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底筋膜炎,常见的一种足跟痛病因

在门诊工作中,常遇到一些中老年患者因为足跟疼痛前来就诊。它的特点是足跟下刺痛,可从足跟沿足弓延伸。早晨或者久坐后起身迈第一步时疼痛明显,行走几分钟后缓解,一天中,不活动后又反复。三分之一患者有双侧症状。

研究显示50岁以上人群中,十分之一曾患有足跟痛。有一项对175名足跟痛患者的超声研究提示:73%诊断为足底筋膜炎。其典型症状为上面描述的以晨起和坐以后明显足跟痛。

它的高发人群包括:高龄者,其跟骨脂肪垫更硬,足底筋膜厚;长时间站立者,其足底筋膜炎发生率比其他人群高4倍;肥胖者则高6倍。11%的足底筋膜炎复发,在超重者中更多见。部分急性发作者常有近期过多行走、穿着不适当的鞋等诱因。

我们知道跟痛症的原因很多,如何来自行先给自己检查一下以鉴别诊断:我们可以借用一下骨科医生的四字诀:视、触、动、量。

视:先比较双侧足跟外观,有无红肿、皮肤完整度如何。

触:足底筋膜炎常在跟骨内侧结节足底筋膜附丽点处按到有压痛,内侧纵足弓伴或不伴压痛;足踝内侧、足跟和中足之压痛,常提示胫后肌之拉伤、断裂。对于足跟底部薄、广泛压痛者,则为脂肪垫废用性萎缩。

动:让踝关节、足趾向足背及足底活动,看看范围是否受限。

量:可以踮脚和用脚跟行走数步,看看有没有足部力量减退,同时触摸一下足部感觉有无减退,若有则还应考虑腰椎神经压迫之可能。

幸运的是不论是否治疗,绝大多数症状通常在12月后消失。但是发作期的最好治疗还没有一个很好的定论。能够给的建议有:

1.足部适当休息6周,调整行走方式,避免久站和长时间走路;

2.若无禁忌,可考虑简单的止痛和口服非甾体抗炎药。然而,有效性方面无特别依据支持;

3.简单锻炼,比如用足弓在擀面杖或饮料瓶上滚动几分钟,每天至少2次,2周-8周,可提高灵活性,缓解疼痛;

4.足底牵拉和跟腱拉伸锻炼,有益于改善疼痛和活动;

5.建议穿提供内部支持的鞋,鞋垫或足弓垫能支撑足弓,缓解疼痛;

6.通过控制饮食和适度锻炼以主动管理体重,减轻足部负担。鼓励患者尝试以上各种疗法,找到适合自己之方式。如果几个月不见效,再往专科门诊就诊。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