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峰異洞看貴州

  • 来源:中国旅游
  • 关键字:貴州,織金洞,黃果樹瀑布,水簾洞
  • 发布时间:2015-12-04 17:55

  去年聯合國世界遺產大會上,除備受矚目的「大運河」與「絲綢之路」外,「中國南方喀斯特(二期)」也毫無懸念入圍世界自然遺產。中國西南邊陲,隱藏着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區,覆蓋貴州、雲南、廣西、重慶幾省市,其中又以貴州為最--面積最大,地貌發育最完整,綿延超過十萬平方公里。數之不盡的溶洞、峰林、瀑布、天生橋、岩溶湖,匯成當世罕見的喀斯特王國。

  即使沒到過貴州的人,也大概聽過「地無三里平」這句俗語吧!

  整個貴州省六成以上的土地是喀斯特地貌(岩溶地貌)。當可溶性岩層(主要是碳酸鹽類岩層,廣泛分佈於中國西南)被水溶蝕,經歷千萬年的地質變化後,地表漸漸變得千溝萬壑,形成如樹林般的山峰、巨大的溶洞、瀑布、天生橋、天坑以及地下暗河。「中國南方喀斯特」正是憑藉這一世界上最壯觀的熱帶至亞熱帶喀斯特樣本,成功入選聯合國世界遺產。

  很多我們熟知的岩溶地貌,其實都源起於溶洞。流水在岩層中溶蝕出洞穴,隨着它的擴大,溶洞中形成各種鐘乳石和石筍,時間推移,洞穴崩塌,就形成天坑,而殘留的岩層則成為神奇的天生橋。在貴州六盤水市水城縣,就有世界上最高的公路天生橋「干河天生橋」,高135米,跨度60米,上面有公路,能通車,蔚為奇觀。

  高峰林立的岩溶地表雖然看似壯觀,但對當地人的生活造成諸多不便,尤其是農耕。因群山林立,當地農民只好在山坡開墾些小面積的梯田。而且土層又薄又貧瘠,缺少養分,最基本的糧食作物如水稻、小麥都無法種植,唯有種植粟米。多年以來,貴州一直是中國最貧困的省區,這裡山形險峻、岩層脆弱,修建一條公路,造價要比普通地區高出數倍,遑論修機場、建高鐵。因此很多世界級的自然景觀一直藏在深山中,人跡罕至。近些年,貴州多地開始建橋修路,加上近期通車的貴廣高鐵,使更多人能一探這片奇峰異洞的「喀斯特王國」。

  「溶洞之王」織金洞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並不少見,熱門旅遊地桂林和陽朔就有蘆笛岩、七星岩和銀子岩等多處著名溶洞。不過論規模,貴州畢節的織金洞可謂「洞中之王」,因為這裡是中國目前已知的最大溶洞之一,已勘察的長度為12.1公里,平均洞高100米,洞內面積達70萬平方米。現在開放給遊客參觀的洞內路線長度約為6公里,遊客進洞之後,以正常步速,至少需要兩個小時才能走出洞口,洞內道路崎嶇,需要不斷攀爬,對體力是一個考驗。

  進入織金洞景區前,先要乘電瓶車上山。遠處群山連綿,隨處可見蒼翠的粟米田。之後隨導遊行一段路,來到織金洞的入口。洞口在半山上,要下幾十米階梯才能置身洞底。其實這裡更像是一處藏在大山內部的秘境,洞中隨處可見形態各異的石筍。有些鐘乳石呈現光潔的乳白色,證明這些石頭仍在生長。織金洞1980年被發現,五年之後才對外開放,其中有40多種岩溶形態,彷彿天然的鐘乳石王國,不愧為「中國最美洞穴」。

  洞內地形複雜,如果時間允許,可以放慢腳步,跟隨導遊的講解前進。漸漸深入內部,溫度也隨之降低,怕冷的人可攜帶薄外套保暖。另外,裡面的光線較暗,地面也濕滑,再加上山路不平,兩個小時的路程需一直爬上爬下,一雙防滑鞋是十分必要的,畢竟安全為上!

  久負盛名的黃果樹瀑布

  離開織金洞後,我們驅車前往一百多公里外的安順。約三小時後,遊覽車過了安順市區,到了此行的第二站,中國最負盛名的黃果樹瀑布。

  瀑布也是喀斯特地貌的特徵之一,它因河牀被水流不斷溶蝕衝擊形成。黃果樹瀑布就是一處典型的喀斯特侵蝕裂點型瀑布。不過,景區內的瀑布並不只有一處,這裡的上游與下游共分佈18個瀑布,有的秀麗,有的奇異,風格各有不同,組成一個龐大的「瀑布家族」,其中以黃果樹瀑布最大。我也很喜歡下游的銀鏈墜潭瀑布,它的上方像一個漏斗,底部是凹槽狀,水流被衝擊後匯聚成無數細小的瀑布,波光彷彿一條條銀鏈,「銀鏈墜潭」名副其實。

