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IT界的GEEK式总结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IT,GEEK,总结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7-02-20 14:51
从我们步入学堂开始,年终总结就会在每一年的交替时节蹦出来—作为一个过来人,相信我,不论你愿意还是不愿意,主动还是被动,你都没法避开它。所以,与其到了年底的时候使出吃奶的力气去回忆,还不如每个月都做一次总结。你瞧,这就是月刊的好处所在了,每月一次的白纸黑字就像是我们的月度总结,保证了像我这样的懒人不至于到了这个时候抓狂。所以你看,如果你在读完每期杂志后随手做个月度总结,我保证你到了年终总结的时候一定会不可救药地爱上我们的杂志。
好了好了,不扯远了。接下来就来看看2016年IT界都有什么新动向;以及,最为重要的,有哪些好玩的玩意儿值得入手吧。
360度无死角
全面开花的“Air”
最早让Air概念在笔记本电脑领域深入人心的是苹果,2008年Macbook Air从信封中抽出的广告非常形象地向用户展示了笔记本电脑究竟可以做到多么轻薄。在此之后,英特尔的CULV和超极本将轻薄概念深入人心。不过,Air的概念一直局限在高端。一直到今年,Air概念再次成为热点,只不过处于中心位置的变成了更接地气的联想和小米。小米Air和联想小新Air两款产品,将金属材质超轻薄笔记本电脑推入了主流市场,尤其后者仅有2999元的价格让Air概念变得平易近人。在2016年,平价、轻薄的“Air”概念主流笔记本电脑,让消费者将目光重新转回了笔记本电脑上。
如果说小米Air和联想小新Air在2016年带动的是轻薄概念向主流市场的延伸,那么以华硕灵耀3和宏碁Swift 7则选择了不为成本妥协向极致轻薄进化的道路。航空级别金属机身、更精致坚固的铰链、统一的USB Type-C接口,超薄散热风扇甚至通过采用超低功耗处理器实现无风扇散热,这些努力的目的就是将机身厚度做到10mm水平,将产品重量突破1000g大关。可以说在2016年,超轻薄笔记本电脑继续了之前的进化方向,在保证性能的前提下继续减重变薄,让笔记本电脑作为高效随身助手的角色变得更加明确。在笔记本电脑领域,游戏概念被热潮、变形概念吸引人,但是我们不能否认的是,真正的笔记本电脑的核心用户,对于轻薄且兼具性能的优秀产品,始终保持着旺盛的需求。
从9到10的一小步
VR的一大步
NVIDIA在2016年对GPU的更新也许是过去几年最值得一提的一次更新,9系的Max well架构升级到了10系的全新Pascal架构,包括了GeForce GTX1050/1060/1070/1080四款标准产品以及新一代性能怪兽TITAN X。通过架构升级和制造工艺的进步(从28nm直接升级到16nm),10系GPU在性能和功耗上实现了优秀的平衡,进步之大以至于NVIDIA可以把标准的台式GPU直接移植到移动平台上,专为移动平台定制的带“M”后缀的产品从此划上了句号。毫无意外,所有游戏本厂商都迅速对旗下产品进行了配置更新,游戏本性能有了明显提升。与此同时,10系显卡还针对VR虚拟现实应用进行了深度优化,VR游戏性能实现了翻倍的提升,为PC平台的VR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6年被称为VR元年。VR对硬件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对于长期没有杀手级应用拉动产品更新换代的PC市场就像是一针兴奋剂。正因为此,显卡厂商们在2016年迈出了近几年最大的一步。伴随着VR市场的发展,以HTC Vive、Oculus Rift为代表的VR设备的销售让VR Ready这个概念开始广为人知。Intel、NVIDIA和AMD等上游厂商都开始改变宣传思路,能否支持VR应用的流畅运行成为高性能PC定义的新标准。无论是Intel双7概念,还是NVIDIA 10系显卡,都是以VR Ready为核心概念进行产品推广。另一方面,整机厂商也在不遗余力地推动旗下产品的VR Ready概念。华硕专门设置了VR Ready产品标准,旗下的ROG产品线开始结合VR Ready重点打造。宏碁推出的Predator系列也不断强调自身在VR方面的应用优势。戴尔的Alienware更不必说,这可是HTC Vive在国际上最早的PC合作伙伴。
更大更清晰的屏幕
更夸张的键盘
过去几年,笔记本电脑的屏幕经历了分辨率从1080p向2K甚至4K的试探;多点触控屏幕也被广泛接受;并且3D及高刷新率屏幕也在高端产品中被引入。2016年,笔记本屏幕的新概念则是“曲面”。在2016年底宏碁推出的顶级游戏本Predator 21X上,一块21英寸的曲面屏幕成为了它最大的亮点。曲面+IPS+2K分辨率,这样一款产品基本上达到了游戏笔记本电脑在内置显示部分的巅峰。能够在旗舰机型上实现这种疯狂的设计,也足以说明游戏本受到关注的程度。屏幕进化的同时,窄边框设计也开始扩展到越来越多的产品上,除了引领先河的戴尔XPS 13,ThinkPadX1 Carbon和惠普Spectre x360的新款机型也采用了窄边框设计,小机身、大屏幕的组合成为了高端用户的最爱。
