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湖北枣阳有一个兴隆镇,这个镇的客户长期以来都在使用东风的产品。这个名叫兴隆镇的有很多人从事交通运输工作,而车辆从第一代的东风140到第二代的东风145、153,他们一直都在使用。天龙成为这个镇的生产、生活的重要支柱,“天龙旅馆”、“天龙之家”都是这个镇给天龙车取的绰号,这个地区成了东风天龙的巢穴。“所以我们在这个地区专门为他们建了一个服务站,他们因此把兴隆镇改名叫天龙镇,树了一个牌子,这也让我们很是感动。”东风商用车总经理黄刚说。正是这些东风卡车的忠实的用户成就了东风商用车一个又一个目标的达成,如今他们在重卡市场上有了更强的基石,十堰正开足马力修建东风重卡新工厂。
扩产方去十堰心病
6月的十堰不断拉响着高温警报,在这个东风最早的落脚之处,东风重型卡车扩产项目刚刚奠基不久,一个一公里宽、三公里长的作业面上,酷暑之下东风的工地没有丝毫停歇,近400台的各型挖掘机在反复做着机械运动,成百上千辆的东风自卸车装满了石块和土渣,奔走的车辆卷起黄色的尘土夹杂着浓重的柴油味道,构成了工地的主旋律。
十堰政府为了东风,打算把这里的山头都搬走,重新平整土地留给汽车产业园,也为东风商用车留下充分的发展空间。十堰正打算借着东风商用车基地的品牌,建立起国内最大的中国汽配城,形成年销售120亿元的零部件销售能力。
2003年,东风公司将其总部迁往武汉,十堰突然从东风的核心变成了基地,一时间“废都”之议甚嚣尘上。而刚刚结束的东风商用车重卡新工厂的奠基仪式,则拨开了之前笼罩在十堰之上的迷雾。东风新厂的奠基开工,给十堰市政府领导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消除了市政府的疑虑,也推动当地政府增加对东风商用车公司的优惠支持。曾经有一段时间,十堰市对东风商用车公司是否会迁走怀有疑虑。
十堰市因二汽东风而生,如果东风商用车生产基地搬走,这个中国纯粹的“汽车城”无疑成为空谈。
5月23日的新厂区奠基开工,使十堰市政府彻底放下心来,对东风商用车公司的支持也再上了一个新台阶,近乎无偿地批给东风商用车新工厂3千亩土地。
东风重型卡车利用这块土地规划产能8万台,主要生产东风天龙以及未来的重卡新产品。东风可以将最新的装配制造工艺全部应用其中,使东风商用车的制造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对于十堰来说,扩产意味着东风商用车给予的承诺,只要有东风,十堰这座城市就可以继续打造中国底特律的梦想。
40年前,东风用利用从一汽那里继承来的图纸,造出了EQ140这一中国卡车史上的经典车型,并一举奠定了东风在商用车市场的龙头地位。40年前在东风人在十堰——这个鄂西北的山区艰苦创业,建造了东风汽车公司,鄂西北小镇成了汽车城。经过40年的发展和合资7年来的学习与提升,东风商用车的经营管理、商品技术、生产制造和市场营销的能力不断提升。对于东风来说,扩产已不仅是要支持十堰,更多的是现实的需要。
可按理说挖掘现有生产线潜能岂不是更好,东风重卡装配线为何又要扩大产能?
拼装车抢订单
看看十堰市政府目前最头疼的问题——拼装车。十堰市的非法拼装车数不胜数,生命力与其说顽强倒不如说是旺盛,各类山寨东风卡车年产量高达5-6万辆。负责拉客的黄牛们总能成功的在东风家门口将客户拉走,这样的状况也让东风头疼不已。“非法拼装车确实对整个汽车市场秩序造成很大的冲击。因为很多拼装车都是COPY东风的技术,也损害了我们东风的品牌形象。”黄刚向记者表示。
面对身边汹涌的山寨拼装车,东风却多少显得有些有心无力,产能不足已经成为制约东风商用车发展的突出矛盾。
尽管在金融危机期间,东风更新改造了一条全新的重型卡车生产线,但是销量的增长大大超过了预期。进入2010年,东风商用车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前4个月,东风累计销售卡车94732辆,同比增长160%,远高于行业90%的增速,市场份额增长了5个百分点,3、4月份东风天龙连续两个月销量超万辆。东风天龙1到4月份已经销售的34713辆,同比增长了300%,是去年同期的4倍。就算是持续的加班生产,东风仍然不能满足客户和经销商的订单需求。对天龙投资的时候,东风对驾驶室的生产能力是按照年产6万辆规划,而这远远超出现在东风的销售能力,而相关的发动机总成配套却没有跟上,总成的瓶颈卡住了东风的发展。“现在东风确实是要在总成方面进行相应的配套投资。”至于其他的零部件的发展,“不仅是商用车,整个东风集团零部件都会有一个系统的规划。”黄刚说。
如今东风建设重型卡车新工厂,显然已经不只是为了解决当前产能严重不足问题,更是东风商用车实现长期目标的必要举措。“东风商用车公司立志于‘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必须要有足够的产能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在未来稳定增长的中国中重型卡车市场中更有作为。”
现在的人常说“无房不立”,而年过四十的东风终于又得到了3000亩的“大宅”,他们终于可以填满那些空闲的驾驶室产能了。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