饕餮狂想:吃不胖的美食之城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饕餮狂想
  • 发布时间:2010-10-26 13:54
  享受美食是人类的天性。美食绝对不仅只是果腹的东西,更代表了一种生活态度。对于热爱生活的人来说,享受美食是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经过研究显示:“吃东西的量越多时,整个人的感觉越轻松,心情也越愉快。”

  但美丽也是人类永恒的追求。近年来减肥的风潮日盛,在“瘦就是美”的价值观驱使下,有些人成天在减肥,甚至是把减肥当作终身的职志,明明已经吃得很少了还是会发胖,而有些人可以抱着美食大快朵颐,却还是瘦瘦的。似乎肥胖并不一定与食量成正比。

  美国《福布斯》最近转载作家哈里·帕斯杰里纳克的新著《世界饮食五大因素》,书中罗列了拥有健康饮食的一些国家,其中日本排名第一,中国排名第三。三分之二的中国食物的主材是蔬菜、水果、全谷物和豆类,其中包括绿叶蔬菜,根类蔬菜、大豆、生姜和大蒜等,这些主材非常健康。中国人也做油炸食品,但是更多时候我们炒、蒸、炖肉类和蔬菜。

  此外,希腊、以色列、韩国、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的食物也在书中得到好评。这些国家食物受好评的共同原因是低脂肪食物、鱼类、瘦肉蛋白、蔬菜、水果、豆制品丰富,这些食物含有天然抗氧化剂,能够预防癌症。

  世界最健康的食物前五名

  1 日本料理:食物导致肥胖率1.5%,国人寿命预期82岁。

  2 新加坡果蔬:食物导致肥胖率1.8%,寿命预期82岁。

  3 中国菜:食物导致肥胖率1.8%,寿命预期73岁。

  4 法国菜:食物导致肥胖率6.6%,寿命预期81岁。

  5 韩国菜:食物导致肥胖率1.0%,寿命预期79岁。

  如此看来,只要合理搭配,配合良好的饮食习惯,像日本料理,中国菜、法国大餐这样的美食不仅可以瘦身,更能使人健康长寿。

  日本是全世界肥胖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日本女性的肥胖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女性。除了她们一向严格要求自己之外,和健康的饮食关系很大。

  风靡世界的日本国菜脍炙人口,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烹调流派,它的悠久历史至今已有三千余年。日本菜以清淡为基础,以最大程度地体现原料的原味、原色为特点。颜色调配适当,色调柔和,拼摆出各种美丽的图形,又称“眼睛的艺术”。不同的季节采用不同的原材料,制作出的菜肴让人赏心悦目、心情舒畅,鲜香的海味沁人肺腑。按地区来分,日本菜总的分为两大类地方菜,即关东料理与关西料理。关东料理以东京料理为主,关西料理以京都料理,大阪料理为主。其中关西料理影响为大。

  大阪有“天下第一厨房”的美称,可以毫不讳言地说,日本美食文化的真髓就在大阪。这里汇集了日本的各地菜系以及各种大阪特色的小吃,到大阪可以满足尝遍日本美食的愿望。这不仅因为大阪的地理环境临山傍海,丰富的自然资源唾手可得,同时,通过风平浪静的濑户内海,船只可以很便利地运来外地的物产。大阪寿司、鳗鱼饭、粗面,棒形寿司、面条火锅,另外就是章鱼烤烧,杂烩烤饼、烤锅烙、烤海味丸子,狐狸面,都是大阪具有特色的名菜小吃。道顿崛是大阪吃的代表地,有来自全日本的山珍海味,不论你想吃什么,道顿崛都能给你最美味的一餐。

  大阪的道顿堀是指沿着道顿堀运河旁边的繁华街区。在这里,充满各种美食的招牌每天都招来川流不息的人潮,最有名的大螃蟹招牌更是道顿崛的标志,尤其是当夜晚来临,闪烁的霓虹灯更是诱人。

