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打擊 專項整治 「有償刪帖」黑色產業鏈揭秘

  • 来源:台商
  • 关键字:有償刪帖,產業鏈
  • 发布时间:2015-12-23 11:57

  案例重現

  由大陸網信辦牽頭,聯合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開展的歷時半年的「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落下帷幕。據統計,半年之內,近300家違法違規網站被分批依法關閉;115萬餘個違法違規社交網路帳號被依法處置;900餘萬條涉嫌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的違法和不良信息被清理刪除。有償刪帖從業者有網路編輯、學生、教師、醫生到公務員、員警等,而政府官員、明星則為其主要客戶。

  據悉,最大一起涉案金額超5000萬(人民幣,下同)。

  如果說發帖是一種權利,則刪帖也是一種權利。看似籍籍無名的「小編」與管理員,在網路上便成為了手握監督權的重要人士。隨著一些網路公關公司的成長壯大,「有錢就能擺平」的思維越來越多地被運用到了實際中。之前被人詬病責罵的「網路水軍」,在刪帖動輒數千、多者上萬的案件中,也成了小巫見大巫。在互聯網的全面繁榮的當下,無論是有償刪帖還是敲詐勒索,都早已不是新聞。隨著自媒體與手機客戶端的迅猛發展,以有償刪帖為形式的行賄受賄與非法經營案已呈高發之勢。

  「有償刪帖」為何如此瘋狂

  刪一條帖子能掙上千元,一天可獲利數萬元,月收入輕鬆過十萬元……2015年5月,湖北省蘄春縣公安局破獲了一起特大有償刪帖案,涉案的一家網路公關公司通過「層層轉包」的方式將刪帖的任務交給「刪帖中介」,再分包給「管理員」幫助刪帖。「管理員」要麼是網站的管理人員、網路論壇的版主,要麼是掌握電腦技術的黑客。刪帖之後,刪帖中介與「管理員」一般按照二八分成。

  就是在這樣一條龐大的黑色產業鏈上,不僅有大學生、教師、醫生、網路編輯,還有公務員甚至警員,而主要客戶則包括政府官員、知名企業和明星等。其中,一名26歲從事刪帖業務的犯罪嫌疑人4年淨賺780餘萬元。犯罪嫌疑人自曝全大陸每年刪帖產業的收益竟然數以億計,從業人員數以萬計。

  一個覆蓋地域廣、參與人數多、涉案金額大,這起近2000人涉案,涉案金額超過5000萬元的大案,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目前大陸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行為的氾濫成災——打擊治理刻不容緩。

  在短短的半年多時間裏,一系列涉嫌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的大案要案被查處,其中包括:中國經濟網、中國青年網涉敲詐勒索案,涉案金額達600餘萬元;

  鳳凰網編輯邱某有償刪帖案,在一年內因替人刪帖受賄11.8萬元;中國國情監察網冒充中央紀委敲詐勒索案,涉案詐騙錢財219萬元;深圳寶安警方破獲有償刪帖案,通過註冊網站有償刪帖,短期內實施犯罪活動20多次,進行非法牟利等。

  「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互聯網雖是虛擬世界,但微博、社區、論壇、貼吧等的崛起,為好事或壞事的傳播提供了史無前例的便捷條件。面對負面報導、實名舉報應該怎麼辦?現實情況是,花錢消災以解「燃眉之急」,似乎已成為「危機公關」的一個重要內容。無論是官員,還是明星,都成為了「有償刪帖」的助推器,無疑也讓這個「見不得人」的職業變得如此「瘋狂」。

