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常走鹅卵石,走出健康

  鹅卵石不仅光滑好看,还能够对人的健康起到一定的作用。我们脚底遍布着许多的穴位,常走在鹅卵石上,可以刺激到脚底穴位,帮助人们活络精血。老年人不妨也尝试走走鹅卵石,走出健康。

  鹅卵石是最自然的疗法

  我们的脚部支撑着我们每日的行走和活动,即使身体上出现问题的话,通过脚底按摩也是能够有所发觉的。可能有些老人觉得第一次走鹅卵石脚底很疼,那就对了。如果脚底不疼的话就代表身体很健康,那就不需要走鹅卵石了。常走鹅卵石上,能够起到足部按摩作用,足为人之根,是人体精气汇集之中心;又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但足部离心脏最远,又处于人体的最低位置,是末梢血液循环比较差,血液容易滞留的部位。

  在日常保健中,经常保证足部的血液循环畅通是非常重要的,这样有利于保证全身的血运正常,足部按摩是一种最佳的畅通足部血液循环的方法。另外,足部按摩还具有固养根气,疏通经络,强身祛病,调节自律神经的功能。通过在足部表面施加压力,还可启动机体的调节功能,激发各器官细胞潜能,增强免疫力。足部按摩疗法对神经衰弱、失眠、消化道疾病、糖尿病、支气管炎、老年痴呆、心脏病等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每天赤脚踩鹅卵石没有痛苦,也没有副作用,是一种自然疗法。

  痛感明显者应穿软底鞋

  怎么走鹅卵石也有讲究。踩踏鹅卵石路面应穿鞋底薄软的鞋或赤足,因为厚而硬的鞋会阻隔鹅卵石对足底的按摩作用。由于人类的脚长年适应于穿鞋行走,故不能长时间赤足走在鹅卵石路面上,特别是老年人。因为老年人的足底肉垫普遍较薄,骨突明显,赤足练习时更要掌握好时间和踩踏力度,否则硌伤足底肉垫,会产生慢性足底疼痛。

  练习时可做小步的轮换踩踏,感觉鹅卵石对足底的挤压感,练习过程中可能会感觉到鹅卵石轻度挤痛足底,这时要频繁换脚,不断调整姿势,学会多用足趾抓持路面,避免足底负重过于集中到足跟和前脚掌。由于长期穿鞋,人类足趾尤其是外侧足趾负重和抓持功能处于半退化状态,通过这样的练习,可以锻炼足底的内在肌,增强足的负重稳定性。

  练习过程中应感到足底舒适,有按摩的感觉,如果痛感明显,应该换穿软底鞋练习,或者减少练习时间。

  鹅卵石密而细可减少疼痛

  鹅卵石路也有讲究。鹅卵石过于稀疏不平,或因路面破损走起来深一脚浅一脚的,不但对足底的按摩效果差,而且容易受伤。路面以密且细小的鹅卵石为佳,密实的鹅卵石路面可使足底负重均匀,减少因撞击足底骨突而导致的疼痛,在这种路面上可以较长时间进行赤足锻炼(不超过30分钟)。但由于踩踏鹅卵石对足底是一种较强的刺激,对于大多数人只可进行短时间练习(15分钟左右)。

  4类人不宜走鹅卵石

  虽然走鹅卵石能活络精血,但并不是每个人在鹅卵石上都能走出健康来,因各种疾病导致步态不稳或下肢无力的老人就不宜进行这样的练习。否则,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意外跌倒而产生严重后果。所以,在走鹅卵石前,应先对自己的健康状况作个自我评估,以下4类人不宜走鹅卵石:

  1.帕金森病、小脑平衡功能受损以及脊髓型颈椎病等患者,由于控制不好脚步,不能进行这样的锻炼;

  2.较严重的髋关节、膝关节病患者,由于关节欠灵活,不平的路面会增加关节的负荷,加重关节的病损;

  3.长期卧床或因肢体受伤而长时间固定的人,刚开始练习行走时,由于下肢肌力欠缺,马上进行这种锻炼有可能带来危险;

  4.因神经系统疾患导致下肢肌无力者也不应进行这种锻炼。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