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全报告之僵尸有文化
- 来源:微型计算机Geek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僵尸,文化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8-04-26 10:01
继格伦惨遭毒手之后,在最新一季《行尸走肉》剧集中人气小子卡尔也“被”领了便当,于是便有了剧迷纷纷情愿开除制作人与编剧的爆炸事件。那么从本期开始我们将带来的不定期《不完全报告》的首作,就来谈谈人类文学和社会思想史上的这一小众板块—僵尸文化。
中国僵尸有来头
若以文化的源远流长来论,僵尸这种东西的历史人文,估计全世界都没法跟中国相提并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就存在了僵尸的传说,其中赢勾、后卿、旱魃、将臣四位更可以说是僵尸的老祖宗。传说在远古时期,万兽的始祖叫做犼,它是四大古神之一。这犼是个没什么事干就喜欢到处惹祸的浪荡子,在黄帝蚩尤大战之时,犼觉得无聊,于是玩心大起,趁机霍乱人间。这时候女娲看不下去了,随联合伏羲,一同想要灭杀犼!但就算是女娲和伏羲联手,也无法伤害犼一丝一毫。无奈之下,伏羲利用八卦阵困住犼,随后和女娲联手将犼的魂魄抽出,分为三份进行封印(怎么有种漩涡鸣人要出世的赶脚)。没多久,封印就被犼的三份魂魄破开。而犼的三份被分裂的灵魂,则四处飘散开来,分别附身于女魃、看守黄泉冥海的赢勾、以及诋的亲弟弟后卿身上,而犼的身体,在法术的作用下变成了将臣。传说将臣被流放到人间,大地之母女娲根据将臣的模样造人。所以在民间有一种说法是,“僵尸”其实不是妖魔鬼怪,而是守护神之一。
好吧,反正都是上古传说,而且还有N个版本,这些不重要了。近代中国关于僵尸的思潮主要起源于清代时的民间鬼怪传奇,据《子不语》及《阅微草堂笔记》所记载,僵尸还有三个别名:移尸,走影,走尸。《阅微草堂笔记》还曾对僵尸的貌作出描述:“白毛遍体,目赤如丹砂,指如曲勾,齿露唇外如利刃类接吻嘘气,血腥贯鼻”,并将僵尸形成的原因分成两类,分别是“新尸突变”和“葬久不腐”。至于湘西赶尸什么的,大家应该早就耳熟能详了。到了上世纪80年代,以林正英的《僵尸道长》系列电影,便将僵尸刻画出了具体的形象:身着清朝官员服饰,膝盖僵直以跳跃前进,只在夜间行动,吸食人血被咬者也会变成僵尸,可以通过道家的符文对其进行封印。而其最大的弱点在于:惧怕阳光,都是瞎子,通过人的呼吸来定位目标,因此只要屏住呼吸,僵尸便无法将猎物找出来。且早期志怪传奇中,僵尸不吃人肉也不吸血,而在香港影视中,咱们中国的僵尸出于编剧需要而被国外的吸血鬼元素同化了。所以,这些影片在西方被戏称“会跳跃的吸血鬼(Hopping Vampire)”。
西方丧尸灭世论
虽然咱们对于西方僵尸,也就是丧尸的理解,大多都来源于各种游戏和影视作品,但也别小觑了别人的文化传承。看到这里看客老爷是不是以为接下来要从木乃伊讲起?No no no,那多没文化。先来看看西方对于僵尸的称谓“zombie”。“Zombie”这个词来自起源于非洲西部的巫毒教文化,巫毒教还是海地文化的根基,也盛行于海地与加勒比海,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及南美洲。
而根据明确可查的文献记载,“zombie”一词的说法是由巴西诗人Robert Southey在1819年提出的,其实际发源于西非的刚果土著语言,随着黑奴贸易而流传到加勒比地区,“zombie”就是特指还魂尸。根据巫毒教信仰,巫师可以复活死者,复活之后同样被称为丧尸或是还魂尸。死者虽然能走动,能用工具,但并不会拥有自主意识,并且受举行复活仪式的人操纵,因此被当成奴仆使唤。
有意思的是,在20世纪80年代,一名海地男子声称他在1962年就已死亡,而后来被救活了。此人能够回想起别人根本不能了解到的、他早期生活的细节,让海地人相信他的故事。民族植物学家Wade Davis去到海地去寻找科学的解答,他找到了一种可能是被巫师们使用的粉末,成分包含有两种能够造成麻痹并抑制人体应激反应的强力药物,这两种药物混合起来却又是致命毒药。戴维斯的理论是,一个服用了这种粉末的人能在被埋葬后被巫师挖出来并救活,但是这种药物的影响可能会使人无法恢复到正常状态,反而把他们变成丧尸一样的存在。当然他的发现遭到了很多质疑。
不管怎样,在1910年代在海地作战的美国海军陆战队将“zombie”一词传回美国,后来这个概念被著名丧尸电影导演乔治·A·罗梅罗借用并引用到1968年的黑白电影《活死人之夜(Night of the Living Dead)》之中,使得丧尸形象广为传播,之后便陆续出现了许多以西方经典僵尸为题材的电影。再到我们这一代的《生化危机》、《求生之路》等游戏,以及《行尸走肉》这样的影视作品,可以说,至少咱们这一代对于僵尸或者说丧尸绝不会陌生,也至少咱们都知道遇到僵尸得快跑,想要干掉它们得爆头。
