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摄影的曝光控制
- 来源:旅游纵览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鸟类,摄影,曝光,控制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0-12-08 13:36
1 测光模式的选择
测光模式大体上可划分为平均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三种类型。平均测光是对构图画面的广泛测光,它适用于对大全景散点式主体的测光,如拍摄大环境的群鸟场面,如图1;局部测光是以测量画面的中央区域大约在取景器中央的8~12mm直径圈。它适用于对小群体鸟和个体较大拍摄距离较近的鸟(一般主体占到画面的10%以上),如图2;点测光是相机对3~4mm直径圈(约画面的2%)进行测光。直径圈集中在当前对焦点,它能确保即使主体与背景之间的亮度差异非常大时,也可以对被摄对象进行正确的测光。它适用于拍摄环境背景比较复杂或反差很大的小鸟,如图3。
测光模式的选择,有3种方法:一是随着自动对焦点AF区域模式的选择而选择。如对焦区域选择的是自动区域AUTO,则选择相应的平均测光;选择的若是动态区域AF则选择相应的局部测光为好;选择的若是单点AF,则应选择相应的点测光。二是根据画面景别的大小和画面主体的大小以及画面景物反差的大小而定。画面景别大,选择平均测光;画面的主体大,选择局部测光;画面的主体小或画面景物反差大,则选择点测光。三是根据自己的习惯设定相对固定的测光模式。本人通常设定在局部测光模式上,无特殊情况很少改动。这样的好处有三:一是长期使用固定测光模式,曝光基本数虽心中有数,抓拍时可事先设定补偿量,从而提高捕获率;二是局部测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适用于对主体的正确曝光,尤其适用不断变化背景环境的动态拍摄;三是局部测光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能读取到一些主体之外的环境背景的反光量,因此,曝光偏差补偿量不是很大,在没有曝光补偿后再拍的机会时,之前所拍的片子如果是使用RAW或NEF记录格式还是有补救可能的。
2 曝光补偿的目的和原则
无论选择快门优先、光圈优先、还是程序式等自动曝光模式,在画面主体和背景反差较大时(以当前的照相机技术来说)都有可能发生曝光不正确或不够理想的情况。因此,必须掌握曝光补偿方法。
曝光补偿的目的,一是保证摄影作品曝光正确,如图4。二是追求被摄主体影调或质感如题图,三是创意摄影所需要,如图5(追求高调),图6(追求低调)。
曝光补偿的原则是:“白加黑减”很多初学者对其理解和运用得不好,我建议初学者找一个类似图7那样有阴阳反差的面面,设守点测光存面面构图不变的前提下将测光点移到暗处拍一张,移到亮处再拍一张就一目了然了,测暗部曝光的亮部,曝光过度丧失影纹;测亮部曝光的暗部曝光不足同样丧失影纹。所以,曝光时一定要以主观创作目的为主去确定曝光补偿量。如题图以突出白鹭的羽毛质感确定欠曝三分之一,背景的影纹可以忽略。如图5为了追求高调画意,效果加曝一级。该不该补偿,补偿多少,可以通过随时观察拍摄效果而定。如图8尽管是逆光位拍摄,由于水面反光使得白鹭身体背光处的羽毛质感表现很好,因此不用进行曝光补偿。
3 曝光补偿的方法
鸟类摄影一般都采取快门优先的曝光模式,(当然,也有例外的)。在快门优先的前提下有三种补偿方式,一是通过曝光补偿系统进行或增加或减少的曝光补偿。这个过程实际就是在改变光圈的大小以达到所需的EV值,即曝光量。二是通过改变ISO感光速度进行曝光补偿。当光圈开到最大,或指定了某一级光圈后,自动曝光系统给出的快门速度不能满足拍摄者的需要时,我们可以通过提高ISO数值来解决,但是需要注意的是ISO数值的提高会影响到图像质量。感光速度提得越高图像质量越差,因此要适可而止。或者降低一点速度,或者采取第三种补偿法,那就是通过反光板或闪光灯来提高照度,但是,这种方法不适用于鸟类摄影,这样会惊扰鸟类,我们绝不提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