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

  摘要:班级管理是平凡而繁琐的工作,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只要班主任热心耕耘,勤于管理,努力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得到学生的尊重、喜爱、理解、支持,就一定能够处理好班级内的各项工作,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使班级管理工作上一个新台阶。本文探讨了初中班主任如何进行有效班级管理。

  关键词:初中 班主任 班级管理 策略

  班级是学校对初中生进行有效管理的最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和学校制度的直接执行者,是学生、教师、学校、家长之间的桥梁,起着非常重要的纽带作用。班级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烦琐,却又最有成就感的工作,它对初中生的学习、生活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爱学生就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爱好,了解学生习惯以及为人处世的态度、方式等,然后对症下药,帮助学生树立健全、完善的人格。人格尊严是平等的。作为班主任,我努力做到能像一个真正的朋友一样欣赏学生, 学会倾听学生意见,接纳他们的感受,包容他们的缺点,分享他们的喜悦。被尊重是学生内心的需要,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理解是教育的前提,尊重是教育成功的基础。当一个学生被教师认同、尊重后,他可能会有惊人的潜力和爆发力。如某学生学习成绩不好,可是我从来没歧视他,而是主动帮他查漏补缺,鼓励他上进,因此他很努力,想提高学习成绩。他说:“我只有严格要求自己,才有可能取得进步;我只有努力学习,我才能对得起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

  二、在班级管理中倡导师生平等关系

  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 应该改变从前的管理模式, 不应以教师为绝对的权威, 而应使师生之间存在一种互相平等的关系。初中生处于从叛逆期到成熟的过渡阶段, 虽然他们有很强的叛逆心理, 但是从内心深处来看, 他们非常期待有一位能与之彼此尊重并作为朋友的班主任, 所以班主任在平时的班级管理中, 注重与学生平等相处是非常重要的, 平等相处不仅适用于表现良好的学生, 还应同样适用于犯错误的学生。教师在班级管理中, 要有包容的心态, 耐心把学生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要想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 就先要对学生有足够的了解, 了解学生的心理需要, 产生厌学的根本原因, 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状况、身体心理状况以及学习障碍方面的状况, 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育。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年少轻狂的阶段, 对于当前阶段的学生, 血液中充满了自尊与骄傲, 如果学习上得不到掌声, 就会选择一些过分的行为引起大家对造价的崇拜, 这其实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表现。因此, 既然我们大致分析了问题的原因, 就要对问题进行解决, 班级教室要重新制定教学方案, 加大道德教育力度, 课堂上以学生为主, 培养学生的创作力和沟通交际能力, 鼓励学生相互赞赏, 尊重对方的劳动成果, 给同学自信心的同时又满足学生的自尊心, 更好地激励学生好好学习。

  三、把握好教学和管理工作中的心态

  要想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就要有爱心、信心、公平之心。爱心是指班主任对待教育教学工作的热爱。班主任唯有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关爱学生,时时刻刻把班级放在第一位,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与建设中,才能博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使班级树立良好风气。信心包括两方面:其一是指班主任对自己工作的信心、对自己能力的信心,相信自己可以胜任班主任一职管理好整个班集体;其二是指对学生的信心,即使学生在某一方面失败了,班主任也不能对其丧失信心,应做好鼓励工作,从而让失败化成学生前进的动力和勇气。公平之心是指班主任在处理班务的时候不能偏心,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待每一件事情。

  四、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1.利用好学校现有的资源,如政教处组织的一些有关学生德育的活动,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和要求。

  2.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并举行“放飞梦想”“理想伴我成长”等主题班会活动,从而让他们怀揣梦想、满怀激情地对待学习和生活。

  3.利用家长会这个平台,架起学校和家庭教育沟通的桥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每学期我都会精心组织家长会,向家长讲解和介绍本学期学校的教育方式、教育目的、教育过程以及学生在学校的各种表现,从而让家长对自己孩子现阶段的情况有一个大致了解,以配合学校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推进德育工作。

  五、公平公正,不偏不袒

  对于学生而言,他们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尤其是一些后进生,如果研究学生的心理状态,就会发现,后进生的捣乱也是有原因的。有研究表明,一些后进生由于教师对他们缺乏关注,所以总是采取在他们眼中比较“英雄”的行为,来引起教师的注意。尽管这些行为在教师眼里觉得可笑,在其他学生眼里觉得莫名其妙,可是这是他们认为唯一吸引教师注意的办法。基于这种现象,我在教学时总是尽量给所有的学生同样的学习机会,让他们感觉到教师是公平的。在课堂提问时,也尽量多提问后进生, 并鼓励他们的每一次进步。遇到班级搞活动,更是少不了他们出主意。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自己是班级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人人都有主人翁的姿态。

  六、讲究批评艺术,让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

  初中班主任要对学生不良习惯进行批评教育,然而不讲场合、不留情面地对初中学生公开批评教育往往收效甚微,甚至会引发师生对立等不良后果。要达到良好的批评效果,需要讲究批评的艺术。如有个学生,做值日经常偷懒,拿着扫帚、抹布东逛逛、西走走。经过多次当面教育,他依然我行我素。针对这一情况,我有意走到他的面前,接过他的扫帚,笑着说:“你辛苦了,歇一会儿,我来扫吧。”于是,我就拿起扫帚,扫了起来。他站在一边,沉默不语,自知理亏,就拿起手中的抹布,使劲儿擦了起来。无声的教育使他醒悟了过来,以后每次值日他都很卖力。后来在班队活动课上,我有意表扬了他,并且推举他当值日组长,希望他能继续保持。他从此再也没有犯那样的错误。初中学生非常爱面子, 如果班主任以巧妙的方式指出其不足,应该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总之,班主任的工作虽然复杂,但是只要我们讲究方式,用科学的态度去面对,去化解问题,主动和学生沟通,就一定能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将班级管理成具有良好风气、奋发向上的班集体。

  参考文献:

  [1]陈标.初中班主任如何创建有效班级管理模式[J].考试周刊,2010(33).

  [2]王艳歌.浅谈班主任与问题学生沟通的技巧[J].职业时空,2011(04).

  [3]张雅博.沟通,搭建师生和谐共进的桥梁[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08).

  汪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