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地方,你今天不去,明天它可能就不在了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尼泊尔,文物,巴德岗
  • 发布时间:2015-04-30 15:54

  北京时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发生8.1级地震,释放能量相当于汶川地震的1.4倍,截至26日下午,已造成超过2200人遇难。

  地震也造成尼泊尔大量文化古迹的毁坏:达拉哈拉塔完全坍塌;杜巴广场玛珠神庙群主体完全坍塌;老皇宫主墙开裂以及部分坍塌,建筑基本损毁;博大哈佛塔顶部开裂,周围小佛塔部分坍塌;帕坦杜巴广场一座神庙坍塌;巴德岗法希得噶神庙完全坍塌。

  尼泊尔是很多旅行者梦寐以求的圣地,而这场地震可能会让很多人梦碎。作者Kafka2010年和妻子同游尼泊尔,他们用图文告诉我们,他们心中美丽的尼泊尔,这是地震带不走的。

  尼泊尔在中国的山那边,人们对尼泊尔的印记大抵也都与山有关。老驴去安娜普尔纳山脉徒步,文艺青年去费瓦湖看雪山倒影,佛教徒穿过山与丛林、去佛祖的老家蓝毗尼参拜。又或者,慕名的中产者,在加德满都短暂停留,只是为飞往传说中幸福国度不丹的首都廷布。

  在尼泊尔,有关人文的常见景观,其实不免是要令人失望的。旅行者从加都、帕坦或者巴德岗的某个杜巴广场带回的常见美图一般如出一辙——棕色塔楼下,广场鸽惊起,神牛慵懒,戴着名牌墨镜女主角衣袂飘飘。如果为了这样的照片而去,不免失望。

  真实情况是,这个国家的大部分地区实在太过脏乱差,加德满都更是炼狱一样的城市,一个让人来到就想着离开的地方。即便曾经是嬉皮士领地的泰米尔区,也比类似西贡的范五老,河内的还剑湖、金边的湖畔区、清迈的东门外乱上好多个档次,有随时能枪战的即视感。

  枪战也不是不可能,游行、封路是这些年尼泊尔的常见景观,各个政治派别习惯于街头政治。游客在回国前需要密切注意政治走向,以免误了飞机。

  那年,我住在巴德岗,第二天一早就从加都回国。提前就知道毛派领导的大罢工会在我们离开后的一天开始。但是在我们离开的前晚,在冰淇淋店听到当地人议论,与毛派对立的政治力量要先下手为强,第二天要提前行动。我们当即四处证实消息,连夜包车逃到机场,敏感的外国游客已经在半夜并不开门的机场外排起了长队。直到在飞机上,看到报纸对毛派罢工的报道,仍心有余悸。

  最好的人文景观在故都巴德岗,小城全是16-19世纪的纽瓦丽风格建筑,游客与居民共居于古城,可说是尼泊尔的京都。但是卫生度依旧不能让人满意,纽瓦丽皇宫在东南亚也算很寒碜的,木质结构让人随时为建筑的安危担心。

  2015年4月25日地震后的场景,是我2010年站在古城里时时担心的场景。脆弱的人文景观往往引人怜爱,伟大如高棉人的吴哥王宫,即便是石制的建筑,易风化的砂岩也让人有看一眼少一眼的心慌。更远的中国人的秦始皇陵的卫戍兵马俑,倾毁的陶土质地的大军实在让人扼腕。

  人造就的,会被地震收回去。

  毁灭,正是文物之所以珍贵的摄人心魄的特质。那些倒下的纽瓦丽高塔,很快也一定会被重建、重生。

  而自然景观才是尼泊尔的灵魂,是活跃的板块运动造就了年轻喜马拉雅山脉,才有了尼泊尔的一个个奇景。西部小城博卡拉海拔不到1000米,坐落在7000米的山峰下,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可望见360度无死角的正三角形的鱼尾峰。泛舟城中一汪绿水的费瓦湖,享受着温带的气候、物候与阳光,眼望喜马拉雅的雄浑,难得的两全其美,人性的极大满足,可能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度假天堂。

  要知道,山那边的西藏,可是在恶劣的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上。东部的纳加阔特更小,小到几乎等于一个香格里拉酒店,但是,这里的日出可以看到20多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从东向西依次被点燃。更美的风光在路上,在飞机里。或平行、或纵切过喜马拉雅山脉的航线可以从各个角度欣赏地球上最壮丽的群峰。

  这些,地震造就的,地震带不走。

  还是说山吧。在博卡拉旅店里,一对中国母女与我们同住。8岁的女儿从3岁起就经常上山了。一交谈,我们居然住在同一个城市的相邻小区。小女孩崴脚负伤,母女俩只得中断行程驻扎在博卡拉。白天,女孩坐在旅店天井里,支起伤脚,一个人愉快地阅读、享受阳光、向我们微笑、安慰怕她情绪不稳定的母亲。到现在,美丽的女孩也已经是很青春的年纪,怕是谈过好几场恋爱了吧。

  山可以带给一个8岁的女孩这么多,远远超出我的想象,我的女儿小格也会是这样的小孩。

  地震带来山,地震不带走。人带来文明,人总能幸存。

  (摘自:都市快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