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2010 年IT 产业的回暖与隐忧

  • 来源:计算机世界
  • 关键字:变局,IT,回暖,隐忧
  • 发布时间:2010-11-09 16:18
  大平台

  政策催发商机

  7月,中国移动TD 四期网络设备招标落幕,本土厂商华为、中兴和大唐电信占据了至少70% 以上的市场份额,而外资设备商巨头如爱立信、诺西等所占的份额,却不超过20%。

  3G 商用近两年以来,对网络基础设施的需求日渐膨胀。在近日举办的前三季度工业通信业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介绍,截至9 月底,我国3G基站约54.2 万个,3G 网络已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市、县城和部分乡镇。每月新增3G 用户已从年初的158 万户逐步增长至9 月份的388 万户。相关数据显示,3G 建设对网络基础设施的投入,已经是数千亿元的大蛋糕。

  而从此前三大运营商3G 设备招标结果来看,本土设备厂商彻底扭转了2G 时代由外资设备商主导的市场格局。iSuppli《中国移动市场设备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整个3G 市场份额排名中,中兴和华为分列前两位,份额分别是35% 和33%。

  “3G 时代中国设备商已经比2G 有了相对进步,到了LTE时代,中国设备商已经与国外设备商基本持平,做到了齐步走。”一位本土网络设备商负责人表示。

  这只是国家政策催热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事实上,2010 年,我国对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有目共睹,而本土企业也从中嗅到了商机。

  在2009 年年底,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在展望2010年信息产业发展时,曾明确表示,2010 年我国信息产业确定为三大发展目标:

  一是以3G 和TD 发展为契机,加快推进通信业转型发展。推进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促进电信和广电业务双向进入。

  二是规划引导下一代网络发展。加快培育物联网产业,发展关键传感器件、装备、系统及服务。推进国家传感信息中心建设,促进物联网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融合发展。

  三是加大对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专用电子设备和材料、基础软件等领域的支持,实现关键技术自主可控。

  而近一年来,来自政府的政策也更多地是围绕这三大目标展开的。

  例如,三网融合的启动堪称今年最重要的一项政策。2010 年1 月13 日,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加快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三网融合;4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 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意见》指出:中国将加快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提升信息基础设施能力,制定和完善光纤宽带网络建设的配套措施;5 月,随着国家“三网融合”的启动,进一步明确了光纤到户(FTTH) 的宽带建设思路, 于是, 国内FTTH 建设更加快速起来,中国电信单独招标FTTH,并要在2010 年发展100 万FTTH 用户; 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也根据网络资源情况,加速了FTTH 建设。

  相关机构预计,三网融合带来的双向化网络设备改造、铺设等投资就达2500 亿元之巨,而整个三网融合建设,可形成 6000 亿元以上的投资规模,为我国GDP 带来约0.8%的增长点。三网融合涉及的软硬件设备提供商、终端设备企业、内容提供商、服务提供商等企业均将受益。

  物联网、云计算的研发和示范应用也是当务之急。10月18 日, 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关于做好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的通知》,将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等5 个城市先行开展云计算服务创新发展试点示范工作,由此政府对云计算的重视可见一斑。目前,北京、上海等地已先后推出了物联网和云计算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上海市发布3 年规划31亿推进13 个项目,北京则启动“祥云计划”,力争建立世界级的云计算基地。另外,北京、深圳、天津、沈阳、武汉、广州、济南、成都、长沙..各大城市都在投巨资建立超级计算中心,从十万亿次、百万亿次到千万亿次,甚至万万亿次规模的大型超级计算中心在全国遍地开花。

  消息一出,华胜天成、浪潮信息、中国软件、浪潮软件、卫士通等股票涨停,鹏博士、东软集团等一度触及涨停,海隆软件、中兴通讯、华东电脑等则上涨7% 以上。

  这也可以看出,由政府主导云计算、物联网建设,为产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短期来看,云计算需求的增长主要来自传统IT 设备的改造和转型、新型应用软件的升级、移动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而本土的软硬件生产商、系统集成商、3G 应用提供商和云计算平台提供商将在新型产业中面临巨大商机。软硬件生产商联想、浪潮、华为等,系统集成商华胜天成、东软集团,神码、卫士通等,服务提供商鹏博士、网宿科技、神州泰岳等,应用开发商用友软件、金蝶、焦点科技、生意宝等,都将从中得到收获。

  “国家对云计算服务的扶持将会更好地促进云计算在国内的发展。”IDC 中国企业级系统研究部研究经理周震刚认为,这种扶植将主要体现在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方面的制定,以及对于云计算产业链的研发投入和政策倾斜,其社会和经济效益将在未来几年中体现。但对于“云计算概念股”的短期业绩并不会有显著的提升作用。