由于性能上的优势,机械键盘在最近几年受到了热烈的追捧,Cherry轴以及国产轴的优劣在玩家圈里都是经常讨论的话题。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机械键盘只是作为独立的外设存在。一直到2015年底,针对笔记本电脑的薄型机械轴终于出现,这也意味着笔记本电脑,特别是顶级的游戏本有机会直接内置机械键盘。事实也确实如此,在2016年以联想拯救者Y910为代表的顶级游戏本开始标配薄型机械键盘。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采用机械键盘的笔记本电脑,不再是2015年微星GT80 Titan那样硬搬全尺寸台式机械键盘的概念产品,而是在供应链技术成熟后的一次标准升级。毫无疑问,随着游戏本市场的进一步成熟,薄型机械键盘将会成为未来顶级游戏本的标配。
智能手机硬件的
创新集结号
看完了PC行业,再来看看智能手机。华为、OPPO和vivo三家中国手机厂商的销量已经占据全球总销量的21%。来自集邦科技的数据亦指出,2016年中国品牌智能手机总生产数量达到6亿部,占全球份额的45%。然而,如果没有2016年那些令人赞叹的创新,国产手机单凭价格也很难达到这样的业绩。以拍照功能为例,国产智能手机早已成为了领先者。华为在2016年上半年重磅发布的P9系列手机引入了徕卡后置双镜头,引发了智能手机在去年整个手机圈对于双摄的集中爆发,连苹果也未能免俗。OPPO和索尼联合研发的堆栈式传感器IMX398让手机摄像头光圈史无前例地提升至F/1.7,并引入双核对焦技术。这个进步如此之大,以至于OPPO将品牌宣传口号从深入人心的“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改为“这一刻,更清晰”。同样跻身国产前三的vivo,也适时发布了前置柔光双摄X9系列和后置双摄、4轴光学防抖和F/1.7超大光圈的vivo Xplay 6,彻底摘掉了国产手机“拍照短板”的帽子。
除了拍照,2016年智能手机最大的变化还有屏幕。从三星S7/S7 edge的双曲面屏一直进化到荣耀Magic的八曲面屏,曲面屏以光速一般实现了普及。小米则以高达91.3%屏占比的小米MIX,让媒体和消费者喊出“未来手机”的赞誉。老牌劲旅MOTO Z则以MOTO Mods第一次真正成功演绎了手机模块化的理念,除了前期的5种模块,联想甚至表示每年会至少新增12个模块。智能手机在2016年的创新是如此之快,以至于年初和年末发布的机型让人感觉有如隔世。
冲锋
从智能向智慧
除了手机硬件的持续升级,整个行业在“智能”上的创新同样精彩。华为发布的基于Android 7.0并加入Machine Learning人工智能学习系统的EMUI 5.0号称能够“18个月不卡顿”,而且优化了操作逻辑,让用户能够在3步以内完成所有常用操作。魅族同样发布了配备One Mind智能思维引擎的Flyme 6,在界面中新增了数百项提升操作便利性的小细节。金立更是以安全加密作为立身之本,M6带来的软硬件多重安全保护系统,在商务细分市场成为最大黑马。锤子则是以有趣的Bigbang和One Step,再次让情怀粉们感受到了人文关怀。联想大范儿PHAB2 Pro搭载的Google Tango技术,将AR与手机实现了更好的结合,比如提前按照家具的真实大小把你看中的家具“摆在家里”,避免选购家具的决策性失误;比如用手机隔空测量各种各样的物体间直线距离;比如用AR相机功能把你的家变成一片美丽的花园……此外,各家品牌也在各自的新品中逐渐加入了儿童模式、伪基站识别、验证码复制等实用功能。一直到荣耀Magic提出“智慧手机”的概念,智能手机实现了定义上的升华。凭借着Magic Live智慧系统打通软硬件,实现人、机、云端更高级的无缝交互的荣耀Magic,被看作是打开“万物互联,人机合一”智慧之门的钥匙。这是智能手机诞生以来,第一款实现了利用情景感知,并通过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进行用户行为解析和预判,首次达成机器主动思考和主动交互的产品。而且,别忘了它还有八曲面、红外摄像头、后置双摄、MagicCharge快充等硬件层面的提升。在刚刚开幕的CES 2017国际消费电子展上,荣耀Magic不仅获得了全球媒体“点亮智能手机未来之路”的赞誉,还引发了整个行业关于智能手机与人工智能融合的思考。
华硕灵耀3
灵耀3在设计上的改进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华硕决定为它起一个全新的中文名称。除了原有的银灰色以外,灵耀3新引入了玫瑰金和皇家蓝两种色彩,机身边缘的高亮腰线点缀犹如画龙点睛,ZenBook传统的同心圆发丝纹理整体效果更为出色为了更好的质感,原本只需要四道工序的工艺进化到了九道工序。
