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飞宇 做好“中间层”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黄飞宇,中间层
  • 发布时间:2010-10-19 15:48
  黄飞宇今年刚刚30 岁,在联想分销却已是五六年的老兵。黄飞宇的本科是化工专业,相比他的很多同学在医药工厂或化工厂里,按部就班地做着检验、检测工作,他每天要和60 多家渠道商打交道。作为联想和乡镇渠道的中间层,黄飞宇经常要承受来自两边的压力,但他不仅自得其乐,还“很感谢联想给我的平台”。

  从联想N’到N”

  2004 年.2005 年的“联想奥运千县行”,许多奥运冠军和联想一起来到了浙江农村,黄飞宇也跟着下到了乡镇。那时,联想在浙江的乡镇渠道还属于起步阶段,“当时一些活动还是更注重形式,没想到几年以后我需要花这么大的精力去干这些事儿。”黄飞宇说。

  在浙江省,一共有8 家联想分销商,天健远见属于做得最久、规模最大的一家VD(增值分销商),市场份额占所有VD的1/3。天健远见覆盖了台州、徐州、丽水和绍兴周边的五、六级市场,而这4 个区域里,除了台州的经济比较发达,徐州、丽水和绍兴周边的经济都很一般,徐州和丽水还属于山区,是浙江省内的经济落后地区,几乎没有渠道基础。

  “五、六级市场不比杭州、宁波这样的大城市,原先这些地区都是夫妻店,开个店什么都卖,丈夫进货妻子管钱,连真正意义的渠道商都没有,更别提规模了。”因此,从一开始黄飞宇就意识到这是一条并不轻松的路。“但是从长远来说,这些市场的潜力会比较大。”

  去年,随着“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政策的出台,整个农村市场的购买力得到很大提升,尤其是台式机的销量。这种销量的猛增,更暴露出渠道店面的不足,依靠现有的渠道,很难承载联想对销量的要求,特别是各种数码城、电脑城在五、六级市场遍地开花,客户流量越来越有限,怎么维持住并扩大客户源?许多渠道都想到了“走出去”,到下级市场,将自己的网点和店面铺得更广。

  于是, 联想独创提出了1+N+N’的概念,其中的“1”就是县级地标店,也是联想电脑下乡的4S 店;“N”指的是数千家深入乡镇的联想专卖店;而“N’”则代表联想在村里的便民窗口。在浙江,更是由此引申到了N”,虽然达不到联想专卖店的要求,但至少可以体现出有联想的产品。

  例如,原先有30多家渠道,但只有20 多家有一定的销量,“我们会发展6 个N’和4 个N”,这就是10 个网点,平均每个网点月销量达到5 台,每个月就额外增加了50 台。”黄飞宇盘算着,把这些网点布好以后,农民就不用再跑到城市或镇上买电脑,在村口就可以看到联想的专卖店。

  筛选联想渠道商

  在黄飞宇负责的4 个区域里,台州是沿海地区,交通和经济都比较发达,渠道也相对成熟,但徐州、丽水和绍兴是从去年开始才真正做乡镇开拓。在开拓渠道时,黄飞宇想尽了办法。

  首先是筛选。从每个区域的渠道中选择一些比较有想法的,必须是有一定规模、有意愿和意识的渠道商,最重要的是渠道商的经营思路和联想是不是相符;接着是扶植。对于这些筛选好的渠道,黄飞宇和他的同事会亲自到乡镇,帮他们一起跑周边、解决问题。

  对于渠道来说,农村市场是一个长期过程,在短期内很难看到爆发式增长,因此压力也可想而知。一开始,有很多渠道商非常抵触,他们觉得自己的店面和规模在当地属于中上等水平,是“大店”,如果再往下走,原来都要跑到镇上店里买电脑的农民不用出村口就能买到电脑,必然会分流客源和利润点。面对这样的渠道商,黄飞宇每天都要和他们沟通,经常给他们培训,将联想区域经营和各方面的策略传达下去,逐步扭转他们的思想。

  “经过去年一整年的努力,很多渠道自身的成长很快,尤其通过‘以旧换新’和‘家电下乡’政策的带动,销量和规模都快速增长,他们也算过账来了。”黄飞宇说。例如徐州的一家渠道商,过去月销量最多的时候也不过百台,现在每个月有300 台,而许多原先在当地市场排前五的渠道商,通过开地标店和连锁店,市场份额已经变成了前三甚至数一数二。

  因此今年,吃到甜头的渠道商,自己就有了向乡镇辐射的意识,他们经常对黄飞宇说:“惠普、戴尔的店开得很猛,我们要赶紧把市场给抢占了啊!”

  1/3 的时间在下乡

  对于黄飞宇来说,管理60家渠道并不是件轻松的事,因为每个渠道的想法和思路都不一样,因此,黄飞宇还非常注重与渠道的沟通。

  在浙江,惠普、戴尔、华硕等品牌与联想的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笔记本电脑。在浙江的五、六级市场,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销售比例已经接近1:1。在乡镇,50%的客户会首先选择联想电脑,也有一些还停留在兼容机产品。

  针对这些情况,黄飞宇每周会根据联想的销售任务,结合每个店面的销售特点做产品排单,并将区域任务分解,按照固定的时间点进一步跟踪,根据每个区域的情况及时调整。

  对于个别的渠道他还进行点对点的沟通。虽然在一些地区,公司都有办事处和固定的业务人员常驻,但每个月他还是有1/3 的时间会跑到下面乡镇去,一是借着联想每个月乡镇定货会的机会,给渠道做培训;二是重点跑一些渠道商,既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比较差的。

  “做了几年渠道后,从平时的接触中我对每个渠道都能有所了解,我非常看重他们的思路和未来两三年的规划是不是跟联想吻合。”黄飞宇说。其中不乏有些老渠道商,在当地有很多客户积累,利用店面做影响力,既做零售又做行业,自己接一些当地企业的项目,对他们来说,店面的盈利点很低,肯定不会把店面作为一个提升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平台去用心经营。“这类渠道就不是我们的核心渠道。”

  相反,有一些渠道在零售上很有想法,对联想政策很重视,有固定资金做店面运营,黄飞宇就会花更多的时间去响应和配合他们的需求。他在每个区域选出三、四家核心渠道,建立了一个QQ 群,便于联系和沟通。他还时不时举办一些沙龙,让渠道商们互相交流经验。“原来60 家渠道中也许只有40 家渠道真正承载销量,我希望通过这种模式,将更多游离的渠道承接起来。”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