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漫游费全面取消并不现实
- 来源:通信产业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长途通话,运营商,提速降费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08-06 09:56
近日,京津冀地区长途漫游费正式取消这一新闻引发了行业热议。消息显示,自8月起,京津冀三地所有手机用户,涉及三地区域内移动业务长途通话费、漫游通话费均按照本地通话处理,用户无需申请,自动开通。
有业界专家分析认为,此举是为了配合国家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战略。同时,既然可以通过技术实现京津冀地区无漫游费,那么广大消费者就有理由要求全国范围内推广,三大运营商转型为公益性企业的呼声恐将愈发强烈。
然而,笔者认为,要求三大运营商彻底放弃漫游费短期内并不现实。首先,三大运营商并非公益性企业,一切行为是以盈利为目的,毕竟还要自负盈亏。其次,通信行业不是垄断行业,存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以及虚拟运营商、宽带民营资本等等多元素企业,行业竞争较为激烈。最后,要求三大运营商扮演公益的角色绝非是提供免费服务这么简单。
当然,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当下,通信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保障的基础支撑,因此三大运营商作为通信行业的支柱必须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将通信行业快速发展的成果与消费者共享。但是,笔者认为,为了“顺应民意”而转型为公益性质的国有企业实不可取,三大运营商的转型应该以遵循市场规律、配合国家总体经济发展战略为契机。
从今年一系列的“提速降费”要求可以看出,国家层面正在积极部署推进通信行业改革,让利广大消费者。但是,我国高速发展的通信行业要求三大运营商要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研发投入,因此万不可为了迎合消费者而“自掘坟墓”,保证一定的收入是维持企业生存和健康发展的首要条件。
故而,笔者认为,要求三大运营商“壮士断头”不合理,三大运营商继续保持高盈利也不现实,现在需要讨论的是有关部门如何加强监管力度,保证通信收费的合理性;同时,加快推进“提速降费”实施;最为关键的是,也许是时候重新定位三大运营商的性质了。
李秀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