  一路寻食

  章鱼烧、什锦烧

  像上海的大闸蟹,北京的烤鸭一样,章鱼烧可是大阪的美食标志,更是日本的国粹小吃。章鱼烧最早出自大阪章鱼烧专营店“会津屋”创始人远藤留吉之手。远藤留吉起初将肉、魔芋等加入调开的小麦粉面糊里煎烧后放在食摊上卖。1 935年他开始使用章鱼作为原材料,并在面糊里调入味道,煎烧出的章鱼烧面丸大受欢迎。

  大阪的街头,随处可见章鱼烧小店,厨师们更是现做现卖以保证新鲜:面粉加汤和调味料,小块章鱼和碎姜、碎葱等配料掺在一起,煎烧成丸状。新鲜出炉的章鱼烧外脆内滑、金黄娇嫩,淋上特制的酱料,再洒上海苔粉,一口咬下去百般滋味混在一起。大阪人有多爱章鱼烧?日本人说:在大阪,制作章鱼烧的铁板是出嫁工具之一,他们甚至建了个博物馆来全方位展示这道菜。

  此外,特别向大家推荐大阪的一个吃街头小吃的好地方,那就是一栋名叫“道顿堀极乐商店街”的七层大楼,这里面的五楼到七楼还原了古代大阪的街景,你可以亲身体验被石板路、灰城墙包围的古代大阪风情,逛累了,还可以进入随处可见的美食小店,亲手制作章鱼烧,那种感觉犹如穿越了时空隧道般有趣。

  海鲜火锅

  到大阪一定要吃海鲜火锅,其中有两种火锅最值得推荐,一是螃蟹火锅,另一个就是河豚火锅了。大阪人很擅长物尽其用,他们在吃螃蟹和河豚时会采用不同的烹饪方法,让客人用不同的方式体会海鲜的美味,比如生吃蟹片或鱼片,或者烧烤海鲜,或者做成天妇罗,或者干脆放进锅中烧煮,这种“一物多煮”的方式也许最符合游客们尝鲜的喜好了。据说正规食店里制作河豚的厨师都经过了严格的考试,在领取合格证之后才能上岗,游客们大可放心体验。

  热闹屋台

  日本的屋台,就像我们的大排档,虽然普遍规模较小,有朝行晚拆的、有露天的、有隐藏在小巷深处的,但提供的食物如串烧,烧乌、天妇罗,烧饼、寿司等形形色色的小吃,花样百出,且一般都营业到凌晨时分,一盆小吃,一杯啤酒或梅子酒,几位好友就可以谈个天昏地暗,埋单不过数十元。大阪有许多特色又美味的屋台,夜里肚子饿,不妨找家体验地道的风情。

  一路风景

  现代人旅游,不喜欢太累,却很讲究在悠闲的旅途中还能够得到美食、购物、游玩的全方位享受。日本大阪就是这样一座充满吸引力的城市,在这个日本第二大城市里,各种主题的特色旅游线路也许能够满足你所有的旅行愿望。

  大阪是一个拥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城市,在这里,你可以发现不少古迹。其中,大阪城天守阁不可错过。以天守阁为中心的大阪城是大阪的象征性景点,这里展示着大阪的历史古迹和许多珍贵的文物。站在天守阁的最高层,你可以俯瞰古大阪城的全景,而大阪城公园中栽种了四千多棵樱花树,每到春季,樱花烂漫,非常美丽。

  而大阪的美国USJ环球影城也值得一去,这是华纳在美国之外的唯一一个影视游乐城,人气颇旺。据说,有许多家庭来大阪就是为了到环球影城体验。这里是根据好莱坞电影建成的电影主题公园,其中许多场景都是人们所熟悉的,比如《蜘蛛侠》《侏罗纪公园》《大白鲨》等,在环球影城里可以亲身进入电影的世界,感受娱乐的刺激。不过,由于环球影城的知名度实在太高了,许多游戏前面都会排长队,有些热门游戏甚至要排队两个钟头,才能体验十几二十分钟的乐趣。