  觀瀑布有豐水期和枯水期之分,每年6月至9月為豐水期,瀑布也更壯觀,更有氣勢,當然這時的遊客也特別多。遠遠站在觀景橋上,耳畔不斷響着轟隆的水流聲,雖然離瀑布還有一段距離,飛濺的水汽已然撲面而來,像沐浴在細雨中。瀑布前還有租借民族服裝的小販,吸引很多遊客換上當地服裝,在瀑布前留下一張標準的「遊客相」。

  七彩水簾洞

  在安順,除了黃果樹瀑布,還有一處值得稱奇的岩溶奇觀「龍宮」。龍宮景區最著名的當屬它的山中溶洞,然而這裡與可以徒步穿行的織金洞不同,是一個浸泡在水中的「水簾洞」。

  水溶洞的形成與旱溶洞並無差別,岩層被溶蝕的同時,水位沒有下降,形成溶洞中的地下暗河。有趣的是,這種地下暗河因長年不見天日,其中的魚類有些視力已經退化,通體透明,如同深海生物一般。龍宮應該算是中國最著名的水溶洞了,開發的也早,像很多旱溶洞景區一樣安裝了七彩射燈,因為有河水的映襯,更顯出流光溢彩的效果。此外,龍宮景區內還有中國最大的洞中瀑布「龍門飛瀑」,也值得一看。

  到達龍宮景區,自然要乘船遊覽一下這個著名的「水簾洞」。其實景區內共有90多個溶洞,有大有小,是世界罕見的溶洞群,不過,因為龍宮的水溶洞是中國最長(全長15公里),實在太過出名,也順理成章地成為遊客來這裡的必遊之「洞」。相比在織金洞內兩小時的跋山涉水,這次遊覽可算是相當輕鬆。全程乘船遊覽,有導遊講解,可以看到洞內的各種鐘乳怪石。不過水溶洞本身十分狹長,有些地方只能容納一條船勉強通過,途中更要注意四周,不能隨意起身,保證航行安全,更以免碰傷。

  屯堡人:最後的大明遺民

  喀斯特地貌不僅造就了各種自然景觀,還有令人稱奇的人文現象。這裡山峰環繞,一座座高山像天然屏障,在通訊技術不發達的古代,造就了很多與世隔絕的民族。也因此,這些異色的文化得以不被外界干擾,傳承至今,形成特有的「文化孤島」。其中居住於安順一帶的屯堡人可謂代表。

  我們此次拜訪了兩個屯堡,一是在平壩縣的天龍屯堡,二是在安順的雲峰屯堡。屯堡人,尤其是女性衣着很有特色:立領廠字襟襖裙,頭上纏布條,已婚女子還會將前發拔去(認為這樣可以去除苦難),戴銀耳環,梳三綹頭,好像從明清時代穿越回來。

  實際上屯堡人並不是少數民族,而是純正的漢族。明朝初年朱元璋征西,率領三十萬大軍(多為南京人)抵達貴州安順屯兵屯田,出發前宰相劉伯溫還曾贈詩:「江南千條水,雲貴萬重山。五百年後看,雲貴賽江南」。自此之後,這些人開始在貴州繁衍生息,不與外族通婚,也鮮與外界交流,延續明清時期的江南漢族文化,並以「南京人」自稱。上世紀八十年代,屯堡人曾申請成為少數民族,但因本身為漢族移民所以並未成功。不過,屯堡人在幾百年來一直保存着明朝遺風的服飾、語言、飲食、建築甚至節慶,而成為珍貴的文化遺產。

  貴州有很多屯堡可遊覽,比較著名的是平壩的天龍屯堡和安順的雲峰屯堡。在這裡除了可以看到當地人富有特色的衣着和石頭城堡一般的建築外,也可以品嚐傳統美食。來到貴州,除遊覽一般遊客必打卡的景點之外,不妨來屯堡,體驗一下時空交錯的感覺。

  想去貴州體驗喀斯特地貌……

  目前香港航空有香港直飛貴陽航線。若選擇高鐵,廣州南站可直達貴陽北站

  織金洞:貴陽旅遊客運中心車站有至織金洞的一日遊專綫,每日一班,7:00發車

  黃果樹瀑布:貴陽金陽客車站有直達黃果樹瀑布巴士,約2小時到達

  龍宮:安順客車西站有專綫班車直達龍宮,7:30-18:00之間每30分鐘一班

  天龍屯堡:由貴陽客車站乘至安順巴士,在天龍高速公路出口下車後右轉,步行十分鐘後到達三岔路口,根據指示路標再 步行十分鐘即可到達屯堡門口

  雲峰屯堡:由貴陽客車站乘至安順巴士,再從安順東站乘至舊州、雲峰路線巴士,在雲峰屯堡旅遊區下車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