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从哪里来?傻傻的海鲜

  • 来源:旅游纵览
  • 关键字:海鲜
  • 发布时间:2010-10-26 14:24
  朋友得知我来港,打电话来说要请我吃海鲜。手里接着电话,心中一阵窃喜之后,嘴里却言不由衷地说:就别客气了啦,咱们都是老朋友,现在日子不好过,省点吧,用不着破费啦!我和她们全家人都很熟悉,非常要好,每次她们来内地,我都要陪同一道去寺庙求签拜佛。这家伙一眼就看穿了我的虚情假意,说:你最喜欢吃海鲜,我可不愿意让你埋怨。快说,是去鲤鱼门还是西贡?我说,吃不吃海鲜倒无所谓,我这次来,是要写一些关于香港饮食文化的东西,回去可是要交差的哦。朋友在那一头哈哈大笑,说:幸亏没上你的当,否则你还不得咬牙切齿?那今天先去西贡,等几天再到鲤鱼门,干脆让你多吃点,虾兵蟹将一网打尽!

  在香港,海景海鲜同时兼收并蓄的,大致有四个地方,分别是南丫岛、长洲岛以及鲤鱼门和西贡。位于避风塘的珍宝舫也是经营海鲜的餐馆,从岸上坐一条游船摆渡过去,虽然不远,倒也风雅。珍宝舫是一条趸船,紧挨着趸船的还有一条小船,专门设置了网箱放养着一样新鲜的海鲜,平时也可给大船作补给之用。趸船经过精心装修,如同龙宫富丽堂皇,比起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乘坐的“龙船”,有过之而无不及,也是香港唯一准许在近海经营的优雅去处。但坐在船上看到的还是近在咫尺的拥挤楼宇,和离岛以及一眼望去波涛汹涌渔船靠港的码头感觉完全不一样。

  香港原本就是一个小渔村,如今还保留着渔村风貌的大概只有几个离岛和鲤鱼门及西贡了。西贡位于新界东部,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由于远离都市尘嚣,这里成了人们周末度假的好去处。经典线路就是一家人租一条小舢板环游岛屿,接下来最著名的保留节目就是品尝海鲜了。

  西贡街道很小,远近闻名的就是那条“海鲜街”。海鲜街的一侧集聚着多家以经营海鲜为特色的餐馆,对面就是伸手可触及桅杆的靠岸的渔船,很有些现捕现买现烧现吃“流水作业”的新鲜感,也是西贡成为全港品尝海鲜首选的最大卖点。

  海鲜街上规模最大的餐馆要数“全记”,香港很多达官贵人社会名流都来这里吃过饭。最能鼓动起食客味蕾的还是蔡澜的推介。蔡澜先生是著名的作家,美食家,与黄霑、倪匡、金庸并称香港“四大才子”,也是近年内地风靡一时的“蔡澜提菜篮”节目的主持人,很受那些饕餮之徒和菜场师奶的追捧。他将“全记”评价为兼有室内和郊外风情、看海和尝鲜乐趣的最佳选择,并给这家的一道招牌菜“清蒸石斑”打了一个满分。

  我们点了好几种海鲜,其中就有石斑鱼。

  石斑鱼价格死贵,可味道实在是鲜美无比,想想至今依然会流起口水来。那天一条大石斑鱼端上来,不到三分钟时间正面就没了,大家又齐心协力把鱼翻了个身,转眼反面又是风卷残云,只剩下瞪着眼睛的鱼头,拖着一条非常干净的鱼骨,标本似的惨兮兮地躺在那里。服务生准备撤走盘子,我急得全然顾不得形象和礼节,说:别介,那鱼汤等一会儿留着淘饭吃。朋友见了,扑哧一声笑起来,说:你是越来越会吃了,这样的鱼汤拌饭,平时我们全家人都抢!

