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百川:一个真诚的实干家
- 来源:中国商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郑百川,实干家,成长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4-25 14:23
——访深圳市汇银实业有限公司董事、深圳市百川共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初见郑百川先生,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阳光给会议室的玻璃窗镀上一层金灿灿的光泽,郑先生一身得体的休闲装,面带微笑,言谈举止之间,充满着澎湃的激情与风趣的幽默感,在这个现年36岁的中年男人身上,你根本感受不到时光雕刻的沧桑,同样也没有任何成功人士的压迫感,有的只是一见如故和那长兄般的亲切。
相谈甚欢的和谐氛围中,近一个小时的访谈转瞬即逝,作为亲身经历者,整个过程就好像久未谋面的老友之间的畅聊,让人无拘无束。在郑百川先生的侃侃而谈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见证了一个怀揣着音乐梦想的青年人,到一个事业、爱情双丰收的成功男士的成长。
在叙述自己坎坷人生经历的时候,郑先生提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真诚”,真诚做人,真诚做事,郑先生本人给人带来的最大观感同样是真诚,所以我更愿意将他称之为“一个真诚的实干家”。
音乐成就创业路的实干家
优秀的商人并非天生的,郑百川之所以会走上从商这一条路,其过程可以说有些离奇。而让郑百川萌生创业想法的真正原因,说出来更出人意料,音乐,是音乐让他踏上了创业的艰辛道路。
2010年,一部名为《老男孩》的微电影全国热映,与此同时,电影中筷子兄弟所唱的同名主题曲《老男孩》红遍大江南北。谁又曾想到,郑百川这个已为人夫,为人父的老男孩,在学生时代同样怀揣了一颗炽热的音乐之心。
中学时期,郑百川酷爱音乐,他说:“我最喜欢的歌手是阎维文,为了自学民族唱法,曾经每天跑到校园后边练习发声,甚至一度写作业时都得听着阎维文的歌,那时朋友们还给我取了‘小阎维文’‘、小白杨’的外号。”(注:《小白杨》是歌手阎维文的成名曲)
大学期间,就读旅游经济专业的郑百川更有那么一点不务正业,他说:“我在学这个专业的时候,其实是没有认真学的。我的同学上课时都在拿旅游经济的书本,我呢就在看艺术方面的书籍,所以这个专业对于我来讲学得并不好,反而艺术这块学得很好。”1998年,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天赋,再加上后天不断的努力,郑百川获得江西省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建行杯”二等奖。
大学毕业后,工作的过程中,郑百川依旧没有放弃过唱歌,他给自己的定义,“我是属于那种比赛型的歌手,在台上只会唱,唱得很好,但是不会跟台下互动。”2003年,他又斩获深圳外来青工大赛“铜锣杯”通俗唱法第一名,“百川”也作为艺名被他沿用至今。
跟很多知名青年企业家不同的是,刚踏出大学校门的郑百川,并没有一毕业就立刻开始创业,“大学毕业刚出来的时候,我没有想过要开公司,什么也没想,只要找到一份工作就可以了。”郑百川如此解释他当时的心态。
让郑百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后来的工作经历会如此的曲折离奇,让人有些啼笑皆非。“我当时去过好几家企业上班,在投资公司待过,在杂志社干过,在保健品公司做过,后来发现我待过的那些公司,不出三个月,都意外的倒闭了。”
接二连三的丢掉工作,经济上的窘迫迫使着郑百川不得不寻找新的经济来源。拥有着不俗歌唱天赋,组过乐队的他,当时也有过去夜场当驻唱歌手的念头。性格决定命运,性格上有些内敛的他在台上始终放不开,学不会调动气氛,与台下缺乏互动,而且,民族通俗歌曲这一块的市场也不景气,这也使得驻唱歌手这一条路他注定走不通。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深圳参加歌唱比赛期间,郑百川虽然没能成为一名专职歌手,但他却慢慢接触到了一些负责赛事策划、品牌宣传的演艺人员,通过不断像别人学习讨教,他也越发的坚定了从台前歌手转向幕后策划者的信心。2004年,郑百川创立了最初的百川企业形象策划公司,专职为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公司、服装公司等做品牌形象的策划及推广。