在原本就已经超轻薄的前代Zenbook基础上,灵耀3居然能够再进一步-12.5英寸的全金属机身厚度仅有11.9mm,裸机重量仅有910g。在这背后是材料科学的巨大进步:仅有0.4mm薄但强度增加2.5倍的第四代康宁大猩猩玻璃,尺寸仅有3mm却可以通过20000次铰链强度测试的特制铰链,厚度仅有0.3mm的塑钢材质薄型风扇和仅0.1mm薄的铜合金散热管共同组成的只有3mm厚的散热系统以及强度提升50%的航空等级铝合金。再加上Core i5-7200U+8GB内存+PCI-EX4规格的256GB SSD在性能上的强力表现,华硕灵耀3无疑代表了2016年超极本的顶尖水平。
西伯利亚T19
西伯利亚作为WCA2016唯一指定外设耳机品牌,又曾经由中国第一位电竞女子世界冠军马雪代言,旗下的T19以其精良的设计和工艺吸引了我们。T19的悬浮式头梁采用高精度粉末冶金工艺制作,具有自适应调节功能,佩戴舒适,同时拥有不错的质感;在和人体接触的头梁和耳罩部分,T19采用了太空记忆海绵材料,质地柔软,隔音性能极佳;耳罩可拆卸,方便清洗和更换;T19机身整体以深灰色为主色调,再点缀红色元素,加之LED灯效,颜值瞬间爆表,让人热血沸腾;长达2.2m的TPE材质的耳机线径夸张,具有极好的强度和防缠绕性能,避免烦人的线材摩擦音。
电竞耳机原本对音质并无太大需求-T19却创造性地提出了HiFi模式,让电竞耳机也能发出清澈见底的天籁之音,同时也保留了电竞耳机最大特色的虚拟多声道环绕定位功能。
雷蛇灵刃潜行版
雷蛇灵刃潜行版这款名字炫酷的超极本沿用了灵刃系列超薄的设计理念,整机厚度仅有13.1mm,再搭配上分辨率最高达4K的12.5英寸触摸屏让灵刃潜行版做到了轻薄极致。1680万色幻彩键盘和外接显卡扩展坞体现了灵刃潜行版的游戏特色。尤其是后者,Thunderbolt接口外接桌面级显卡扩展坞可以让它瞬间变身,性能甚至不输台式机。这一目前绝无仅有的设计不仅让灵刃潜行版的适用人群更广泛,同时玩家只需通过每年更新扩展坞显卡就足以满足未来数年的发烧需求!
亚马逊Kindle Oasis
Kindle Oasis是一款能瞬间提升阅读情趣的神器。最薄处仅为3.4mm,比new Kindle Papaerwhite轻了整整36%,我们从未想象过电子书阅读器也可以如此小巧,也很久没有在移动便携产品上看到过如此有趣的非对称设计,它的外观设计和轻薄之美简直突破天际。内置电池与充电保护套构成的双电池系统,还能有效增强了Kindle Oasis的续航能力。
西部数据My Passport Wireless Pro
无论多大容量的手机和平板,一旦和视频挂钩,那离爆仓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这个时候你需要的是一块MyPassport Wireless Pro这样的无线硬盘不仅因为它拥有高达3TB的容量可以让你从此免除手机容量不足的烦恼;更因为它内置的Plex功能,可以在各种平台上流畅播放,更可以轻松的建立多媒体资料库,各类影片的资讯直接可以载入。当然,它同样也支持DLNA视频流传输功能,堪称追剧一族的最佳伴侣。
My Passport Wireless Pro的硬件配置同样出色。除了5GHz/2.4GHz双频段802.11ac规格的无线连接,它同时也包含了USB 3.0接口和SD接口,无论你是手机平板笔记本还是单反都可以与之兼容。它还内置了可使用长达10小时的电池,甚至在关键时刻可以变身充电宝为手机平板充电对于需要携带长枪大炮再外加一大堆数码设备出门的职业摄像师来说,没有什么比这样万能的MyPassport Wireless Pro更好的新年礼物了。
希捷IronWolf 10TB
今年年中,希捷对品牌形象和旗下产品进行了全新升级,IronWolf则是希捷全新命名的数据守护者系列中专门为NAS硬盘优化的子品牌。作为新品牌新形象的旗舰产品,IronWolf 10TB代表了当今这个星球上硬盘最顶尖的规格和性能水平,诚意满满。无论是1.4TB的单碟容量、七碟封装、7200rpm转速还是256MB的缓存都在NAS硬盘中鹤立鸡群。IronWolf 10TB还提供了准数据中心级别的180TB/年的工作负载,可以满足八盘位高性能NAS的需求。针对NAS的特殊环境,IronWolf 10TB还支持希捷独有的AgileArray技术,并且集成了双平面平衡和旋转振动传感器、RAID优化和电源管理。IronWolf 10TB还使用了硬盘行业目前最前沿的CNC工艺和氦气填充技术,这使得它的噪音和发热远低于一般的7200rpm硬盘。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希捷IronWolf 10TB都代表了2016年硬盘行业的最高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