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强苍劲 清幽古雅——李铎先生书法艺术赏析

  • 来源:新媒体
  • 关键字:李铎,书法艺术
  • 发布时间:2015-11-26 10:30

  李铎将军,号青槐,字仕龙,汉族,1930年4月19日生,湖南醴陵市新阳乡易家渡人。毕业于信阳步兵学院。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铎先生是中国文联第九届荣誉委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研究馆员、中国人民解放军书法创作院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专业技术一级、文职一级。全国著名书法大家。

  作为享誉海内外书法大家,李铎先生历任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六届全国文联委员,第三届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第四、五、六届中国书协顾问,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1年获中国书法艺术特别贡献奖,2006年被中宣部评为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2009年被授予为中国文联第八届造型艺术成就奖。

  以我之理解艺术必须具备的几个方面,一是“真”。这是一切形式能成为艺术品必备的一个条件;再一个是准确性。就是对某种形式的把握和理解;第三个就是独特性。当代书法大家李铎先生可以说具备了以上三个方面的条件。

  穷幽极微、往往流于纤弱;豪强雄肆,往往会陷入躁露空洞,这两个方面是一个哲学上的矛盾体,综观中国书法史解决了这个问题的少之又少。唯有沙盂海先生稍至此境还是有失于肆露。而李铎先生的书法艺术即有道家“绝巧弃利”的气骨苍然、又有佛家“奇崛”“不凡”的风神,同时也饱含儒家的“柔嫩笃厚”之情。

  精神的快感是不以实际利益为目的,这是艺术的本性,只有如此你才能情顺万物,才能穷幽极微,我们看李铎先生的书法可以知道艺术之美在于自然真率,存于天性本色,在于不加雕琢,靠自然之“质”取胜,真在情感的自然流露。创作是一个自内而外的表情达意的过程,是“立象以尽意”的过程,要达到真,就必须让内在的“情”“意”自然地流露于外,丝毫来不得半点勉强和作伪,全凭内在思想感情的自然流溢。李铎先生的这种艺术精神在当前无疑应引起艺术追求者的思考。如何创新,艺术之路在那里,李铎先生的书法艺术创造是我们最好的启发。“为文而造情”情必矫伪,而文亦失真,必流于浅薄媚俗。

  书法艺术是以功力为基础的,这是历代书法大家的成功史所证明的一点,即使秉赋再高,天资再好,如果不下苦功,在书法创作上你是达不到艺术的层面,单从这方面来讲,在当代现代恐怕能和李铎先生比肩者为数不多,功力的深厚,才使得李铎先生的书法以浑劲吐风神,以姿媚含变化,古语:有功无性,神采不生;有性无功,神采不实。无功就谈不上什么神采,同样无法表现心灵的境界,有功也不会有神采,而李铎先生丰富的想象力使他深厚的功力才能蕴含着无限的美。想象力分为创造之力、人格化之力,李铎先生旺盛的艺术创造力和高尚的人格,使得他的艺术自由是深切自觉的,只有如此,作品才能有高度和深度,只有摆脱世俗的束缚,才能得到自由,笔墨才是一种精神状态。

  书法要心思微,这是书法家的艺术思维所决定的,只有心思微才能融会贯通,才能使书法有韵律有节奏感,才能生动灵活,李铎先生在创作中具备了以上特性,同时又具有夺人的气魄,使得他的作品气势磅礴又情思明晰充分地表达出了书法家的内心世界。

  从事艺术事业,必先做艺术人,心中无情,即使你用尽心计做出来的东西,也只能欺世盗名。李铎先生坦荡的胸怀,真诚的情感,使得他的艺术创造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先生的书法艺术情怀在浮躁的今天无疑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