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吃的东西往往令人口水掉一地,可是总有一些菜名奇葩地让人一听就没了食欲。
如果只听名字,你可能会错过许多美食。
【苍蝇头】
其实就是豆角、皮蛋和肉丁组成的小炒。
关于这“苍蝇头”的来历,据说还有个有趣的小故事。豆角炒皮蛋本是台北餐厅很常见的一道小炒,但有一天老板听客人讲怎么菜里好像有很多苍蝇头,就被启发说干脆给菜起名叫“苍蝇头”好了。一个小误会成就了一道怪菜,而当时让客人混淆成苍蝇头的“罪魁祸首”,就是这道菜里的豆豉了。
这道味道独特,没了解清楚的人谁敢吃?
【狗不理】
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头。
世界上有一种包子要是连狗都不理,你还吃不吃?
可事实却是“狗不理”包子是天津的风味小吃,还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原来“狗不理”包子的创始人小名叫做“狗子”,生意忙碌的时候,有人调侃:狗子卖包子,不理人。最后阴差阳错地把好吃的包子叫成了“狗不理”,原来店铺的名字反而没人记得。
幸好“狗不理”的名号全国驰名,不然又有好多人会错过一道美食。
【狮子头】
狮子头是中国扬州地区的一道传统佳肴,属淮阳菜系。
传说狮子头做法始于隋朝,是隋炀帝游幸时,以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为主题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和葵花斩肉四道菜,据说原名葵花斩肉、葵花肉丸,唐代郇国公韦陟的家厨韦巨元做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牙鸡条,葵花斩肉四道名菜,令座中宾客叹服,葵花斩肉被改名为狮子头。此菜口感软糯滑腻,健康营养。
可我小时候不这么想。平时鱼头都不吃的我,想到要吃一只狮子的头,那一桌得有多少人,不然一定吃不完。
而且狮子那么凶,被去了毛,脱了皮,样子一定很恐怖吧。
怀着这样的恐惧,直到第一次吃,现在的我对狮子头可是真爱。
肯定有人和我一样,对这道菜小时候怀着奇怪的想象吧!
【蚂蚁上树】
蚂蚁上树是中国传统名菜,主料为粉条(粉丝)和猪肉沫。口味清淡,爽滑美味,色泽红亮,肉末贴在粉条上(形似蚂蚁爬在树枝上),食之别有风味。本菜以形取名,蚂蚁为肉末,树为粉条,形象逼真。本菜粉条油亮,柔软滑嫩,肉沫香嫩,风味别致,为家常菜的上品。
这道菜的由来据说与元代剧作家关汉卿笔下的人物窦娥有关。
窦娥用不多的肉和粉条做出来的菜,味道很香,她婆婆眼睛不好,以为肉末是蚂蚁,就把这道菜叫做蚂蚁上树。
密密麻麻的蚂蚁很容易让人起一身的鸡皮疙瘩,特别对女孩子来说。
因为菜名不喜欢这道菜,那么窦娥的冤情又增加了一层。
看看别人家的菜名怎么取的:天下第一,八仙过海等等。
起菜名也得学会当标题党,不然是跟不上时代的。
文/谢银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