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下午茶時光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海派,下午茶
  • 发布时间:2015-12-04 16:45

  飲食文化最能體現一個地方的地域性格,提鳥籠逛茶館,這不是上海,坐在炕上飲二鍋頭,那也不是上海,喝咖啡聽爵士樂,這才是上海。咖啡完美詮釋了上海的海派文化和上海人的性格,是小資的,是曖昧的,是講究的,也是到上海度假的最佳節目。

  自上海開埠以來,咖啡文化就在上海落地生根。現如今在上海,有追求純正手工咖啡的精品咖啡館,有花園洋房裡的小資咖啡館,還有販賣復古傢俬、教授咖啡知識、舉辦旗袍沙龍的咖啡館,大大小小,主題不一。去上海,一定記得要去咖啡館坐坐,感受的不僅僅是咖啡本身,還有上海的質感,因為,上海絕對是座咖啡城。

  老上海人如何喝咖啡?

  王安憶在小說《長恨歌》裡這樣描寫,「老大昌的門裡傳出濃郁的巴西咖啡的香氣,更是時光倒轉」。徐訏的《吉卜賽的誘惑》、林徽因的《花廳夫人》、溫梓川的《咖啡店的侍女》、曹聚仁的《文藝復興館》都以上海咖啡館為背景。

  有錢人去咖啡館喝咖啡,講究的上海人就只能在家裡喝咖啡,不過那時只有「清咖」和「奶咖」。老上海人用最原始的方法煮咖啡:點起煤球爐,用紗布把咖啡粉包起來,放在鋼盅鍋子裡加上開水一起煮。更講究的,還會再用濾紙把煮好的咖啡再濾一遍,這樣咖啡就會更加醇厚。這就是上海人口中的清咖了。除了清咖,上海人還會配上三花淡奶和方糖,這就是奶咖了。

  上海牌咖啡發展史

  上海咖啡廠的前身名叫德勝咖啡行,創立於1935年4月,當時位於老上海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南京路上咖啡館林立,但賣的全是上海咖啡廠的咖啡。那時候不僅在上海,全國的咖啡館也只有上海咖啡廠的咖啡,甚至還出口來香港。那時追求「洋派」的上海人家裡都少不了一罐上海牌咖啡,尤其是結婚必備。就算咖啡喝光了,空罐都要放在玻璃櫥最顯眼的位置。

  上海牌咖啡發展歷程:

  鐵罐咖啡

  1959年,上海咖啡廠的「上海牌」鐵罐咖啡正式誕生,一罐?3.5,在月收入只有幾十元的當時算是奢侈品

  咖啡茶

  誕生於1960年的咖啡茶,就是用咖啡豆的邊角料做成的,是將咖啡豆磨成最細的粉,然後在模具裡鋪一層糖粉後倒入咖啡粉,再鋪一層糖粉,壓得緊實後烘乾,再切成小塊用紙盒包裝,喝的時候倒入熱水沖泡,不過泡出來的咖啡常有渣子,香味也一般,比鐵罐咖啡的檔次差很多

  新焙炒咖啡

  上海牌咖啡捲土重來,推出高檔焙炒咖啡豆、咖啡粉產品系列,有意式風味、藍山風味、摩卡風味、哥倫比亞風味等

  半島復古下午茶

  無論在世界哪個地方,半島酒店的下午茶總是最經典之一,上海半島自無例外。1923年,半島酒店母公司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首次從歐洲將下午茶引入上海,並於每日下午在當時的禮查飯店 (Astor House Hotel,現為浦江飯店)舉行下午茶舞會。很快茶舞開始風行大華酒店和匯中飯店,並迅速成為當時上海上流社會享受曼妙午後時光的最佳之選。如今,距離下午茶首次出現於中國,已經將近90年了。半島酒店大堂茶座提供傳統下午茶傳統不變。弦樂隊由下午2時至6時現場演奏,而爵士樂隊由黃昏起演出。你可以安坐其中一邊輕呷香茶品味半島經典茶點,一邊重溫當年上海十里洋場的黃金歲月。

  要是你是一個具有懷舊情懷的人,復古英倫下午茶套餐最適合你。套餐包括各式經典甜品,如配有自製草莓大黃果醬和厚奶油的傳統鬆餅、英式酥餅、櫻桃杏仁小餅和接骨木花蛋糕。此外還有多種美味小食,包括西洋菜帝王蟹肉倫敦卷、有機雞蛋三文治配黃瓜、溫熱甜玉米撻,煙熏培根和烤番茄。除了傳統下午茶,上海半島還推出特色的魚子醬下午茶。你可從施式魚子醬、俄羅斯魚子醬以及達氏鰉魚子醬中選擇自己的心頭之好,配以薄餅和鮮奶油以及傳統裝飾,同時酒店還提供搭配魚子的最佳選擇--香檳。每年聖誕全球半島酒店都會舉行聖誕樹亮燈儀式,期間各酒店將會推出聖誕下午茶,每售出一客聖誕下午茶,半島酒店將撥捐指定金額予「願望成真基金」。一邊「嘆」下午茶一邊做慈善,讓你度過一次有意義的聖誕節。

