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推进绿色交通、智慧出行的三大工作方向
- 来源:汽车纵横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3-07 16:28
2020 年新目标翻番如何落实?
交通运输行业在新能源汽车应用方面,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十三五”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推动绿色交通发展的黄金时期。加快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已经成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构建绿色交通体系的重要任务。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明确要求,要实现在城市公共交通、出租汽车和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全国交通运输行业加快了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深化交通运输行业供给侧改革和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目前已经取得显著成效,交通运输行业默默扛起了新能源汽车试验田的重任,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推进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等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按照当前的发展速度,预计到今年年底,交通运输行业的新能源汽车总规模将突破 30 万辆,提前实现预定的2020 年的发展目标。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应用,对关联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关于新能源汽车统筹规划创新发展的重要精神,对照绿色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认识,解放思想,加大力度,包容创新,我们一直努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更好地推广应用,我们经过深入调研,提出了新的到 2020 年交通运输行业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总体目标,在 30万辆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 60 万辆的总规模。同时,配套的相关政策制度体系也正在建立,将务实推动 60 万辆的目标在 2020 年能够实现。
推动智慧交通出行工作取得哪些进展?
交通运输部积极推动智慧交通出行服务。按照交通运输部党组提出的绿色交通、智慧交通、平安交通的工作部署,密切关注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技术在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主动适应交通体系和出行方式变革,加快推进互联网出行服务,积极引导互联网新业态规范有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
一是明确了智能交通领域发展的顶层设计,出台了《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三五”发展规划》,联合国家发改委出台了《推进“互联网 +”便捷交通、促进智能交通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升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推进智能驾驶和车路协同试点示范等工作,大力促进智能交通发展,智能化出行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二是制订完善构建城市绿色交通体系的相关政策。为了更好地推进绿色交通发展,在公共交通方面,“十三五”期间将在全国再选择 100 个城市开展创建活动,并将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应用和公交智能化纳入创建活动的重要指标。在出租汽车领域,指导各地认真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改革推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出租车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在汽车租赁方面,联合住建部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微型客车租赁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鼓励经营者利用卫星定位、信息系统、远程监控技术和车联网电子围栏等智能技术,加强日常管理,提升服务能力。在物流配送方面,经国务院同意,我部等 14 个部门联合出台了《促进道路货运行业健康稳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 年 )》,这个行动计划对整个物流行业的降本增效,对提升货运,特别是城市物流配送的绿色化水平,提出了一些新的政策举措。在共享单车方面,经国务院同意,我部等 10 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构建绿色出行体系,进一步加强智能交通网络建设,完善环境设施,让公众出行更加便利。相关的这些政策措施,都为促进交通运输行业汽车使用的便利化,以及智能出行方面,创造了很多有利条件。三是为加快推进智慧交通便捷出行,制订了《智慧交通让出行更便捷行动方案 (2017-2020 年 )》,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出行体验。
加快城市交通出行智能化发展,建设完善城市公交智能化应用系统,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对城市公交运行状况的监测、分析与研判,并拓展到整个城市交通行业。推动城市公交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加快推动移动支付等非现金支付技术在城市交通领域的应用,引导市场主体研发推广适合城市交通和群众需要的智能化出行 APP,鼓励和规范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个性化出行服务,推动落实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出行发展的指导意见,构建多城市差异化的城市交通服务系统。
进一步推动交通变革和智能出行的工作思路
首先,适应绿色交通的要求,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应用的相关保障措施,针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过程中行业反映的部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品质不高,监控系统缺失,电机控制系统不稳定等问题,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新能源生产企业的资源整合,提升电池、电机和电控等关键技术水平,更好适应行业发展需要。针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快速增长的态势,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督促生产企业加强售后服务市场队伍建设,加强社会维保能力建设,满足新能源汽车的正常运营需求。
第二,适应智能交通要求,构建社会各界参与的城市交通治理体系,紧密跟踪各类出行信息服务和互联网出行新业态的发展,鼓励和规范社会资本进入智能交通出行服务市场,做好相关发展的政策制订、标准规范等研究工作,做好监管和服务工作,保障互联网背景下交通出行服务的网络及信息安全,总结推广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营造智慧出行服务市场的良好环境,同时也希望各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凝心聚力,共同推进出行变革,引领全球交通出行。
三是瞄准未来科技,推动与运输服务业创新融合。我们作为交通运输行业车联网的技术支撑单位,将加强技术跟踪、攻关和实验能力建设,组织开展好车路协同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重大技术方向和技术政策的研究,推进营运车辆与道路交通协同管理,以技术创新为重点,充分利用人工智能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提高营运车辆的主动安全性、组织化程度及运输效果,提升行业管理部门对营运车辆的运行监管及服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