  而无论是国家的产业转型、三网融合、物联网建设抑或“两化”融合,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软件产业、尤其是行业软件企业将长期受益。自去年起,先后有超图软件、数字政通、四维图新三家地理信息产业软件公司登陆我国资本市场;在电力领域,国家电网的SG186 项目仍然是电力行业软件增长的重要动力,而远光软件、榕基软件等软件企业将从中获利;此外,在政策方面,国产替代和国家对软件行业的税收政策支持将助推我国软件行业不断做强。

  “目前,无论在技术水平方面还是在市场营销方面,中国软件企业的竞争力都已大大提高,成为了一支可以向国外软件巨头发起挑战的力量。”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指出。

  大变局

  产业重心纷纷迁移

  来自政府的政策,同样推动了消费类IT 市场的增长。

  “电脑下乡不仅能带动消费,而且能提升包括农村信息化水平等在内的诸多方面的影响。联想今年最大的策略就是进一步细分中国市场。原来我们的目标市场是4 .6 级城市,现在我们正拓展到乡镇。”在8 月19日的第一季度财报发布会上,联想集团CEO 杨元庆说。

  从2009 年年初开始实施、旨在拉动内需的“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策,在2010 年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从今年3月开始,下乡电脑的最高限价由原来的3500 元/台提高至5000元/台。这一政策不仅使得厂商可以将高配多功能版产品推向农村市场,也使得农村用户的选择更加丰富;而在“以旧换新”方面,随着试点工作于5 月31日正式结束,商务部、财政部和环保部联合召开全国家电以旧换新工作会议,宣布家电以旧换新政策推广实施期暂定为今年6月1 日至明年12 月31 日,并将适当补充部分新品种。

  政策的拉动效果是明显的。据工信部发布的2010 年第一季度家用电器产销数据显示,受“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补贴”的影响,今年第一季度, 家电产销量明显提高。

  而内需的持续扩大,也将继续加重中国作为全球重要IT 消费市场的分量。“中国PC 市场规模今年预计超过5000 万台,将成为全球第一大IT 市场。”7 月,在苏宁电器主办的2010 中国PC行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工信部运行局副局长景晓波预测道。

  内需的扩大同样促进了中国作为全球IT 制造大国的既有优势。工信部数据显示,1 .8月,大部分重点产品产量增势明显,扭转了去年同期下滑或低增长的局面。全行业共生产手机54695 万部, 增长36.0%( 去年同期为下降3.2%);微型计算机14339 万台,增长25.8%( 去年同期增长16.2%),其中笔记本电脑增长28.9%;数码相机5410 万台,增长20.0%( 去年同期下降11.4%);集成电路419 亿块,增长43.7%( 去年同期下降17.0%)。

  10 月,英特尔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来到大连,宣布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正式投入运营,这是英特尔15 年来首次在美国本土外设立一个65 纳米晶圆厂——英特尔此举也代表着,作为全球市场的第三极,中国正在吸引跨国公司日益频繁地光顾,以争夺在中国的优势。而中国作为全球手机、笔记本电脑、上网本等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仍将迎来一个快速增长的时期。

  但与往年不同的是,2010年跨国公司向中国的投资中,涉及研发和总部运营管理的投入日渐突出。“今天中国作为全球研发中心崛起的趋势不容小觑,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正直逼美国。”10 月18 日,全球研发及反向创新中心总监MaxVon Zedtwitz 先生在美国商会举办的2010 年创新论坛上表示,5 年前,跨国企业的老总可能都不会把“中国”与“全球研发”放在一个句子里,但是现在,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投入正直逼美国,中国作为全球研发中心的新兴趋势开始展现。而AMD也于近日宣布,计划在北京打造支持美国总部的AMD 第二全球中心。

  而同时,中国信息产业地域格局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沿海地区作为IT 制造业集中地的主力军的角色正在被淡化。2010年,在出现震惊全球的“多连跳”事件后,全球第一大代工厂富士康从深圳向中部河南、武汉等省份的迁移,充分折射出了IT 制造业在中国的梯度转移趋势。

  这种趋势从去年惠普投资重庆、设立工厂等事件中就显现出来,并在今年进一步加剧——10 月29 日,联想集团与成都市政府签约,宣布在成都设立联想(西部)产业基地;10 月15日,模拟和嵌入式处理半导体厂商德州仪器宣布在成都设立生产制造厂;在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政策、全球经济格局调整和产业转移的背景下,“西进”已经成为众多IT企业的共识。