  还有,到当地就一定要享受当地特色,日本相扑比赛看似紧张又很可爱,旅行途中一起坐下来看一场相扑大战,才算到过日本。

  相扑,古称素舞,起源于中国的汉代,大约在唐朝传到日本,后来成为为日本的国技,日本的国际性的武术,格斗和体育运动。作为专业竞技项目,在日本国内称作大相扑。

  大阪的特色演唱会也非常有意思,每年旅行旺季的时候,也特别会多加场次。演唱会基本上会从下午5点钟开始,其中一个小时是演出公司不太红的艺人进行的暖场,这个时间你可以看演出,也可以到会场内的小商贩剧集地购买饮料、小吃、纪念品,这样的商贩聚集酷似夜市。等暖场结束,就可以欣赏自己喜欢的艺人演出。

  表参道一带非常繁华,有聚集了约1D0家店铺,著名品牌荟萃的“表参道Hills”;还有以其限定香槟、巧克力而深受人喜爱的“Anniversaire表参道”;另外像普拉达,路易威登、迪奥等妇女服饰店,其建筑风格也都各具特色,充满个性。

  海南岛美誉“长寿岛”,这里的长寿老人体形都是瘦瘦的,这是不是和海南本土的食物以及他们的饮食习惯有关系呢?确实,据专家分析,海南岛物产丰富,盛产海鲜、蔬菜、水果……长期以来,岛外进入的化学物品诸如生长素、农药等,相对内地使用量较少,这些食物多属“原生态食品”,另外海南人喜食清淡的食物,这和他们的“瘦”“寿”也是分不开的!

  健康美食结合旅游看点,相信风情万种的三亚最能打动你。

  一路寻食

  海鲜“打边炉”

  浩瀚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鱼类资源,三亚一年四季都可以尝到肉质鲜嫩的海产品,金线鱼,马鲛鱼、深海龙虾、品种繁多的贝类等等,这里的海鲜以清淡鲜活、肉鲜味美而名扬四海。“海鲜大餐”已经成为游客到海南旅游不可错过的美食,对一些游客而言,其吸引力甚至超过了海南的美景。

  在三亚吃海鲜,如果想吃得正宗又过瘾,一定要学着海南人“打边炉”。

  海南人“打边炉”历史悠久,且名目繁多。据说是因围炉而食,守着炉子边涮煮边食,所以称之为“打边炉”。从烹饪技艺而言,“打边炉”几乎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只需一锅清水,再放入少许香菇、枸杞、葱、姜、地胆,然后就可以放入喜欢的海鲜尽享一顿海鲜大餐。

  涮出来的海鲜原汁原味,鲜味十足,夹上来蘸蘸自己精心配置的调料送入嘴中,第一感觉就是鲜美!人说海鲜是肉类,吃多了不会发胖吗?告诉你吧,海鲜是高蛋白,低脂肪,又没有淀粉含量,吃了甚至会减肥呢;而且,海鲜吃了不长胖还和烹饪方法大有关系,传统的海南打边炉以清水煮食,既保持了海鲜特有的鲜美,也避免了油炸给人带来的甜蜜的负担。另外,吃海鲜打边炉最重要的是要喝汤。这种汤也是几乎不含任何脂肪,热量比较低,蛋白质含量高;汤中还保留了食物原料中的多种维生素,喝后也极易被人体吸收。

  本土火锅“打边炉”以前只有在海南的“冬季”才能吃到,现在已经不分季节了,一年四季想吃就吃。推荐去三亚红沙镇的红沙码头渔排。所谓红沙渔排就是浮在海面上的竹排,也就是海上大排档,这里的味道最为正宗,消费一般是50元/人。从亚龙湾打车到红沙渔排约30元,三亚湾打车约15元,从大东海打车过去约10元。

  香水柠檬——酸酸甜甜来减肥

  海南的香水柠檬形状比一般的柠檬偏长,果实汁多肉脆,但是它的味道比一般的柠檬浓烈,闻之芳香扑鼻,食之味酸甘洌!柠檬不能像其他水果一样生吃,多用来制作饮料。柠檬含丰富的维生素c,不仅能减肥,它还有排毒、美白皮肤的功效。有人曾经坚持每天喝柠檬水,创下一天减掉2磅脂肪的壮举,减肥了,皮肤也随之变得透明亮白!

