服务

  丝路基金董事长金琦对丝路基金的目标和原则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丝路基金按照“对接原则、效益原则、合作原则和开放原则”为“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和地区实现互联互通的目标服务。丝路基金的投资与各国的发展战略和规划相衔接,参与项目建设,满足其互联互通的需要(对接原则);丝路基金不是援助性或者捐助性的资金,按照市场化原则运作,投资于有效益的项目,实现中长期合理的投资回报,维护好股东的权益(效益原则);与其他的金融机构优势互补、合作共赢,通过股权、债权以及贷款相配合的多元化的投融资方式,为一些可以在中长期实现稳定的合理回报的项目提供更多融资的选择(合作原则);丝路基金倡导开放式合作,愿意与国际和区域的多边金融机构,开展投融资项目合作(开放原则)。也有学者认为丝路基金的使用是多元化的,将投资一些基础设施、重要产业等有形资产,也会投资一些无形资产,毕竟“一带一路”战略本身就要求文化交流,民心相通,因此,丝路基金在人员培训和能力提升、合作机制构建等方面可以考虑有一定比例投入。这也是重要的“软实力”培育和体现过程。

  (三)与其他投资主体协同配合,联合融资推动项目运转

  丝路基金是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成立的,基本理念应该遵循丝路精神(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我国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海外布局步伐加快,可以通过银行、保险与基金合作方式,发挥合力开展业务。作为中国金融业海外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丝路基金已与农业银行香港分行合作开展业务。选择真正能够责任共当、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有实力的合作伙伴。丝路基金对于一些无法获得贷款的项目具有增信作用,投入一定数量的启动资金,借助国开行的境外项目储备资源优势、进出口银行的资金和渠道优势和中投公司有海外投资经验,协同配合,通过股权、贷款等联合融资方式推动项目有效运转,获取中长期可观收益。

  在具体项目运行中,丝路基金也可以充分借鉴其他基金的运作方式,例如,可参照世界银行设有全球基础设施基金(GlobalInfrastructureFacili.ty,GIF)的方式与其他资本进行合作,GIF是一个开放式平台,促进私人资本和机构投资者通过复杂的基础设施PPP模式投资于基础设施。该平台将政府机构、多边发展银行、私营部门、其他投资者整合在一起,投资于单个投资者无法单独完成的基础设施投资项目。通过整合技术和资源,世界银行与公共资金、私人资金一起,开启一个可信的、银行能够接受的PPP项目。促进私营部门发展是世界银行的一个战略,其目的是推助发展中国家的私营化。世界银行的所有其它战略都必须与这个战略相协调。所以,其提供的所有贷款和融资服务,均要求私人部门参与。

  (四)发挥杠杆融资作用,撬动更多资本参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

  设立丝路基金只是一个开始,真正运用金融杠杆撬动更多资金参与,就国内而言,丝路基金可以撬动社会资本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能够带动丝路基金概念,带动社会资本参与,一是很多社会资本尤其是大型民营企业将会模仿设立类似的基金,参与重大项目建设,获取相对稳定的长期收益。已经有国内企业合作设立了规模300亿元的“绿丝路基金”,主要以股权投资方式投开展生态环境改善和新能源发展项目,一些国际组织、金融机构和绿色企业也在积极关注这一基金。二是地方政府有意向与思路基金对接,正在积极谋求成立丝路基金的区域子基金。目前,“一带一路”沿线省份正在积极准备尝试推出地方版丝路基金,或者出资成立其他类型基金参与互联互通项目建设。这些基金主要发挥地方引导基金的作用,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行,吸引和带动沿线各省份的金融资本、民间资本和其他投资者参与项目建设。三是丝路基金基于行业或区域与相关投资主体共同发起设立子基金,集中于某一行业或区域,发挥杠杆融资作用,撬动更多资本参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建设。

  (五)加快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发挥投资导向作用

  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需要强大的金融支持力量,在建设资金需求量大、资金获取渠道多样化的现实条件下,丝路基金需要加强研究,精确测算资金需求、评估沿线各国金融实力与金融合作意愿,通过协调平衡各方利益关系、创新融资方式,撬动并充分利用全球资金,解决建设资金需求问题。在通过创新机制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金融支持的同时,以合作促开放,推进与沿线国家的金融合作,并以此推动贸易发展、投资效率提升,助推金融开放,实现投资和贸易便利化,最终有利于对外开放各项战略的顺利实施。