  那天还有一道菜,叫“油爆蛏子”。当时就把我惊呆了:西贡的蛏子怎么会有那么大!我们平时也吃过,在厦门和青岛的餐桌上,一般长度只有一寸左右,可这儿的蛏子居然大到有筷子那么长——朋友说是澳洲空运过来的。我不明白,同一个品种,不同的海域生长条件,怎么会大小相差那么多,实在是匪夷所思。

  还有一种汤,叫海龙王汤,由大虾、九节虾、濑尿虾和龙虾联合烧制而成,简直就是虾子开会。不过,那汤的味道,啧啧,足以让你几年时间不忘。

  海鲜肉质鲜嫩,一般多为清蒸。清蒸看起来省事,其实十分考究,除了佐料的配比,用时更是一个密不外传的环节——多一分显老,少一分不熟,有的相差半分钟都不行。可外国人好像不善烹饪,很多海鲜到了他们手里,除了白灼,再就是煎烤,虽说营养保存了,但毫无鲜香的口感,那还有什么美味可言呢?他们无论烧制什么,完全说不上色香味,都喜欢最后挤一点柠檬汁,好像我们放辣椒一样。那种茹毛饮血般的感觉,实在让人胃口顿消。

  香港很多地方的海鲜餐馆经营方法很特别,鲜货和烹制往往是分开经营。即你先上一家水池边看样定货,然后再由店家送到你订座的酒楼加工,经营鲜活海鲜的不开酒楼,反之一样,不知遵循的是什么游戏规则。

  鲤鱼门就是这样。

  朋友后来坚持又陪我去了鲤鱼门,说看看能否再遇到什么明星,口福之外加点眼福。那天我们挑了一些海鲜,过秤后让他们送到南门酒楼。南门酒楼是鲤鱼门最靠海的一家餐厅,隔着落地玻璃墙,有时海浪会直接拍打过来,感觉就像在水下餐厅一样,时不时让你惊叫一番,十分浪漫。那天餐桌上有一道“鱼唇”,就是用鱼的嘴唇单独做了一盘菜,据说是这里的特色菜,味道果真不一样。我看过蔡澜先生的美食节目,听他说外国人一般不吃鱼头,在厨师那儿直接就扔了,根本想不到鱼唇居然能做出这等美食来,实在替那些不会吃鱼的老外可惜。

  香港人会吃海鲜,也舍得吃。

  记得上次来香港,朋友一定要请我吃一顿“阿一鲍鱼”,说是自己也没去过,名气很大,连一些外国政要来港,也都咽着口水不顾身份慕名跑去,我听了当然是蠢蠢欲动。“阿一鲍鱼”创始人杨贯一先生曾囊括所有全球性厨艺金奖,本人更是位居世界御厨三甲,在香港是妇孺皆知的人物。我们去的那家店面不大,人头攒动,但非常干净。那天就我们两个人,除了鲍鱼,点了不过四五个菜,鲍鱼的味道倒是名不虚传,可买单时差点没把我吓个半死——账单上清清楚楚写着:54D0元港币!我让她核对一下,她却说什么这里就是这个价。我后悔不迭,说早知道这么贵,还不如把这个钱分一半给我,我自己上茶餐厅吃面条去。她一听忍不住放肆地哈哈大笑,趴在我肩上连眼泪都笑了出来,淑女形象荡然无存,惹得店堂里的人全都侧目相向。

  香港是一个渔人码头,只是从本地渔船上卸下的海鲜越来越少,越来越小,空运来港的海鲜渐渐占据了餐桌。

  一百多年来的滥捕和污染,致使海洋资源锐减,香港海域很多海产品早已绝迹。我们常见的海鲜,相当一部分质优个大的都源于进口。象拔蚌是加拿大的,白对虾来自南美,那种美味的加菲蟹是澳大利亚的。至于那野生鲍鱼,则是纽西兰才有的独门特产。我那位朋友嘴极刁,养殖的海鲜进嘴就知道,一律拒绝。不知长此以往,还有多少海鲜真正是在海洋里自由自在长大的。

  吃完了鲜美无比的海鲜,我抚着肚子站起来,看着池子里那些将不久于人世的海洋动物们想:这些东西平时都是横行霸道张牙舞爪的,在深水里大小也是个角儿,怎么就让人给收拾了呢,真是够傻够笨的。什么生猛海鲜,不过是给海洋生物临终前奉送的一顶廉价的高帽子。其实这个世界上,只有人类才是最最生猛的。凡是可以吃的动物,包括鲸鱼,鲨鱼,甚至鳄鱼,有谁逃脱得了人类的那张嘴巴,恐龙如果健在,你让它试试,还不是一样的俯首称臣!

  饕餮之徒美餐一顿之后才想起说这样的话,实在是有些虚伪做作,于是立马打消了这些悲天悯人的念头,惭愧惭愧!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