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机器人到银行上班,你们准备好了吗?

  • 来源:读者新周刊
  • 关键字:机器人,银行
  • 发布时间:2016-11-16 11:18

  “你叫什么名字?”“我叫ONE,NO.one的ONE!”“你会办理什么业务吗?”“除了卖萌,我什么都会。”“我要办卡。”“我可以为您办理,但为了保护您的隐私,请跟我到这边来。”小ONE转身将客户引导到另一区域,与客户反复沟通之后,小ONE胸前吐出一张刚登记的借记卡。在民生银行大厅里,这位小不点智能机器人小ONE不仅能说会道,更会办理业务。

  作为首台行业应用型智能业务机器人,ONE目前可办理业务19种,可分流的业务17种以及其他服务业务,其后续学习功能还在持续丰富之中。

  【银行里的机器人】

  银行业机器代替人的变革已然拉开帷幕。如交通银行的机器人“娇娇”、农业银行的机器人“智慧小达人”、兰州银行的机器人“兰兰”、浦发银行的机器人“小浦”……

  机器人ONE在民生银行济南分行试点运营,一举突破了同业机器人仍无法办理业务的现状,实现厅堂迎宾、业务咨询、业务处理、分流引导、产品营销五大功能。

  目前机器人ONE可以办理19种业务,如开卡、改信息、卡激活、挂失、卡密码(重置、修改、解锁)以及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即时通、钱生钱的签约、维护、注销。

  同时机器人ONE还可以分流17种业务,如存款、取款、转账、定期、销户、更换凭证、信用卡还款、存款证明、柜面通、理财、基金、贵金属、银保通、大额存单、结售汇、回单业务、对公业务。另外还能提供8种其他服务事宜:如公众教育服务、客服专线、水吧服务、贵宾服务、等候区引导、填单、充电、送别。

  试点运营仅一个月,机器人ONE评估效果反映良好:共为400余名客户办理了389笔业务,成功营销了2笔理财、1笔保险,总价80多万的营销业务,涉及业务种类和发生频率均超出预期目标,试点运行取得良好效果,在释放厅堂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集聚了人气。

  从银行服务机器人登陆厅堂的那天开始,已远不是代替人工那么简单,机器甚至可以超越人。如ONE具备人脸识别技术,哪怕是初次与客户见面后,当客户第二次进入大堂后,ONE会智能识别是否曾经交流过,主动上前打招呼。进而更多衍生需求可以被发掘出来,如准确记住每个客户的生日、投资偏好等,由此提升客户体验,增强客户黏性。

  一份数据报告显示,科沃斯银行机器人为一家银行的10个分行/支行营业网点接待了客户2.9万人左右,共产生90000多次人机交互。其中,与银行核心业务关联的有效交互数据超过一半,这些交互数据都被银行机器人的后端管理系统自动记录了下来,并且系统每天都对这些数据进行常规分析与处理,并生成月度、季度和年度数据报告。

  未来,这些数据的价值是巨大的:借助机器人系统,银行能够建立一个大数据云平台,通过持续收集有效应用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帮助银行深入了解顾客需求,从而为他们提供更精准的人性化服务。

  【未来已到来】

  未来的银行网点会向轻量化转型,机器人旨在释放更多厅堂人员,丰富业务办理渠道。而机器人ONE是民生银行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领域的一小步,也是银行网点服务、服务流程再造的一大步。

  在这个“体验先行”的时代,金融行业越来越重视服务,从解决排队难题到笑脸迎宾,再到智能体验,银行服务越来越细化和升级,由此银行服务机器人已站在风口上,应时而生,顺势而为。

  内外界担忧的是,银行服务迎“机器人时代”是否意味着在提升人工替代率后,银行人未来就业会面临着“裁员”压力?

  现在很多银行的网点一线人员的占比在下降,都在迅速布局网点“外拓”式发展的模式,即厅堂人员采取“专岗+兼职”的工作模式,忙时在柜面和大堂从事服务工作,闲暇时间组成外拓营销队伍,到商超、企业等人流量集中的地方现场营销。

  智能机器人不会请病假,不要高温补贴,还能降低道德风险、操作风险,这就是银行对服务机器人的原始需求。

  未来已到来,智能机器人大规模进入金融服务领域可以预期,商业银行的白领们,你们准备好了吗?(本文摘自华夏时报)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