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天津青年艺术周的都市新美学

  • 来源:艺术商业
  • 关键字:
  • 发布时间:2018-03-07 17:24

作为“常青藤计划”核心载体的“中国青年艺术家年展”自2014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三届。本届艺术周以天津为核心城市,除“青年策展人项目特别展览”于2017年9月在北京798艺术区北三街艺术机构展出外,10月在天津地区的展览活动覆盖天津美术馆、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天津东疆国际艺术中心YAC青年艺术社区三大展示空间。

主题“聚合”是对首届艺术周“释放”的拓展延伸,各个板块合力探讨艺术创意如何浸润与营建现代都市文化生活,也更为深入地让青年艺术与泛文化领域发生有效关联。在“常青藤计划”项目发起人姜大方看来,当代艺术不能只是躲在象牙塔和美术馆里,而是应该自为地接近公众、走进生活。

青年艺术家年展是“常青藤计划”启动以来的常设项目,始终挖掘、助推优秀的青年艺术创作者,并围绕青年艺术在地化、全球化及发生逻辑这一系统的调研命题逐年进行横纵切面的抽样考察,寻找青年艺术在时代语境嬗变中持续迸发的精神活力与语言结构。

据介绍,本届展览组委会共计收到1792位组青年艺术家的报名资料。其中,“90后”人数占比明显高于“70后”“80后”,占总报名人数的51%,其中的“95后”占12%,因而作品整体风貌更具想象的大胆和张扬。策展团队最终遴选出59位组青年艺术家的200余件组作品参展,年展学术主持盛葳以万物聚散的有机组合方式——“聚合”指涉电子媒介信息洪流冲击下艺术创作的裂变革新,将多重形式的作品在展陈设计上进行“社会化合物”“心灵电子云”“历史反应链”“行为方程式”“Journey ofMr.Data”5个主题板块的划分,意欲表述青年主体与历史、记忆、文化及现实境遇的双向塑造。“常青藤计划”持续推进“青年策展人项目”,本年度“青年策展人项目”除了与青年策展人王麟再度合作,并于2017年9月在北京798艺术区北三街艺术机构举办项目特别展览——“是什么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不同”外,2017年另外两个入选的展览方案 :“空白脚本 — 建构无意义的意义”(崔付利)、“何处不围城”(张予津),于10月14日在天津美术学院美术馆同期开幕。“行走项目”是“常青藤计划·2017天津青年艺术周”力推的全新项目,邀请由康剑飞、郝青松、彦风带领的3组创作团队,将地域特性和城市发展效应相结合进行半命题式的在地艺术行走,通过集体讨论与灵感碰撞确定创作方向,分别围绕“解放的工具”“城市考古”“生活在别处”展开平行调研实践,在京津冀地区制造在地发生的艺术作品或艺术事件。

2017年8月31日,“希望的海·康剑飞独立艺术项目”的开幕同时标志着YAC青年艺术社区的正式启动。10月15日,“特别项目”板块的另一场展览“首届东疆国际版画邀请展暨首届滨海国际版画创作营作品展”启幕,展览呈现了来自中国、美国、意大利、埃及、澳大利亚等27个国家和地区、54位艺术家的100余件版画精品。“创作营于2017年8月起面向全球邀请15位版画艺术家入营,基于对滨海新区人文历史、艺术文化及市民生活的采风体验,创作出极具新区特色的优秀版画作品,以提升地区影响力和美誉度。本次展览作品中约有一半为首届滨海国际版画创作营驻留艺术家的新作,展现出艺术与当地风情共时相生的视觉感染力。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