成功不可能一蹴而就,创业也不会一帆风顺。创业之初,郑百川所面临的困难,其所承担的压力,是远超他人想象的,甚至连成立公司的10万元注册资金都凑不齐。郑百川当时的心态就是,“我现在有八千块钱,我先干了再说。”
靠着母亲资助的八千元钱,花了六千办好公司注册手续,剩下的两千块,又花1998买了一台办公用的一体机,口袋里只剩下两块钱的郑百川,可以说是一穷二白,但他当时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不能打退堂鼓,再难也要干下去。
纵使如此,这依然不是郑百川事业最低谷的时候。创业初期的艰难困苦,并没有让郑百川的事业停止不前。2008年,事业小有所成,积累了一定资本的郑百川决心到北京发展,带着雄心壮志开始北漂的生活,也开始了他人生当中最为黑暗的一段岁月。
“连续创业两家公司,没有一家搞成,不仅赚的钱全亏进去,最后还负债累累。”那是郑百川迄今为止最难熬的一段时光,对于自己当时的不堪,郑百川没有一丝一毫的避讳,“当时人很消沉,很颓废,心态很负面,有半年多的时间没有离开小区一步,看到有人开悍马从小区过,自己就忍不住恶意的猜想,说不定这个家伙也负债累累,比我还穷。见到别人小两口在小区散步,样子很恩爱,也会恶意揣测着,说不定两人回到家就得吵架。”
“不好就不好,顺其自然。”有一天,事业低谷的郑百川猛然顿悟,他走出小区,顿时觉得那一天天格外的蓝,阳光格外的明媚,一瞬之间,心头阴云尽散,斗志重燃,他做出了人生当中最重要的一个决定,立刻买票回深圳。
2010年,郑百川回到深圳,回到这个他最初发家的地方,在深圳的北环大道上,郑百川像一个虔诚的信徒般五体投地,像回归母亲怀抱的游子,他动情的亲了一口身下的大地,在心里默念了一句,“深圳,我回来了。”他觉得深圳这个地方可以让他重新找回自己。
人生最低谷的时候,郑百川其实也做过反思,为什么创业会失败?是不是做事还不够踏实?为什么当时身边的朋友那么少?是不是交朋友的时候还不够真诚?他暗暗下定决心,“这一次回来,我要好好的去完成三件事,第一,真诚的去交些朋友;第二,踏实的做些事;第三,多点时间跟自己家人相处,活在当下,活得真实。”
峰回路转,在朋友的帮助与家人的支持下,郑百川的事业柳暗花明,回归正轨。重回深圳的四年间,郑百川与朋友分别打造了御品堂和天然道两个知名平台,2015年,他又与好友创办了汇银中联实业有限公司,并重新启动了百川企业形象策划有限公司,将其更名为百川共赢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从2008年意气风发的到北京闯荡,到2010年穷困潦倒的回归深圳,这一段创业失败的惨痛经历,既给了郑百川沉重的打击,又给了他很多启发,为了帮助更多的创业公司少走弯路,他对公司有了全新的定位:专注于为中小级企业提供商业模式设计与优化,及高品质品牌营销策划服务的平台公司。
之所以将“百川共赢”定位为平台公司,郑百川有自己的考量。首先,这是一个全民创业的年代,而未来中小级企业对品牌营销策划的需求是刚性的;其次,仅靠百川这一家公司,能力有限,服务对象也有限,如果以百川为纽带,搭建起一个国内知名品牌营销团队与中小级企业交流的平台,那么就可以为更多的中小企业服务,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三,将公司更名为“百川共赢”,郑百川也是怀着一种真诚的态度,希望同这些中小企业一同成长,实现共赢。
事业东山再起后,郑百川真正把“百川同赢”作为终身的事业在经营,对于未来也有了更明确的规划。2007年,在一堂公开课上,郑百川受到著名企业家余世维的影响,此生最大的理想还是做实业,成为一名青年企业家。他笑着说:“如果这个目标完不成,把‘青年’两个字去掉也行。”
郑百川坦言,“30岁之后,有时候做事情会想得太多,总想等各方面都齐全了再开始干。现在又有了新的体会,如果你想做一件事,不是你什么都准备好才干,而是想到了就立马行动,能干多少干多少,只要你行动,你就增加了完成目标所需要具备的条件。”
当记者询问郑百川,对那些刚踏出校园,步入社会不久的80后、90后一代的创业者,有没有什么建议或者忠告时,他很诚恳的回答:“首先,我要恭喜这些青年人,互联网时代,创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创业的成本越来越低,创业是一件好事情。创业,‘敢’比‘会’重要,只要不违法,先做了再说,创业的过程中你会收获很多东西。”
另外,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不仅郑百川的公司被命名为“百川”,他刚出生不久的小儿子,同样取名郑百川。“百川”这简简单单的两个字,对于郑百川而言,有着无法取代的特殊意义,不仅承载着他的音乐梦、事业梦,承载着他关于过去的美好回忆,更承载着一名慈父对于儿子的爱以及期待。