  三亚炎热的天气喝柠檬水最为适宜,这里给你介绍一种最简易、效果最好又适合旅游在外的人品尝柠檬的方法。拿一只香水柠檬洗净切成片,放在大的凉水杯子里,在上面浇上适量的蜂蜜,倒入凉开水(矿泉水也可),加盖放进冰箱,一小时后,取出一人一杯,那种冰冰的、酸甜爽口的感觉,仿佛所有的清凉都在唇齿间游动!渐渐地你会发觉,在你感受身轻气爽的时候,身体里有一股久别的活力回来了,腰杆变细了,脂肪肥肉也渐渐远去了……

  需要提醒的是香水柠檬有季节性,二、三月份成熟,一定要买青皮的,颜色越深的尤为新鲜!价格在2~3元/斤之间。

  其实海南能减肥的水果还有很多很多,木瓜、香蕉、看荔枝、杨桃、莲雾……这些水果在海南的各大超市,大小水果摊都有售卖,去超市购买比较放心,水果摊购买主要是防止有的黑心摊贩缺斤少两。

  原生态蔬菜

  海南不仅以原生态的海鲜有名,原生态的蔬菜更有特色。主要有地瓜叶、树仔菜、四棱豆、水芹、雷公笋等,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钙、膳食纤维等,营养价值较高。

  地瓜叶:地瓜叶就是红薯叶,红薯整个生长过程几乎是不打任何农药的,因此食用起来非常原生态。地瓜叶食用非常简单,清炒即可,如果加上海南本地的虾酱一起翻炒,味道鲜香极其独特!

  树仔菜:产白海南五指山腹地,又称五指山野菜、越南菜、天绿香。树仔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由于粗生耐长,种植不需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保持了原有天然属性,是富有山区特色的“绿色食品”。民间认为常食能养颜保健,并有清热去湿、清肝明目、帮助消化、降低血压等诸多功能。其嫩梢细嫩多汁,肉质脆,无渣滓,味道鲜美,炒食,煮食均可。树仔菜在海南常见菜肴有清炒树仔菜、树仔菜鱼汤等。

  这些新鲜的原生态蔬菜在三亚大大小小的餐馆都能吃到,而且价钱都很便宜,几元钱就能吃到一大盘。

  一路风景

  如果要问海南哪里的海滩最好,绝对非三亚的亚龙湾莫属。有着“东方夏威夷”之称的亚龙湾呈月牙形,辽阔的海面晶莹如镜,这里只见阳光、碧水、沙滩、椰树,毫无杂质,因此若能在此地散步,或者哪怕是发呆,身心也一定会得到净化。

  三亚的西面是南山文化旅游区,其中南山寺是海南最为著名的寺庙,它左右被山丘环抱,面向南海的万顷碧波,实为海南第一大福地,您若至此,不妨虔心参拜一下寺中的佛祖。

  想出海的玩家不妨租一条私人游艇,这样既可海上观光又可垂钓捕鱼,各不耽误。出海线路主要有两条一是以观光为主的南山行,一是以海钓为主的小东海加东岛之旅。在去往南山的路上,你可以依次游览到灯塔、小青洲、情人湾、凤凰岛、三亚湾、东岛、西岛、天涯海角、南山等景区。而在航行至小东海和东岛的过程中,海钓捕鱼则成了绝对的重头戏,在这里你经常可钓到的鱼类有石斑、青衣、海鲤、海鳗、红鱼、鹦哥鱼等。

