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杂志梦

  • 来源:元素ELEMENT
  • 关键字:中外少年,价值观,新楼市
  • 发布时间:2015-06-01 15:29

  一本杂志和她所影响的城市生活

  读者不是杂志的上帝,他们只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之间相互安慰,获得有效的信息,并共同构建一种彼此愉悦的生活方式,在共同的价值观下成长。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杂志真的看作一个有个性的人,人是有态度的,而态度是其价值观的体现。

  与杂志结缘,似乎充满了偶然的机缘

  每个人接触杂志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就像许多的启蒙可能是在无意中完成的。

  我与杂志结缘,似乎也充满了一种偶然的机缘。

  我一直坚信生命中肯定有一种冥冥相通的东西。对于一种事物的接近,其实都可以从以前偶然的故事中找到依据。这种宿命的说法在于,我在1991年公开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刊登在《中外少年》杂志上的。那时候,能够看到一本青少年读物对于一位乡村长大的孩子来说,几乎是一次盛宴,更别说发表了自己“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文章,还生平第一次赚取了尽管微薄的稿费,也由此引领我开始步入文学的殿堂。

  很多年前,当我还在北碚上学的时候,经常逃课溜到中山路上的新华书店“蹭书”,因为口袋里没钱,所以只能从高高的书架上拿一本杂志坐在门槛或者地上,专注而投入地尽情阅读,直到最后被店员一次次地驱离,如此反复。

  2005年,在经过“八年抗战”的报社从业后辞职,开始创办《新楼市》杂志。那个阶段,总是固执地认为“快餐化”的报纸新闻难以做到深度解读,就像小时候能够借阅到破烂不堪的连环画,敌人躲在山洞里尚未被捉获就没有了下文,意味犹尽的感觉如鲠在喉。

  2006年9月,我还费劲地把做《新楼市》杂志过程中感悟到的零碎片段,在劳碌繁忙的工作之余,耗时三个多月熬更守夜写出了11万多字的随笔集《底稿——我的传媒实践》,后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据说卖得不错,出版社最后没有亏钱。

  没人穿鞋、旧鞋与市场空白

  2012年中旬,在几个具有浓烈媒体情结的朋友撺掇下,开始全身心投入筹办本土第一本泛时尚化的高端杂志——《元素element》。在做企划书期间,我就想到了“向智者学习”,这一最传统、最受用的学习方式,前后用了接近6个月的时间调查、采访,以及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做得风生水起的杂志社考察取经。记得在上海外滩街头漫步浏览,在价格昂贵的和平饭店,我与上海知名的杂志创办人罗渊闲谈,互相交换了许多看法。除了对杂志颇有兴趣乐此不疲的共同点之外,罗渊所具有的精致思维和多元视角,极大地启发了一直被诸多问题困扰的我。比如,他以自己近二十年投身其间的经历告诉我:把文化商品化,把商品文化化,乃是至高境界。

  掐指细算,做杂志刚好十年时间,见识过各种各样“出版的人”:有的有权,有的有钱,有的有闲,有的像玩游戏,有的是打游击,有的在玩理想..优胜劣汰,杂志产品乃个性消费,市场不认识权贵;看在钱的份上读者明智理性,于是很容易好离好散;而疯狂自恋自然是越来越窄的胡同;鲁莽忽悠的误操作就更不待言了。

  从事市场开发的人大概都听过“卖皮鞋”的故事。某公司老板派手下的推销员去某市场收集有关鞋子销售的信息。第一位去了不久很快就回来报信说,很糟糕,这里的人大多赤脚,根本不穿鞋。第二位驱离不久也回来说,情况太好了,这里人大多赤脚,正需要鞋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道理:一是不同的人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结果;二是人们往往只看到表面的市场而忽略潜在的市场需求。做杂志的市场研究时,后一个概念更为重要。

  读者不是上帝,我们之间相互慰藉

  《元素element》尚未问世时,时尚类杂志在人群定位、内容以及风格上都存在明显的“同质化”,反映的伪主流文化与所谓的“大道精神”,更致命的是,这些时尚类杂志在本土的落地性上几乎完全缺失。打个比喻,就像是貌美如花、身材超棒的美女,却高高地挂在墙上,让我们垂涎欲滴却无可奈何。

  这是一个已经知道大家可以穿鞋,但无法估计鞋子销量的市场。还有什么是未满足的市场呢?或者说,市场中的哪部分仍然没有得到满足呢?比如,那些穿着传统鞋具的消费者是否渴望拥有一双风格迥异、更为体贴的产品呢?

  所以,《元素element》在反复探讨争论之后,重新梳理了大多数杂志将读者与杂志关系处理常常造成的“假想中的上帝”,彻底抛弃了杂志始终扮演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授角色,确定了以重庆本地泛时尚文化为主要诉求特征的空白点,选择城市新贵、精英为主要阅读群体,更深层次地着力深入读者人格与精神的体验。

  我们清楚地意识到,越来越多的读者无法接受“自上而下”的风格,朋友般的关爱、分享式的经验、自我愉悦的谈资正构成新的阅读市场。读者不是杂志的上帝,他们只是我们的朋友。我们之间相互安慰,获得有效的信息,并共同构建一种彼此愉悦的生活方式,在共同的价值观下成长。换句话说,如果我们把杂志真的看作一个有个性的人,人是有态度的,而态度是其价值观的体现。

  文/喻修建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