丧尸与僵尸
在大学的课程中,曾经学过一门课程叫作比较文学,它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东西方对于人死复生的黑暗产物—僵尸—的概念,显然非常适合去用比较的方式来进行研究。先来看看,东方僵尸与西方丧尸的主流认知都有哪些差异。
1.僵尸是死尸演变而来的,尸变的原因可能有多种,比如染上尸毒、风水问题、恶灵附身、魂离魄留,甚至可能是黑猫路过或是雷击导致(所以说穿越靠雷击这种事情不靠谱的)。中国僵尸文化中,更多的是鬼怪和玄学因素,这也非常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脉络。而丧尸,在西方世界中多数是由活人演变而成(不同作品也存在设定差异),起因集中于病毒感染、化学毒剂扩散、寄生体寄生、核辐射变异、药物影响等。2.僵尸在东方题材的作品中,往往是小概率、小范围、低曝光度的存在,作品主题本身更多地是纠缠于家族或个人的爱恨情仇。而西方丧尸的出现,往往伴随或导致了末日事件,因此西方丧尸文化的诞生与西方浓郁的废土以及末世情结是分不开的。
3.东方僵尸的形象,前文提过“白毛遍体,目赤如丹砂,指如曲勾”,总之就是发霉的尸体与吸血鬼什么的结合起来就对了。而西方的丧尸,几乎无一例外地大多是肢体枯腐,外加死前伤处脏器外漏的形象。也就是说僵尸不会腐烂,丧尸反之。而且有意思的是,僵尸只吸血,且可以控制吸血欲望;而丧尸则是仅剩下食欲本能,且必须是鲜活的猎物。
4.从感染方式上来讲,僵尸传染尸毒的方式只要通过接触,甚至是尸气吸入都可以造成感染。而丧尸则通常是被设定为被咬伤则会感染。《行尸走肉》中也给出了丧尸病毒早已通过空气传播,人死之后亦会变成丧尸的设定,以及短时间内快速切断被咬的局部肢体可避免演变成丧尸的设定。嗨,总之两种说法玄奇到都能让读者或观众自行用微薄的生理知识脑补出一套齐整的理论支撑。
5.因为作品设定不同,僵尸和丧尸的智力问题一直是个谜,不过按照主流设定来看,我们一般可以认为,僵尸中相当一部分保持有接近正常人的智力,甚至高级僵尸还会是高智商的存在。而丧尸大多只依靠进食本能驱动,对火光和声音较为敏感,且有群体特性。
6.战斗力方面,僵尸往往力大无穷钢筋铁骨,刀枪不入,水火难侵,几乎免疫一切物理攻击。而丧尸绝对是豆腐渣了,不动就支离破碎,爆头是最快捷的消灭方法。不过僵尸不会进行二次变异,但丧尸存在这种可能。另外很可怕的是动物丧尸,配合起肉食动物矫健的猎杀手段,一般人徒手应对想要全身而退肯定不现实。
7.僵尸……好了,编不下去了。如果以上有什么引起小伙伴不适之处,以及任何鬼灵精怪的联想,可千万别怪咱。毕竟这些年那些游戏作品和影视作品,把僵尸(或者是丧尸)搞的跟真的似的,不由得咱偶发奇想,万一哪天真如这奇幻或科幻的想象一般,咱们到底要怎么办才好。可话说回来,想象力这玩意真是好东西,所以还真有一些人特别认真地在研究它们。比如说2003年就有个叫Max Brooks的人写了本名叫《丧尸生存手册》的书,作者竟然还是导演、制片人兼演员的Mel Brooks和演员Anne Bancroft的儿子。而依据这本书改编的电影,就是2013年的《僵尸世界大战》。
“僵尸”的英文不要太复杂
Zombie,是西方对于僵尸最为主流的称呼,该词来自巫毒教文化,前文已经讲过,包括在近年还算卖座的电影《生化危机》和《僵尸世界大战》中都是用“zombie”来称呼僵尸。不过作为僵尸主题出版物桂冠级存在的《行尸走肉》中,瑞克小队“walkers”的叫法如今似乎更加深入人心。可也因为字幕的关系,咱们国内大多剧迷却忽略了这部剧或者说漫画(乃至同名游戏或其他网剧)中那个世界对于僵尸的其他称谓。比如还有roamers、lurkers、herd、biters、lame-brains、floaters、monsters、meat puppets、empties、deadies、creepers、swimmers、eaters、ghouls、psychos、abominations、creepy-crawlies、goons、decays、walking bodies、skin-eaters、stinkers、cow-catchers、rotters、cold bodies、deadheads、wendigos、the wasted、muertos、lab rats……这是因为大多数僵尸主题都设定为全世界的人此前从未知晓过僵尸是神马东西的基础上,因此而产生了各种新名词的定义。所以说,还是咱中文方便不是,言简意赅又形象生动,不信你搜搜cow-catchers看能搜出啥来。(顺便插一句,依稀记得某作品中还有角色将丧尸称为“geeks”,完全不明白编者的脑洞啊!)