  北纬21度10分~22度40分,东经99度55分~101度50分,西双版纳是地球上北回归线沙漠地带上唯一的一片绿洲。这里有大象,孔雀、月光下的凤尾竹、撕成长条的芭蕉叶,还有那密密的热带雨林以及漫山遍野的橡胶树,编织出一个绿色的梦。在葫芦丝多情的旋律中,傣族姑娘个个亭亭玉立,完美身形,跳起傣族舞就是精灵。

  走在版纳,在这片梦境般美丽的土地上,让人吃惊的是姑娘们有着几乎清一色的苗条身材。当地人说这是傣族的饮食习惯决定的。所以去西双版纳旅游,你一定要尝尝这里特色的减肥美食。

  一路寻食

  蕉花小吃

  芭蕉花虽不美丽,但西双版纳的傣、哈尼、拉祜、布朗待等民族兄弟,都喜欢用蕉花做菜。据说这是由召勐府(土司司署)的女佣首先发现的。那是在很早以前,有位专门侍候召勐的女佣,天天以召勐吃剩的鸡鸭鱼肉为食,身体越长越胖,召勐看不顺眼,便派她去看守一块芭蕉园,住在芭蕉园里的女佣,经常以野菜佐餐。一天,由于没有找到野菜,她便砍了一朵刚刚破茎而出的芭蕉花,把它烧熟,蘸着喃咪(一种傣味酱菜)下饭,觉得味美可口。从此,她就把芭蕉花当成蔬菜烧吃、煮吃。过了一段时间,她身上的脂肪渐渐消失,身材又变得苗条起来。召勐到芭蕉园游赏风景时,见原来肥胖臃肿的女仆,又变得苗条美丽,问她吃了什么仙药。她对召勐说,园里除了芭蕉花外并没什么仙药。这些日子由于经常用芭蕉花作菜,不沾大肉大鱼,所以就变瘦了。从此,芭蕉花可以解腻减肥的事传扬开来,用蕉花烧,煮后蘸酱佐餐也就流传下来。

  如今,以蕉花为原料加工的小吃已经演变发展出很多种,有蕉花蘸,素炒蕉花、肉末炒蕉花,包蒸蕉花、蕉花三鲜汤等,味美可口,清爽解腻,独具特色。傣家人食用的芭蕉花,主要是野芭蕉和粉芭蕉的花朵。长在山箐和阴湿沟谷中的野芭蕉,假茎和叶片都与人工栽培的芭蕉近似,并和芭蕉一样能开花结果,只是果实小,几乎没有可以食用的果肉。所以民间除以假茎为猪饲料外,还大量采集蕉花当做蔬菜食用。野芭蕉花的品质,以花穗刚刚破茎而出的淡黄色圆锥形花色为佳,挂果以后的紫红色心形花朵品质稍次。

  傣族酸笋

  傣族人家习惯于房前屋后种植“凤尾竹”。每年春暖花开时节,一场春雨过后,是傣家小卜哨(小姑娘)背着竹箩去采割“凤尾竹笋”的好时光。她们把采回的竹笋切成细细的丝,放入土坛子腌制储存半年后,竹笋变成了具有特殊酸味的傣家酸笋。傣族名菜酸笋煮鸡,酸笋煮鱼,凉拌酸笋等等用的都是它。

  酸笋不仅是餐中佳肴,而且对身体有利。傣家人说:酸笋能减肥。唐代的《千金要方》曰:笋“主消渴,利水道,益气力,可久食”。酸笋最大的好处就是剐油,别管是多肥的肉,一遇到酸笋,马上就不肥不腻酸甜爽口。

  一路风景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碧波荡漾。啊,一只孔雀……”当老歌《有一个美丽的地方》的旋律响起,浓郁的民族风情也扑面而来。这就是云南省西双版纳,金孔雀的美丽故乡。这里居住着以傣族为主的十几个兄弟民族,有我国最大的热带雨林,“植物王国”“动物王国”“药材王国”诸多桂冠,令它饮誉五湖四海。

