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督政府以居民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

  • 来源:澳门月刊
  • 关键字:监督 居民 切身利益
  • 发布时间:2010-10-27 10:28
  李从正议员出生在澳门一个基层家庭。十六岁时投身澳门自来水有限公司工作,在工作岗位,他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不断加强自身的知识技能,他利用业余时间,进修很多专业课程,並完成了大学课程。由十多岁开始参与水电工会工作,先后获推荐担任不同的社团职位。2005年,透过劳工界别的身份间选的方式晉身澳门立法会。2009年,以直选的方式参选获得连任,继续为工薪阶层,为澳门社会发声。日前他接受本刊记者的採访,所谈话题自然离不开立法会。

  对第四屆立法会第一会期工作的看法,李从正这样说,2009年立法会选举有不少的新面孔进入立法会,议会面临新、旧交替,议会的文化及议事习惯自然有所不同,以及主席和副主席都有变动,促进了议会议事水平的提升。

  他认为,上屆议会最大的冲击变化表现在:各议员的议程前发言较上屆积极了,发言议员也较上屆有明显的增加,所关心的议题涵盖面更广,也比较有针对性、敏感性和及时性。“从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监督政府,这是议员的职责。”他指出,议员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才能把握政府政策、时事脉搏等。现时议员可以通过多个途径去监督政府,如议程前发言、口头质询、书面质询及访问等等。以议程前发言来说,其不仅显示了部分议员对选民负责任的态度,同时亦是一个监督政府的途径。不过,由於多个议员发言时间过长,直接影响了议程的进展,故期望议程前发言能够有所调整。

  “对於特区政府来说,从回归初期经济低谷到经济神话,经历了很多事情和新生事物,行政与立法两者的关係也在不断摸索,互相配合和监督支持。”

  李议员肯定了这届立法会与政府的互动较过去是明显有所提升的,並举例指今年先后有政府部门官员主动到立法会介绍其政策内容,如轻轨,新城规划諮询等等。在行政立法互动上,一些法律的修订工作,由政府和立法会的法律顾问磋商解決,曾经也因此得到小组会主席的赞赏。

  对立法会主席所提出的“建立中央立法机制”,李议员直言年头立法会很清閒,但年尾全体总动员都做不完,显见政府在立法规划上不完善、无规划,希望政府能够和立法会充分沟通,建立一套完善的立法规划。立法规划具重大意义,让议员有充分的时间去准备,重要的是让大众了解政策的方向和侧重点,执法的质量体现在法律的条文和可操作性。立法规划需要政府和立法会一起参与,充分沟通,让双方都能够按照立法规划去部署工作,对双方都有利。他进一步指出,中央立法有协调性但专业性不足,分散立法有专业性但协调不足,其利与弊,政府应考虑。

  李议员还谈到对政府的施政评价,现屆政府有部分的官员存在不作为的心态,也因公职制度的僵化,令到有能之士未能发挥到才干,令到政策从司长、局长、厅长层层下达的时候出现不连贯,可能是理解出现偏差,也可能是选择性执行,法律的漏洞和自由裁量权过大的时候,让政策未能落实甚至出现法制变成人治的情況。他又补充说,过往政府侧重经济发展,而对法制建设重视不足,虽然上一屆政府,用了很多方法和成立多个部门去统筹,如法律改革办公室、法律改革信息委员会、国际法律事务办公室、法务局、多个司长办公室的法律顾问,都在从事法律立法工作,但至今各部门成效如何,有待社会评价。他又建议政府应以菲律宾劫持人质事件为鉴,建立危机处理机制,在公共架构内,需要有一套危机处理的机制应对突发事件,面对遊行示威、突发事件的时候,才能够更加专业地处理。他认为现今的任何旅遊城市,都不能保证永远没有这类事情的发生。

  在採访过程中,记者深刻感受到李议员及其议员办团队经过四年议会生涯的洗礼,其议政风格已日臻成熟。谈及即将展开的第二会期工作,李议员不假思索地说,从居民的切身利益出发,监督政府,这是议员的职责。未来会继续关注土地、房屋、楼市、交通、电讯、轻轨等公共事业范畴,这些都是与本澳居民息息相关的基础事务。他进一步强调道,身为民选的劳工屆议员,对外劳政策、劳工法的执行情況、黑工、工伤意外赔偿等也会加倍关注,直言这亦是自己的议员职责及使命。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