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著名的营养学家凯利·缅恩博士作过一个牛奶加餐对比试验。把102名儿童分成两组,一组每天正常进食(正餐组),另一组每天增加牛奶600毫升(加餐组)作为辅食。一年后发现,加餐组儿童平均体重增加3.17千克,平均体高增长2.63英寸,而正餐组的儿童则分别增加1.75干克和1.84英寸。凯利博士由此得出结论: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儿童,坚持每天喝适量的牛奶,是可以促使其成长得更快、更好的。
事实证明,牛奶在增强国民身体素质中的重要作用。
1998年5月,中国牛奶科学论坛大会在北京召开,专家们呼吁,“为了民族的未来,请给孩子们一杯牛奶”。为了支持这一论点,专家们提到了日本,认为日本在战后几十年坚持推行学生午餐和学生饮用奶计划,使得如今的日本人平均身高比上一代增高了11厘米,“矮小人种”时代一去不复返,成为国际公认的增强人类体质的奇迹。而我国中小学生人均摄入的钙,仅达每月供应推荐标准的40%,因而造成学生身高增长缓慢,甚至智力发育迟缓。
为此,1999年6月,农业部在北京召开了第一次学生奶工作会议,以“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为口号的国家学生奶计划由此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然而,也有人认为,这种全民牛奶运动是广告攻势下中国人犯的一个错误。因为根据公布的数据,有许多中国人天生对乳酸和乳糖过敏。而由于西方人不再坚信牛奶有百利而无一害的神话,开始从豆腐或豆奶等食品中摄取钙质和其他营养,生产商们由此就想到了中国。
其实,从现代营养学角度来看,牛奶几乎含有人类生长发育必需的一切营养成分。我国约有1/3儿童营养不良,影响他们体质健康的三个因素包括营养、卫生习惯和体育锻炼,营养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膳食结构中缺少钙和蛋白质,而这两种成分在大豆、牛奶及肉蛋制品中含量丰富。
据科学测定,午餐摄取的营养素占全天所需营养素的40%。日本‘二战’以后开始推行学校营养午餐,还颁布了‘午餐法’,学校将健康计划与科技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一杯奶、一顿营养餐的确可以强壮一代人、一个民族,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使一项好的营养计划得以顺利实施。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青少年的营养健康状况已经有了较大改善,膳食热量供给已基本达到标准,但蛋白质供给偏低,尤其优质蛋白质比例小,钙、锌、维生素A等微量营养素明显不足。这一现象已引起众多有识之士的忧虑。作为刚开始全面提高营养水平的我国,不能与发达国家中因牛奶饮用过度而产生质疑的立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有人曾提出,并不是只有喝牛奶才能获得钙。但专家普遍认为,人体通过喝牛奶对钙的吸收效果最好。钙在牛奶中以钙离子的形式存在,含有CPP成分(酪蛋白磷酸肽),能有效促进人体对钙、铁、锌等二价矿物营养素的吸收和利用。缺钙是世界性的营养问题,我国居民膳食组成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其中含有大量的影响钙、铁、锌吸收因子,如植酸、草酸、纤维素等,因此,中国人缺钙尤为严重。目前,我国从儿童到中老年人各年龄组的人群,普遍存在缺钙问题。
要解决缺钙问题必须同时从两方面着手,一为增加钙的摄入量,二为提高钙的吸收利用率。
目前国内市场上有200多种补钙剂,大多着眼于增加钙的摄入量,而提高钙的吸收利用率的产品种类很少,一些营养食品和保健食品生产厂家已在强化钙的同时也对维生素D进行强化,目的是提高钙的吸收利用率,这是到目前为止解决钙吸收利用率而采用的惟一办法。
一个不会喝酒的人,如果突然喝很多酒会醉,但是每天喝一点,肝脏中分解酒精的酶会逐渐增加,慢慢也能喝酒了。但是个体之间也有微小的差异,有的人可能就一点牛奶也不能喝。但这类人只是极少数。
牛奶作为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食品,富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必须氨基酸,钙磷比例适宜,有利于消化吸收,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
(本文摘自三联生活周刊、39健康网,原文标题《中国人与“牛奶生活”》《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有删改。)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