  傣族园是西双版纳之魂,是西双版纳唯一集中展示傣族历史、文化、宗教,体育,建筑、生活习俗、服饰,饮食,生产生活等为一体的民俗生态旅游精品景区。景区由5个保存最完好的傣族自然生态村寨群落组成,园内五寨连珠,绿树掩映,竹楼环抱,梵音缭绕,浑然天成,千年不变的村寨群落,千年积淀的民俗风情,旖旎的亚热带庭院风光,神奇的佛教文化,花果飘香的世外桃源,素有孔雀羽翎之美称,是傣家人的“勐巴拉娜西——人间天堂”。傣族园浓缩了傣民族文化的精华,可谓:“一日作客橄榄坝,夜夜梦回傣族园。”

  位于三岔河的野象谷无疑是西双版纳最值得骄傲的精华。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里生长着多种植物,层绿叠翠,郁郁苍苍,为亚洲象等野生动物提供了最适宜生长,繁衍的栖息之地,现存亚洲象近300头。野象三五成群,经常出没在河边、密林,甚至到公路上徜徉,踱到人们视野内觅食,饮水、洗澡、散步、嬉戏。

  如果前往野象谷游玩,可以尝试住在野象谷的大树旅馆。大树旅馆架在树上,有高架走廊连接,是游客观察野象活动的理想住所。但住在这里要自备手电筒。此外,相对于简陋的住宿条件而言,大树旅馆住宿价位较高,一间的价位在200元上下。

  法国是美食的天堂,但法国女人却说:“我不节食,因为我吃不胖。”一语可谓惊遍天下女人。法国女人一天一定吃三餐:法国女人宁愿吃一片上好黑巧克力,也不要一打廉价的土力架:法国女人不吃“无脂肪”“无糖”或是任何经过人工方法剥夺自然风味的食物;法国女人并不常秤体重,宁可以双手,双眼、服装记录自己的身材。

  新鲜、多样、均衡、享受,这不仅是保持窈窕的饮食原则,也是法国式美好生活的方针。

  在这个浪漫而艺术的国度,饮食早已不仅仅是生存的必需,它更是一种生活的哲学、生活的艺术,是创造的源泉。如果说这个世界上还有哪个国家的人会像中国那样对美食倾注全部身心并乐此不疲,那就是法国人。

  在轰动世界影坛的饮食电影《芭贝特的盛宴》里的将军说过:“美食和美酒足以让普通的一餐变成一场恋爱。”在法国美食中,最富有盛誉的是法国葡萄酒。对今天的法国人来说,葡萄酒已然超出了工业产品的范畴,它是葡萄种植,气候、土壤,人的劳动与浪漫和艺术相结合的产物。琼浆玉液与玲珑杯盏之间弥漫出的不仅仅是酒香,更是法国的优雅文化。

  热爱美食的朋友,到了法国一定要去一趟勃艮第。勃艮第与波尔多是法国葡萄酒两大支柱,但若论起食物,勃艮第则遥遥领先于波尔多,最为特色的食物当属蜗牛。

  一路寻食

  蜗牛大餐

  被视为“肉中黄金”的蜗牛营养丰富,极具药用价值。在众多食用蜗牛的国家中,法国蜗牛最有名气。法国蜗牛并不是普通的蜗牛,它比普通的蜗牛大几倍。勃艮第地区是法国蜗牛的“开山鼻祖”,生长于勃艮第的蜗牛是吃葡萄叶长大的,似乎与生俱来就有那么一股甜味,而且比普通的肥大。法国蜗牛高蛋白,低脂肪,含有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和人体无法合成的氨基酸。据法国饮食协会的资料显示,蜗牛有清热、解毒,消肿等作用,能调节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长期食用能养颜美容,延年益寿。法国人一直将食用蜗牛视为时髦和富裕的象征。每逢喜庆节日,家宴上的第一道冷菜就是蜗牛。据统计,法国人每年要吃掉6万吨蜗牛肉,折合30万吨鲜活蜗牛。