  半島酒店大堂茶座

  中山東一路32號

  (21) 2327 2888

  290/位+15%服務費

  www.peninsula.com

  浦江匯百年經典甜點茶

  浦江匯早在1910年是間報章雜誌閱覽室,以前上海總會成員曾在此抽雪茄、閱讀報紙,瞭解上海灘最新時事。現已成為華爾道夫會所奢華茶室,你可以與朋友在這裡品咖啡、喝下午茶。這裡提供以紅絲絨蛋糕命名的下午茶,該蛋糕是20年代紐約華爾道夫酒店招牌甜點。以甜菜根汁與可可粉天然加色,呈現出深紅色。除了紅絲絨蛋糕外,傳統的三層點心架上還擺放數款精緻小巧的三文治、糕點、各種開胃小點和原味英式鬆餅。你可從印度大吉嶺茶、伯爵茶、生薑香草茶、水果茶、西湖龍井和鐵觀音等各種茶葉選擇一款。

  外灘華爾道夫酒店浦江匯茶室

  黃浦區中山東一路2號

  下午2:00 ﹣下午6:00(週一至週日)

  (21)6322 9988

  338/位+15%服務費

  www.waldorfastoriashanghai.com/cn/salon_de_ville

  馨源樓嘆雪茄酥

  咖啡是舶來品,1884年才首次被引入中國,而最先出現的地方就是上海。在那個年代,喝咖啡是一種時髦,一種身份的象徵。一百多年來,海派的上海人都愛喝咖啡,喝的時候再配上幾塊梳打餅乾,或者紅寶石的鮮奶蛋糕、上海咖啡館的栗子蛋糕,立刻就覺得生活有滋有味起來。是不是有點香港「三點三」喝港式下午茶的味道?

  上海是近幾年才開始流行下午茶,假日約朋友到高級酒店「嘆」下午茶,要是沒提前預約的話,只能望「茶」輕嘆!對比香港由來已久的下午茶傳統,上海的下午茶不是港式茶餐廳裡面鴛鴦奶茶和菠蘿油,而是考究的英國骨瓷杯碟,配上擺滿三層點心架上誘人的西點。每個上海人往那裡一坐,都覺得自己是紳士和名媛。如今到外灘嘆「下午茶」,在上海已成為躋身上流生活圈的代名詞。來上海過聖誕,最不能錯過的當然是帶上你的另一半到高級酒店「嘆」一次浪漫的下午茶。每一杯咖啡不同的風味,你會觸碰到咖啡的靈魂。

  要是覺得西式的下午茶沒有新意思,推薦去瑞金洲際酒店馨源樓餐館品嚐招牌中式下午茶。馨源樓所出品的中式點心,就是上海老饕們口口相傳的前傳奇國宴點心大師龔惠英(龔阿姨)的關門弟子陸春鳳所製作的精緻手工點心。該下午茶包含了招牌瑞金核桃酥、花生酥和雪茄酥等傳統上海洋幫點心。其中核桃酥可以說體現了上海人精緻細膩的一面,其外形、大小、色澤做得跟真核桃真花生一個模樣,不拿在手裡細看,足以亂真。咬開後裡面是用核桃仁做的餡,沒有市面上的核桃酥那種過火的甜油膩味。陸師傅告訴我其中竅門就是餡裡的所有核桃果肉都是浸水後再以油炸,攪拌時也是一半黃油一半豬油。所以明顯可以感覺到比市面上的核桃酥油水更少,卻不失核桃的濃郁口感。陸師傅還建議我吃核桃酥時,可以適合搭配綠茶一起品嚐,茶水能淡化核桃酥的油性。除了核桃酥外,花生酥也是其中一種象形點心,不過由於其外形比原來的花生要大,而花生餡料磨得太細反而沒有核桃酥那麼出眾,不如核桃酥出名。另外一種令我一吃難忘的點心是洋氣十足的雪茄酥,上點心時還以為上了一盤雪茄。最逼真之處在於盤內裝飾用的煙灰缸滿載煙灰--用芝麻粉和千島醬混搭的醬料。「雪茄」的內芯不是煙草而是蝦仁打成的蝦膠,雪茄外皮都採用麵包製作而成。除了外形像外,吃起來沒有一點雪茄味。除了這些精緻的點心外,馨源樓的「瑞金小籠包」也是上海人必吃的傳統點心。當年張國榮每次來上海,會住瑞金別墅1號樓,都會點最喜歡吃的瑞金小籠包。

  瑞金洲際馨源樓

  上海市瑞金二路118號

  13:00﹣18:00(週一至周日)

  (21)6472 5222 轉 7340

  188/位+15﹪服務費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