  而且,《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也提出,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稳步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共同确定一批能够照顾双多边利益的项目,对各方认可、条件成熟的项目抓紧启动实施,争取早日开花结果。前期利用3~5年的时间,把基本的项目运作流程和框架做出来,把一些关键性的节点、支点项目启动运营,建成示范性项目,做成项目标准,为未来持续投资提供经验支撑。示范带动作用,以自身高信誉,可以带动其他国内外金融资源参与,提升项目的融资可得性,降低融资成本,提升投资效率。

  三、未来着力点

  (一)提升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

  “丝路基金”和“一带一路”虽有国家战略考量,但不是对外援助,本质上是在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按照通行的国际经济金融规则进行合作的具体体现。丝路基金设立是经济和投资行为,按照通行的国际商业规则运行,自负盈亏,对于一个公司化的基金而言,可持续发展是第一要务。目前,其战略定位非常明确,就是服务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发展思路也比较清晰,就是按照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原则设立和运作。未来可以发展成为主营业务突出、品牌知名度高、综合实力强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基金。在具体运作时把握两条核心:一是投资于“一带一路”互联互通,二是坚持商业可持续。这两条是做任何项目投资的前提条件,只有这两条兼备的项目才可以进行投资,这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路径。

  (二)丝路基金业务的正常开展需要国家海外权益保护能力提升

  丝路基金业务拓展节奏要与国家整体海外实力辐射相匹配。只有在国家海外权益保护能力强,利益能够保证的区域开展业务。法律、人才等相关配套力量要到位。在未来业务范围逐渐扩大,竞争能力显著提升的情况下,甚至有可能受到某些国家的投资保护主义威胁,对于一些国家和地区投资项目所面临的国家安全审查,自身身份困境问题需要提前做出预案,对于未来可能面临的投资权益争端诉讼,贸易投资摩擦问题都需要有提前的应对。

  (三)丝路基金需要不断有资本进入,必要时可以通过全球资本市场融资

  通过全球资本市场融资是补充投资所需资金的全球主要投资主体运作的重要方式,信用评级高,则融资成本相对较小,凭借较高的信誉等级,可以通过贷款、发行债券或者其他方式融资。目前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和欧洲投资银行已经具有3A级最高信用评级,AAA级债券,信用最高,融资成本非常低。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需要资金规模很大,需要不断有资本进入。需要创新方式引导私人资本参与,拓宽私人资本来源,吸引机构投资者,例如养老基金参与投资,目前,世界上只有1%的养老基金允许直接投资于基础设施项目,而且,大多数是在发达国家。丝路基金更多的强调长期投资,可以寻求长期受益的投资者,包括大型投资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社保养老基金、主权基金等。必要时可以通过全球资本市场融资是补充投资。下一步具体如何注资、如何管理、如何分配回报等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规则约束。要做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投资。不应该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型的低效率高消耗的投资,要追求有质量保证的回报。

  (四)做好风险防范,避免重大财务风险

  世界银行的研究结果显示,私人投资基础设施对国家风险特别敏感。以专业化、国际通行方式进行“丝路基金”项目的风险防控非常关键。除了与相关机构合作做好政治风险防范以外,更重要的是要避免重大财务失误,要按照国际通行规则和惯例推进相关项目的财务预算管理,从机制上杜绝重大财务风险。做好项目投资产业和区域布局,并作好必要风险隔离和防范。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立新.400亿丝路基金来自何方去向何处[J].杭州金融研修学院学报.2014年第12期.

  [2]周潇枭.丝路基金:“一带一路”的加速器[N].21世纪经济报道.2014年11月10日第006版.

  [3]包兴安.丝路基金不是固态资金池[N].证券日报.2015年2月17日第A01版.

  [4]郭安丽.丝路基金护航“一路一带”[N].中国联合商报.2014年11月24日第B02版.

  [5]杨燕青,聂伟柱,李德尚玉.专访周小川:丝路基金起步运作[N].第一财经日报2015年2月16日第A01版.

  [6]证券时报两会报道组.张小济:丝路基金实质是外储投资多元化[N].证券时报2015年3月2日第A02版.

  [7]孙郁瑶.一带一路规划亮相在即地方版丝路基金酝酿设立[N].中国工业报2015年1月29日第A01版.

  [8]牛娟娟.在“一带一路”发展进程中寻找投资机会并提供相应的投融资服务——丝路基金起步运行[N].金融时报2015年2月17日第001版.

  魏磊(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责编:梦超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