  法国蜗牛的烹调别具特色,一般以烤为主:在蜗牛肉上涂一层奶油,再将蜗牛肉与葱,蒜等一起捣碎,拌上黄油和调料,塞进洗干净的完整的蜗牛壳中,然后将“改装”过的“蜗牛”放入底下有6个圆孔的圆形铁盘内,搁在炉火上烘烤。等奶油烤化了,就可以取出蜗牛肉食用了。 法国人吃蜗牛的工具很特别,是一种特制的叉子和钳子。吃蜗牛的人一手用钳子夹住蜗牛,一手用叉子将蜗牛肉从壳里挑出,蘸上调味汁或辣椒酱,味道鲜美无比。

  微酿生活——勃艮第葡萄酒

  搭配蜗牛的酒最恰当的便是蜗牛产地出产的酒,大个儿的勃艮第蜗牛当然配勃艮第美酒。

  如果你是一位葡萄酒的忠实爱好者,当你阅酒无数后,回顾自己的品酒历程时,常常会发现类似的轮回:从轻到重,从重再到轻。从中轻酒体的博若莱(Beaujolais),桃红酒,清新淡雅而容易接受;到中重酒体的新世界,澳大利亚Shiraz,智利Cabernet,浓郁厚重而印象深刻;再次回到中等酒体的勃艮第,这时唯有Bourgogne Pinot的优雅多变能最终牢牢抓住已经相当挑剔敏锐的你。无论付出多少成本,经历多少次失望,酒迷与酒痴还会义无反顾地追逐与期待下一次的惊喜和感动,这就是勃艮第的魅力。

  也许一切真的就像电影《杯酒人生》中的葡萄酒爱好者迈尔斯所说的那样吧:“这是种很难伺候的葡萄……它喜怒无常。只有当你花大量时间去照顾它,真正地懂得它潜在的巨大魅力,知道怎么样全身心地投入去哄它、呵护它……只有这样,它才会给你它那最有灵气、最敏感,来自最远古的,最不被人所忘怀的让人为之颤抖的香气。”

  据说,因为每日必饮葡萄酒,法国的女人都像酒一样美丽迷人。因为葡萄酒里含有的抗氧化成分,法国人比其他国家的人更长寿,心脏病的发病率也低于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红葡萄酒几乎可以被称为完美的“健康饮品”。除了可以抗衰老、美容外,喝红酒也许有助于“对抗”高脂肪饮食,帮助肥胖的人减轻体重,健康生活。根据研究人员介绍,葡萄酒中富含一种名为白藜芦醇(又名:反转醇)的物质,如果膳食中富含这种物质,则可以和食物中的脂肪“抗衡”,减少脂肪对血管产生的负面影响,并能使体重在高脂饮食的状态下有所降低。

  一路风景:

  博纳是勃艮第葡萄园种植区的中心地带,不但盛产葡萄酒,而且是一座无可比拟的艺术城市。尖顶的教堂,古老的城堡,庭院式的屋顶上有彩色珐琅砖拼凑出的非同寻常的几何图案,这些全都是中世纪的古迹,走在用鹅卵石铺成的小径上,街道两旁尽是装饰典雅的商铺,有种现代与古老并存的文化,并结合得非常完美。

  建造于15世纪的主宫医院Htel Dieu是这个城市里最珍贵的建筑,如今这里已经成为葡萄酒博物馆。这个葡萄酒博物馆带有自己的葡萄园,还有一家出售各种品牌葡萄酒的商店。仅在小镇上逛逛,已经能够强烈地感受到广泛的酒文化了,每个沿街叫卖的小店如果不是出售葡萄酒,也会卖一些跟葡萄酒有关的书、酒窖用品,或者酒杯。

  古堡中的酒庄是每位拜访者的必修课,每人付上15~20欧元,就可以走进地窖试酒了。朴实的大厅里陈列着一些酿酒用具及名画,穿过两条幽暗的走廊,就能看见几百个大圆桶整齐排列着,还有那些已装瓶的成品,一瓶接一瓶靠墙而砌,上面结了厚厚的一层土灰,待价而沽。而那些放在大酒桶上已开瓶的酒,是可以任意品尝的。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