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9.0
- 来源:汽车观察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ESP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0-25 14:03
适逢“2010中国智能交通(道路交通安全)论坛”举办之际,《汽车观察》记者独家对话了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市场及销售控制总监蒋京芳女士以及大陆泰密克汽车系统(上海)有限公司系统定义及需求管理主管苏剑先生,共同探讨主动安全系统的功能、市场发展前景以及相关有效性研究等一系列问题。
A=Automotive Observer
J=Jiang Jingfang
S=Su Jian
A:过去,汽车安全设计主要考虑被动安全系统,如设置安全带、安全气囊、保险杠等,而现在的汽车设计师们更多考虑的是什么?
J:现在的汽车设计师们更多考虑的则是主动安全设计,使汽车能够自己“思考”,主动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安全掌握在自己手中。通过对主被动安全系统以及驾驶员辅助系统的整合,车辆更可在超车、倒车、换道、大雾、雨天等易发生危险的情况下随时以声、光形式向驾驶者提供车体周围必要的信息,并可自动采取措施,有效防止事故发生。
A:15年前,博世率先开发的电子稳定程序ESP问世,并在全球首次应用于奔驰S-Class车型。主动安全系统的幕后英雄真正浮出水面,由博世发明的ESP电子稳定控制系统将车辆的安全性能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时隔多年,博世ESP为交通事故的降低做出了哪些贡献?
J:经调查显示,60%导致死亡的交通事故都是因为车辆侧滑从而导致车辆侧面撞击所致,装配ESP,能降低最高达80%的因侧滑导致的交通事故,ESP为交通事故的降低做出了巨大贡献。戴姆勒一克莱斯勒的调查即表明,如果所有车辆配备ESP,驾驶事故将比原来下降大约42%;丰田在对涉及人身伤害的交通事故分析中,也得出结论,标配ESP后能够有效降低50%的严重单车事故;大众的调查分析也表明,标配ESP后致命事故将减少35%,侧滑事故将减少了80%。再以德国为例,自1998至2006年,由乘用车导致的交通事故率降低了26%,而由其他车辆 (摩托车,卡车等)导致的交通事故率上升了19%。ESP是乘用车交通事故率降低的主要原因,ESP能够保持车辆稳定,因而事故率降低了约1/3。因此,ESP被认为是继安全带之后在挽救生命能力上最有潜能的车辆安全技术。
A:如今,博世这个名字和由它提供配件的汽车厂商一样有着较高的知名度,起初靠一间简陋的“精密机械和电气工程车间”起家的博世,正在把ESP的“安全要主动”推向极致。能否介绍一下博世ESP系统在中国的应用情况?
J:据中国主动安全调查数据显示,在安全、可靠性、动力、油耗、设计、价格、舒适性等选项中,安全性排名第一,成为车主购车时的主要衡量标准。然而,中国目前ESP的装配率仅有13%左右,主要涉及_一些中高端车型,并逐步向经济型车发展。目前,我们已经熟知的是博世的第8代ESP产品,而最新的第9代ESP也已经于今年投入量产,新产品比上一代的体积更小且重量更轻。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会看到在某款车的宣传广告上标注着此车装备了博世9.0版本的ESP。我们相信,ESP将在越来越多的车型上得到普及。
A:ESP实际上是一种防止车辆侧滑的主动安全系统,与其他安全系统相比,ESP有哪些显著功能?
J:ESP是目前最先进的车辆主动安全系统,其包含了防抱死制动系统和牵引力控制系统的功能,并加上防止侧滑的功能。在当今路况复杂的情况下,ESP系统能够实时监控车辆的行驶状况,识别危机情况,除通过对单个车轮分别制动,必要的时候ESP还可通过降低发动机输出来保证车辆稳定,帮助驾驶者使车辆按照正确的路线行驶。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一个度的范围,如果驾车者盲目开快车,现在的任何安全装置都难以保全。
A:ESP法规也是行业内比较关注的话题,能否介绍一下它的进展情况?
J:大量国际性的相关研究结果已经推动了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地区出台在未来几年内强制安装ESP的法规。并且,在对消费者有主导作用的新车评价体系NCAP也出台相关评定标准,例如欧洲和澳大利亚,现在或未来几年内没有ESP就无法得到5星级评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例如巴西及阿根廷,针对不远的将来新注册车辆强制安装ABs的规定也已经出台。
A:苏剑主管在“2010中国智能交通(道路交通安全)论坛”上有关《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EBS解决方案》的阐述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中,EBS解决方案的再生制动系统RBS,是德国大陆公司针对新能源车制动系统开发的一个新技术,这种新技术的应用范围如何,有哪些具体功效?
S:RBS既可以用于混合动力汽车,又可以用于电动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各种新能源车。这就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这种汽车前景的扩展表明自动控制的车辆已足够智能地感应周围环境,并能够安全有效地在交通中进行导航,从而使驾驶者获得贴身舒适度与安全性的奢华感受。RBS可以在制动过程中对能量进行回收,即将汽车的动能通过再生制动系统转换为电能,存储在能量存储单元中,用于之后的加速过程。
A:但我们了解到,RBS系统的结构其实比较复杂,尤其是考虑到安全失效和驾驶员感觉等因素的影响,其结构复杂程度和开发工作量都很大,目前RBS在中国的普及率也不是很高,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S:虽然目前RBS在中国的普及率还是比较低的,但RBS可以大幅提高汽车的安全性,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RBS技术未来在中国的使用率一定会有所提高,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普及和推广。
A:虽然汽车主动安全技术的发展使汽车变得更加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也大大减小,但这并不代表事故发生率为零,在很多情况下,即使主动安全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也无法完全避免某些严重事故的发生。
S:是的,从国家公安部交管局获悉,2010年上半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9.9万起,交通事故之多稳居世界第一。当事故不可避免时,我们考虑在主动安全系统的基础上还要集成被动安全系统的控制,使得在事故发生时,也可以通过主动安全系统与被动安全系统的协作,使事故可能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我们的目标是力争未来不再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或伤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