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家的艺术职责
- 来源:艺术商业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3-07 17:24
2017年10月3日, 汝窑天青釉洗在香港苏富比以2.943亿港元的价格成交。它上次亮相是在17年前,卖家是有着“台北小故宫”之称的台北鸿禧美术馆,买家是台湾著名藏家、世界第二大晶圆代工厂联华电子的荣誉董事长曹兴诚。此次,卖家为曹兴诚,买家是新理益集团董事长、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从最早的欧美藏家到台湾的私人美术馆再到台湾研究型企业主藏家,直至目前转移到大陆私人美术馆,汝窑天青釉洗代表了众多中国天价艺术品的流转方向。
早在10年前,中国天价艺术品的主要争夺者还是以欧美与港台藏家为主,而在最近,这场争夺的主体逐渐更换为中国企业家。从欧美到港台,从港台到大陆,中国企业家重塑着中国艺术在世界位置的话语权。
随着越来越多的私人美术馆、博物馆开幕,天价拍品将以更专业的策展方式呈现给更广泛的观众。华谊兄弟创始人王中军的松美术馆近期开馆,他所收藏的梵·高《雏菊与罂粟花》、毕加索的《盘发髻女子坐像》等作品陆续亮相,宝龙集团的宝龙美术馆也在近期开馆,开馆展中齐白石的《咫尺天涯 — 山水册》、黄胄的《欢腾的草原》等向观众开放。这之后还会有隶属苏宁集团的苏宁集团美术馆开馆,3.036亿元的《五王醉归图卷》也即将重现。
以往行家的兴趣在于单个类别的深入研究与购买,而中国的企业家,更倾向于某个审美格调的坚持。这种坚持不拘泥于类别,更多包含了古与今、器物与绘画等各种题材。他们不仅善于买买买,更善于管理与传播。
除了购藏的整体性,私人美术馆、博物馆还承担了策展与公共教育的功能,因为有足够的财力以及管理经验,他们往往可以请到最好的策展人,花更多心思普及教育,在提升中国公民整体艺术水准以及提高中国艺术在世界的位置方面,中国企业承担着与公立美术馆一样的职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