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堆Android手机厂商贴身肉搏
- 来源:计算机世界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扎堆,Android,手机,厂商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1-09 16:03
近日, 市场研究公司Canalys 发布数据显示,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Android销售量同比增幅达到1309%,提升至2000 万部, 其份额达到了25%,而诺基亚的市场份额则由第二季度的38% 下滑到33%。
在中国市场也是如此。一方面,由于开放性等问题,塞班和Windows mobile 的市场份额逐渐降低;另一方面,Android系统的手机呈现爆发式增长,从手机厂商到运营商都把宝押在了Android 上。
Android 渐成主流
目前,Android 在手机卖场很受欢迎。本报记者近日走访了中关村海龙大厦、中关村E 世界、国美、苏宁等卖场,据手机销售人员介绍, 搭载Android 的HTC、摩托罗拉、三星、华为等品牌的手机销售情况都很不错。
据商家统计,购买Android手机的消费者占到了前来购买手机的消费者总数的约4 成,有不到10% 的购买者是在了解Android 的基础上专门来购买的,而近30% 的购买者则是在对比了手机的价格、外型、功能、品牌等因素后,被Android 手机的体验所吸引,决定购买的。
“这款手机系统相对稳定,触摸屏触点更敏感,而且性价比很高。”一位正欲购买某品牌Android 手机的消费者对记者说,虽然他并不完全理解Android 系统的技术,但流畅的触控体验和丰富且个性化的应用软件支持,让他心动,而且两千元左右的价格也很有竞争力。
另一方面,网上Android 手机的销售更为火爆,在淘宝商城、京东等网站,记者发现华为、中兴、摩托罗拉等品牌的Android 智能手机可以卖到两千元以内、甚至千元以内,不少手机最近的销量都在数百部。
事实上,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仅一年时间的Android 手机受到消费者追捧,是与众厂商合力助推分不开的。
摩托罗拉、三星、LG 等国外厂商,以及国内的华为、中兴、酷派等都宣布推出基于Android 的手机; 而Android 也迅速成为中国运营商的宠儿,今年下半年带话费补贴的千元定制Android 手机一推出,就迅速打开了市场。据易观国际统计,截至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市场Android 平台保有量已达到861.2 万部。
众厂商借机发财
Android 在全球市场被众多研究机构评价为“成长最快的操作系统”,特别是在亚洲,有分析师称:“Android 产品在中国内地和韩国等市场上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因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希望购买功能更齐全、价格实惠的智能手机。”
而针对国内市场的调研报告也显示,短期内诺基亚的塞班产品仍将继续主宰市场,但其他厂商的Android 产品也在中国进展顺利。摩托罗拉、三星、多普达、联想和华为等,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今年第二季度Android 产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到7%,预计明年将达到40%~50%。
基于此, 各厂商都对Android 抱有很大决心,三星甚至在德国柏林消费电子展上宣布,将优先考虑发展Android 平台产品,再发展自己的bada 系统。而它对Windows Phone 却没表现出什么兴趣,塞班更是将会彻底地在三星手机中消失。
而手机厂商与运营商围绕Android 的合作也在提速。据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都将采购大批千元3G 智能手机,而这些手机大部分都采用Android 平台。
“之所以扎堆玩Android,在于Android 的崛起让这些厂商吃到了甜头。”业内人士评论道。
最早扛起Android 大旗的摩托罗拉近日发布财报显示,得益于Android 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公司第三季度的净利润达到了1.09 亿美元,还实现了自2006 年第四季度以来的首次赢利。而市场研究机构赛诺也发布研究报告称,摩托罗拉最近两个季度在国内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连续飙升,已经成功跻身前三,强势回归。目前,国内市场上售出的Android 智能手机中有近55% 的产品为摩托罗拉的品牌。
不仅摩托罗拉,索尼爱立信也靠着Android 发了迹。2009 年,索尼爱立信的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大幅下降。为此公司甚至推出了一个削减成本的计划,其中包括裁员2000 人。今年第三季度,索尼爱立信的净利润为6481 万美元,虽然盈利小于预期,但和去年同期亏损2.71亿美元相比,已经十分不错了。而让公司走出阴影的原因正是公司找到了对抗黑莓和iPhone 的法宝——基于Android 的手机。
国产手机厂商中,联想也靠着基于Android 的“乐Phone”重回高端手机舞台;华为的U系列Android 手机成为用户通过运营商定制的人气王;魅族靠M 系列Android 手机提升了品牌;中兴则靠着性价比较高的千元以内智能手机X 系列和Link系列重回人们的视线。
白刃格斗难避免
随着人们对智能手机的认识加深,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到智能手机的行列中去,有业内人士就此宣称,智能手机时代已然到来,随之而来的必定是新一轮市场竞争和行业洗牌。而这次,大家都把宝押在了Android 上,也就意味着竞争将是“巷道里的白刃战”。
事实上,国美已经发布报告称,预计2010 年年底,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将突破1.5 亿。而智能手机数量将以每年50% 的速度上升。这意味着到2014 年,中国将有一半以上的手机用户使用智能手机终端,届时将全面进入手机智能时代。
在报告中,国美称,基于销售数据,消费者对智能手机的硬件性能和应用功能要求越来越高,而智能手机价格却越来越低,智能手机市场将在未来两年内进入市场普及期,终端产品价格将进一步走低。
据称,联发科将于今年年底推出基于Android 2.2 的手机商用解决方案,进一步降低智能手机的价格。而此前,有传闻称台湾旺宏旗下的迅宏科技所研发的芯片已经能将Android 智能手机的售价位低到500~999 元之间。
无疑,为赢得竞争,处于同一平台竞争的众厂商需要把大量精力放到硬件技术的不断成熟及渠道的大力推广上。
然而, 不容忽视的是, 谷歌可能有了新的盘算。有传闻称Android 3.0 将关闭应用程序的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且封杀厂商的第三方自定义用户界面(UI)。虽然后来据说,联想集团分管“乐Phone”技术研发的副总裁韦卫前往美国求证,Android 3.0 不会限制手机厂商修改UI,但不难看出把宝押在Android 上的短板——若想获得不同的体验,厂商需要修改UI,但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实力,可能后续升级将走进死胡同。这次Android 3.0 虚晃一枪,已经给国内部分厂商敲响了警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