  專項整治成果顯碩

  國家網信辦的專項整治工作協調組辦公室對「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專項整治工作成果進行了通報。數據顯示,在整個專項行動過程中,各級網信部門對大陸互聯網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轉交的1100餘條有效舉報線索及時進行整理和處置。半年內,專項整治共關閉「中國新聞熱線網」、「中國資訊資訊港」、「21頭條新聞網」、「黃河資訊網」、「中企新聞網」等違法違規網站近300家,關閉違法違規社交網路帳號超115萬個,清理刪除相關違法和不良資訊900餘萬條,約談「中國經濟網」、「中國青年網」、「110法律諮詢網」等136家網站。清理關停近50個中央新聞網站的地方頻道和專業頻道。部署百度、360等重點商業網站清理遮罩搜索關鍵字、聯想詞9737個,清理相關網頁鏈接300餘萬條。

  據協調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介紹,隨著專項整治的結束,國家網信辦正在對專項整治進行全面梳理,總結成功經驗,查找問題和不足,對整治不力、效果不佳的進行「回爐返工」並嚴肅問責。專項行動雖然告一段落,但打擊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依舊「還在路上」。

  懲治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還需法治發力

  刪帖生意「水很深」,但隨著更多個案頻頻曝出,公眾還是不免感歎,此類案件牽連之廣、涉案金額之巨。由客戶、中介、「管理員」等所構成的完整產業鏈,一步步蠶食了網路空間原本的開放精神與公平秩序。當一個個帖子,變成了被明碼標價的刪除對象,無疑意味著公民的監督權、知情權,遭受到野蠻而粗暴的侵犯。某種意義上說,見不得光的刪帖產業,已經淪為戕害公義、遮掩惡行的灰色地帶。

  一個刪帖盛行的社會,必然充斥著卑劣不堪的陰暗交易,必然充斥著不可告人的敗德秘密。要知道,所謂「刪帖生意」最深遠的危害,顯然在於扼殺了「眾人平等發聲」的機會,扼殺了促進社會持續向好的健康力量。針對違法刪帖,大陸相關部門曾經出台專門「解釋」,規定其以非法經營罪定罪處罰。此一表述,無疑從法律源頭,否定了「刪帖生意」的正當性。可現實中,暗箱操作的違法刪帖卻仍然屢禁不絕,甚至可謂供需兩旺。

  網路無邊界,法治有底線。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成為網路「惡毒之花」,在於豐厚的非法利益回報。網路的虛擬性、隱蔽性、取證難等特點,給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等違法犯罪披上隱形衣,無形中也助長了違法犯罪分子逃脫懲罰的僥倖心理。

  這些猖獗的違法犯罪行為,不但嚴重擾亂網路秩序,而且侵犯他人財產權益,從本質上說都觸犯了法律底線,必須依法懲治。

  相關鏈接:大陸網信辦決定建立九項長效工作機制:

  1.建立常態化工作體系。建立完善包括國家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公安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在內的互聯網管理部門日常協同機制,繼續推進涉「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的舉報受理、案件查辦等工作。

  2.建立常態化投訴舉報機制。在中國互聯網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中心網站上長期保留「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舉報專區。

  3.建立受害企業保護機制。由國家網信辦牽頭,與政府有關部門加強溝通協作,建立一套保護受害企業的部際協調機制。

  4.出台行政管理規定。完善治理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的行政法規,制定出台以發佈、刪除等方式處理互聯網資訊的行為規範,從法規層面進行限定和明確。

  5.建立網上網下協同處置工作平台。實現線索通報、協同處置、結果回饋等功能,確保高速高效運轉,第一時間發現、處置違法違規問題。

  6.完善網站內控措施。繼續督促和指導網站完善內部工作制度,規範重點環節的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綜合評議和激勵約束機制;完善刪帖請求受理、處置工作機制。

  7.加強技術手段建設。繼續推動網站和帳號違法違規行為資料庫和從業人員違法違規行為資料庫等的建立、完善和運用。

  8.強化群眾監督。繼續推行專項整治中各地網信部門向屬地網站派駐督導專員的做法,公開聘請群眾監督員。

  9.建立宣傳工作長效機制。將治理「網路敲詐和有償刪帖」的宣傳納入互聯網法治整體宣傳,不斷加大對典型案例和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

  文/朱景瑞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