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鮮?用大數據!
- 来源:台商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小鮮肉,吳亦凡,大數據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5-12-23 11:22
近日,一條消息在朋友圈被刷屏,大陸當紅「小鮮肉」藝人吳亦凡,為了持續「保鮮」,維持超高人氣,主動用大數據技術迎合粉絲期待。「今日頭條」依託3.1億累計下載用戶,超過3000萬活躍用戶的閱讀大數據,全面掃描吳亦凡的粉絲群,一份「算數·吳亦凡」報告出爐,內容細到「粉絲最關注的吳亦凡的身體部位是長腿」、「最期待其出演的角色是愛情片中的壞男孩」云云。而操盤者「今日頭條」,本身就是一款基於數據挖掘的推薦引擎產品,當用戶使用微博、QQ等社交帳號登錄時,它能在5秒鐘內通過演算法解讀使用者的興趣DNA,10秒鐘更新用戶模型,越用越懂用戶,從而向用戶進行精準的閱讀內容推薦。
當下大陸「互聯網+」行動計畫如火如荼,國家大數據戰略已經寫進了「五中全會公報」和「十三五」規劃,正顯示出越來越多的關鍵因素和重要影響。
「中國經濟未來的奇跡一定在於生產力的釋放和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激發內需帶來的跨越式發展機遇。」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石東偉表示,今年雙11狂歡購物節,每秒最高達到10億人民幣、10多萬筆訂單要處理,200多家銀行和支付寶系統的匹配,支撐這些的就是雲計算和大數據。「通過大數據與製造、分銷、外貿、物流、金融、服務等行業的結合,可以實現從以生產為中心向以客戶需求為中心的轉型升級。」
而對掙紮於傳統製造業低迷景氣中的企業來講,要突圍「低端組裝、附加值有限、勞工成本上升、資源短缺」等製造業困局,由「製造」向「智造」跨越,大數據同樣不可或缺。
「製造業實現突破,最大的挑戰還在於轉變觀念,是否具備大整合的概念。」台達電子董事長海英俊指出,「以往製造、設計、供應鏈以及售後服務都是單獨割裂的,未來則需要將這些環節整合在一個系統之內。以大數據分析為例,收集了製造過程中大量的數據,包括溫度、濕度、力度、角度等,通過系統內的製造參數分析產品品質;最終通過大數據分析,可以實現預測性預防,提前預警生產設備潛在的問題,從而避免了因某個設備故障導致整個生產線停產。」
看來,從「小鮮肉保鮮」、消費者服務到製造業升級,大數據都是不可或缺的關鍵因素。你想讓自己的企業持續保鮮嗎?那就開始使用大數據吧!
徐曉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