  目前,英特尔、惠普、富士康、戴尔、摩托罗拉、西门子、阿尔卡特、微软等一大批IT 巨头已经落户西部。

  “在成都建设产业基地是联想集团当下全球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联想要以成都为平台,建立一个以生产、研发、销售运营三个中心为一体的基地,成都生产的产品将不仅辐射中国广大西部地区,还将有力地支持联想跨出国门。”对于联想的选择,联想控股董事长兼总裁柳传志表示。而此前,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军也指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西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中,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引导、企业的选择相结合,已经具备了承接电子信息产业等高科技产业转移的条件。

  这种格局的变化同样体现在互联网领域。毫无疑问,巨头们移动而上的移动互联网是2010年互联网最大的看点。不过,在传统的互联网领域,“国”字头竞争对手的到来,同样让互联网从业者感受了不小的压力。9 月1 日,被称为“超级网银”的央行第二代支付系统上线,民营第三方支付企业在迎来新竞争对手的同时,也面临监管加强的新局势;而中粮“我买网”、邮政“邮乐网”进入B2C 电子商务领域、人民搜索进入搜索引擎领域、CNTV 进入网络视频领域、中青宝进入网络游戏领域、“天地图”进入GIS 领域等案例,更是宣告了互联网“国家队”时代的到来。

  大隐忧

  核心技术依旧缺失

  成绩并不是全貌。

  “细细看来,尽管中国成为了消费的主力、投资的重镇、制造的王国,但我国信息产业,整体上仍处于从微笑曲线低端向高端延伸的艰苦过程中。”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PC 产业堪称核心技术缺失的典范。尽管中国制造了超过全球50% 的电脑, 但本土PC 品牌却在日渐激烈的PC 竞争中失落和沉沦。8 月,宏与方正集团正式发布公告,宏将以租赁方式运营方正PC 品牌,借此,宏在中国内地的PC 占有率超过了10%,位居第二。

  “行业利润只有5%,PC 业务已经基本沦为鸡肋。方正集团旗下的PC 业务将进行调整转型,从PC 制造销售商向IT 产品业务分销及增值服务提供商转型。”在PC 业务被宏“收编”后,方正科技董事长方中华说出这么一番话。

  随着方正的离去,苦苦坚守的国产PC 阵营又少了一位大佬。联想起更早前七喜对国际芯片商钳制中国PC 产业链的炮轰,本土PC 品牌核心竞争力缺失的弊病再次被提及。

  “这种巨大的差距,主要是核心技术资源缺失、产业链整合能力缺乏所致。只有自己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才能摆脱目前受制于人的局面,但这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业内人士分析表示。

  更悲哀的是,在3G、移动互联时代,这种受制于人的局面同样在移动终端领域上演。无论是平板电脑还是智能手机,无论是Android 系统还是ARM 架构,本土品牌依旧失去了对上游产业链的把控。同时,在产品的研发、制造和推广方面,本土品牌都滞后一步。

  就连热衷于跟风的国产山寨厂商都不敢再放出抢占市场的豪言。虽然自去年年中开始,华为海思、瑞芯微、展讯和中星微等厂商都加入到智能手机市场阵营。其中,展讯更是提供性价比更高的基带芯片,与华为海思和瑞芯微捆绑出击,为山寨手机开始真正智能化打下基础。但直到今天,山寨主们对智能手机依旧持着观望态度。

  “这和两三百元的山寨机不一样,前期投入大不说,风险还高,老百姓肯买吗?经销商感兴趣吗?不一定。就算智能手机有市场,你最先进场,就要花大量的精力去推广,无疑增加了成本。”深圳的山寨主刘平说。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LED、物联网等产业领域。虽然工业和信息化部将“新型显示器件”作为2010 年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但事实上,当前LED 照明产业核心技术多为国外企业所掌控,来自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企业不仅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而且拥有LED 照明产业链上游区域85% .. 90% 的原创性发明专利;而同为2010 年信息产业发展重要目标的物联网,虽然被认为发展水平与国外处于同一起跑线上,但“不相上下的只是在应用层面”,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我国物联网处于全球相关领域应用的前列,并不落后。

  但在核心技术层面,比如对每个物品的标识所采用的RFID 技术,其核心技术还掌握在国外。

  这也不难理解,在肯定成绩的同时,《前8 月电子信息产业经济运行情况》报告也指出,“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愈加迫切,运行中仍存在一些波动反复现象,面临的问题和不确定因素依然突出,仍需密切跟踪并及时采取对策。”同时,工信部数据还指出,必须谨慎注意“回升向好”态势的持续性走势。第三季度开始,电子信息产业增速出现回落趋势。前三季度,电子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8%,比上半年回落2.4 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电子制造业出口交货值24580 亿元,同比增长28%,比上半年回落2.2 个百分点。

  还是那句老话,“机遇与挑战并存”。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