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闻

  • 来源:文史博览
  • 关键字:北极光,台胞,独生子女,拉萨河畔
  • 发布时间:2016-01-23 14:29

  一、我科学家空前创举在北极观察北极光

  我国前往北极作科学观察之第一人冯简博士,已于廿四日晚上由港飞抵沪。冯博士系国立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兼重庆国际无线电台台长,渠本年七月间去巴黎出席国际无线电专家会议及电影材料需要会议后,即由挪威前往北极,渠所抵达地区为纬度七十九度之斯必次培根(Spitsbergen)岛,即今苏联北极之主要根据地。

  昨冯氏接见神州社记者谈,此次以私人资格前往北极,主要为观察与无线电有重要关系之北极光。……冯氏此行对于北极光观察,收获材料极丰,同时感慨亦多。谓如大规模作科学考察,必须自备船只,携带仪器。此次幸能搭煤船到达目的地,然终以两眼代仪器,作画代照相。在北极收听重庆广播极为清晰,南京则颇模糊,但获闻乡音,又不禁欢然。冯氏又感于北极在今日已极端重要,盖以为欧亚航空上之捷径,但吾人甚盼各国之经营北极发展航空能成为交换文化物品之要道。

  (1947年10月26日《申报》)

  点评:内战正酣的中国,对科研的支持是既无心也无力的。安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台胞回老家,25万巨款失而复得

  3月19日,决定回湖南双峰老家定居的台胞王先生,从湖南湘乡乘车回到久别的家乡。住进双峰县招待所后,他突然发现自己装有美元现钞4200元、美金支票6.3万元、台币9000元,总共合人民币250749元的布包不见了!顿时,他急得团团转,立即向双峰县台胞事务办报告。

  钱包丢在哪里?王先生回忆,可能是丢在了湘乡。

  下午2时,双峰县台胞事务办和县公安局即一面电告湘乡市公安局,一面派车指定专人陪同王先生去湘乡寻找。小车在柏油马路上飞奔,王先生心潮翻滚:他离乡背井去台湾40年,因干了些反对当局统治的事,曾坐牢21年。他身在台湾,心想故乡。去年11月,台湾当局开放探亲后,王先生怀乡思亲之情倍增。1个月前,他在红十字会办了出境手续,变卖了房屋财产,决定回乡定居。哪知刚一回来竟遭此不幸。

  下午5时许,小车驶进了湘乡市公安局。王先生一下车,就迫不及待地打听布包的下落。可还未等他说开,湘乡市公安局和市台办的工作人员便上前告诉他:“您的钱包在这里!”

  接过原封不动的钱包,王先生激动得举起双手高呼:“祖国万岁!”然后一一与工作人员握手致谢。

  原来,王先生途经湘乡时住了一晚。第二天走时,忘了枕下的钱包。后被服务员刘秀英发现,立即报告了所里。王先生知道这一原委,深有感触地说:“这事只有在祖国大陆才有。”

  (1988年3月23日《湖南日报》)

  点评:一个偶然个例,足显世风之清,人心之正。

  三、法国星相家推测1962年前景

  【法新社巴黎27日电】新的一年将发生怎样的情况?星相家们在观察星相、水晶球、卜算等以后,正同每年的情况一样,对未来做了推测。其中有四位谈到当前的一些问题,他们是《星相报》主编莫里斯·加莱,绰号小先知,埃菲尔铁塔精神感应术士马莱夫人,纸牌推算家诺埃夫人和占星学家索勒伊夫人。

  在国际问题方面他们预言:法国同某些国家的关系将趋于紧张,美国在政治和财政上将发生巨大困难,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各国政府将有更动,中国在未来的年月里将成为寓言上的可怕怪物,它的力量将震撼世界……

  小先知则通过夜间观星得出预言:美国在1962年年初将遭遇到最不幸的时期,但是恐怕危机还在后头,苏联国内也将发生危机,例如赫鲁晓夫的威信可能大大下降。在春季或者夏初,东西方的紧张关系可能使和平处于危险状态。

  在科学进步方面他们的预言是:苏联人将制造出人造人,将试验作月球的旅行,随后将做飞往其他星球的试验,这首先将由俄国人做,然后是美国人。1962年原子弹试验将减少。明年如果不宣布,至少1963年将宣布医治癌症的良方。

  (1961年12月30日《参考消息》)

  点评:说是“洋迷信”,似乎还不太恰当,谁说里面没有基于既定事实的合理推测呢。

  四、给“独苗”找伙伴

  独生子女不能太“独”,需要在与同龄儿童一起游戏、交往中成长。从小没有伴儿,独往独来,容易养成独霸、孤癖、自私自利的不良性格。

  左邻右舍的独生子女,不妨让他们互相串串门儿,一块儿玩玩具,一起看图书,轮流说歌谣,一道做游戏。这样,能增加他们相互模仿培养优良品德的条件。家长要教育孩子懂得谦让,能够团结友爱,为他们将来上学过集体生活打下基础。在孩子一岁到一岁半时,就应当多跟同龄伙伴接触,不要等到长大以后再去弥补。

  (1988年3月30日《今晚报》)

  点评:所谓“独生子女综合征”,用“二胎”来治再好不过。

  五、拉萨河畔军民情谊深

  驻守在拉萨河畔的人民解放军指战员和当地人民群众,在保卫祖国边疆、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斗争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每当秋收大忙季节,部队指战员积极支援群众抢收青稞;遇到旱灾,部队指战员大批出动,帮助群众抗旱;看到山村缺水,部队指战员就风餐露宿,帮助群众兴修小水库;看到河上的小桥坏了,指战员们就帮助修建新木桥;每当毛主席和党中央有了新的指示,指战员们就热情宣传。翻身农奴亲切地说:为了帮助我们搞好革命和建设,解放军同志不知出了多少力,流了多少汗。

  1971年8月,拉萨河畔青稞扬花,丰收在望。哪知一天傍晚,突然下起暴雨,凶猛的洪水从山谷里奔泄而出,暴雨夹着冰雹,下个不停。驻军于此的某部指战员们顾不得吃饭,拿起铁锹,就向洪水奔去。这时,石坝已经冲开了缺口,400多亩青稞受到严重威胁。他们立刻跳进激流,和洪水展开搏斗。社员们也从四面八方赶来。军民手挽手,肩并肩,组成几道人墙,挡住激流,抢垒石坝。战士们跌倒了,社员们去拉;社员们摔倒了,战士们去扶。经过40分钟的激战,终于制服了洪水,保住了青稞。

  驻守在拉萨河畔的人民解放军某部卫生队,经常深入附近山村,为藏族群众治病。他们在巡回医疗中发现,一个只有800多人的山村,竟有30多名聋哑人。许多聋哑患者原来都不聋不哑,都是生病得不到医治才造成的。是万恶的封建农奴制度夺去了他们说话的权利。卫生队的队员们决心尽力解除藏族兄弟的痛苦。没有治疗聋哑的经验,就先在自己身上练习扎针;遇到困难,就学习毛主席的著作。经过两个月的精心治疗,大部分聋哑患者不同程度地恢复了听力和说话能力。

  (1975年1月2日《人民日报》)

  点评:“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深植于心底的信念。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