“我现在是用着我儿子的名字,代表着我儿子的形象,所以无论是做生意,还是做人、做事,我都得特别注意形象,不能将来给自己的儿子留下一个臭名。”郑百川在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带着一种骄傲而又满足的神色,言语间尽显真诚。
真诚成就幸福生活的好男人
现年三十六岁的郑百川,早已成家多年,他在生活中更多扮演的是一位好丈夫、好父亲的角色。都说男人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在即将不惑的年纪里,郑百川对于一个好男人的定义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什么样的男人,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的好男人呢?郑百川认为,一个好男人,首先必须得有一份属于自己的事业,一个稳定的收入来源,可以给自己的家庭提供生活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这也是一个男人该有的责任。其次,一个好男人,还必须懂得兼顾事业与家庭,协调好工作与生活,“事业在前进,家庭同样也在前进,这样到最后你才会收获成功感,幸福感。”
郑百川十多年前便认识了现在的妻子,身边的朋友结婚又离婚,两人的爱情长跑依旧还在进行着,他说:“我跟我妻子认识超过十年,可以毫不保留的讲,在这期间我也犯过很多男人常犯的错误,我跟她最后还能走到一起,一切都要归功于我的老婆,她是个本分善良的女人,我很庆幸能有这样一个好妻子。”
谈到经营爱情与婚姻的秘诀,郑百川归纳为“真诚”、“感恩”四字。他表示,两个人相爱,一定要做到最大程度的真诚,“要活得真一点,形式上的东西是不会长久的,人只有真诚才能做到心与心的交流。”另外,对于自己的妻子,郑百川常怀有一种感恩的心态,若不是妻子的支持、陪伴、默默奉献,他的事业不会如今天这般成功,他的生活也不可能像现在这样幸福。
当今社会上流行着这样一种说法,“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座上笑。”对于这句话,郑百川有自己的理解,他想告诉那些还未步入婚姻殿堂,或者准备步入婚姻殿堂的女孩,“不管是坐在宝马车里哭,还是坐在自行车上笑,首先你要考虑的是驾车的人,选对人最重要,如果他值得,那么是什么车不重要,哭和笑同样不重要。”
孩子是婚姻的结晶,相爱十余载,郑百川与妻子相继有了两个结晶,一儿一女。郑百川坦言:“十年前,女儿刚出生的时候,那时自己还年轻,并没有太多做父亲的责任感,直到最近又有了儿子,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自己才懂得珍惜生命,珍惜身边出现的这些人。”所以在跟子女相处的过程中,郑百川提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尊重”,“尊重他的想法,尊重他的意愿。”作为一个父亲,他对自己儿子、女儿未来的期待很简单,健康、幸福就够了。
在亲子教育上,郑百川同样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要穷养。作为父母,你得知道该给他什么,不该给他什么,这样才能让孩子明白,该要什么和不该要什么。”郑百川的大女儿郑百艺,今年已经十岁了,不仅是班上的班长,而且还多才多艺,会唱歌,会跳伦巴,还会弹琴,生活、学习上完全不用他这个爸爸操心。
事业上,郑百川已经是一名成功的好老板;婚姻里,他也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丈夫;家庭中,他更是一位懂得尊重,值得尊敬的好父亲;生活里,他也正努力的成为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郑百川的父亲,在他大学毕业那年就已经过世了,他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多多陪伴在母亲身旁,让母亲颐养天年,他说:“我母亲现在年纪也越来越大了,她很想去北京看看天安门,在她身体状况还非常棒的时候,希望带着她到更多的地方走走。”今年他有一个旅行计划,那就是带上家人来一场自驾游,起点是老家江西,终点是云南。
生活里,郑百川扮演过很多角色,追梦的音乐人、勇于探索的创业者、同妻子相亲相爱的丈夫、与子女共同成长的父亲、陪伴母亲四方旅行的儿子..如果真要给过去、现在、未来的他打上一个标签,我想应该是一个真诚的实干家。
作为一名真诚的实干家,郑百川一直用自己踏实的行动、真诚的态度,做好工作上、生活中每一件事,为了实现他的自我价值,也为了实现他跟他所爱的人于尘世中获得幸福的美好愿望。
文/张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