丧尸生存指南
《丧尸生存手册》以一个真实的世界观来阐述在未来真的发生了丧尸病毒爆发的情况,并说明了大概会发生的一切以及如何在丧尸围城时逃生。它可以说是第一本正式以极客思维全方位解(du)析(zhuan)僵尸或者是丧尸的图书,虽说中外居住环境有所不同,也存在丧尸病毒爆发的社会变量因素,不过学习一下总是好的,反正平时不相干的知识都学了一大堆,多几个屠龙之术傍身也没坏处,不是吗?
视觉
2个小时后丧尸将逐渐失去视觉能力,但它们是如何区分人类和同类的判断依然争论不休。更多证据指出丧尸的可能通过听觉与嗅觉或其他未知的感官方式进行狩猎。有人认为丧尸拥有夜视能力,因为这一事实解释了它们夜间狩猎的行为。这一理论最后被推翻则是因为,即便没有双眼的丧尸也能有效地跟踪猎物。
听觉
毫无疑问丧尸拥有优秀的听力。它们不仅能察觉到声音—它们还能侦测其方位。他们听力所及的基本范围与人类的相当。超高频和超低频声波的实验则否定了它们能听见这些声音的推断。试验同时证实了丧尸能被任何声响所吸引,而不仅仅是存活生物所发出的。有记录证明食尸鬼会察觉到活人所忽略的声响。很有可能,尽管未经证实,这表明丧尸平均地运用它们全部的感官。人类自出生以来就是视觉导向的,他们只会在首选感官失效时才依赖其他的感官。而活死人或许并不与我们共同分享这一缺点。所是如此,这便能解释它们那可在完全黑暗的环境中觅食,猎食和战斗的能力。
嗅觉
和听觉不同,不死者拥有更为敏锐的嗅觉。不论是实战场合还是实验室测试,它们都能在任何环境中最优先分辨出活着的猎物的味道。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理想化的风力情况下,丧尸甚至能察觉一英里以外的新鲜猎物的味道。而且并不能确认猎物们的特殊分泌物信号的细节是什么。在过去,人们试图凭借香水、除臭剂,或者其他浓重嗅味的物质来“掩盖”人类独有的味道,以期通过不死者大规模滋生的地域,但没人成功。
味觉
对于活死人的味蕾是否有所改变我们依然所知甚少。丧尸有能力分辨出人类和动物的血肉,且它们更喜好前者。食尸鬼也有着显著的拒绝腐肉而偏好新宰杀猎物的行为。一具死亡超过12~18小时的人类尸体便会被拒绝作为食物。对于用防腐剂或腌制手段处理过的尸体也一样。
触觉
丧尸没有字面意识上的身体感知能力。在丧尸化后其身体表面所有的神经感受器依旧是死亡的。这是对它们而言是最好的而对活人来说最可怕的优点。正是由于缺乏认识和避开疼痛的能力,活死人才如此可怕。即便一个丧尸的身体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它仍然会继续攻击,直到什么也没剩下。
第六感
历史上的研究,加上实验室和野外的观察,显示出即使活死人的所有感觉器官都受到损害甚至彻底腐烂掉,它们也能搜寻猎物。这是否意味着丧尸拥有第六感?也许。活人真正使用的脑容量不过是他们所有的5%而已。病毒激活某种在进化过程中失去的感知途径是有可能的。这项理论在对抗不死者的战争中争论得最为激烈。迄今为止,没有任何科学证据能够证实任何一方的观点。
自我修复
不管古老的民间传说或神话传说怎么说,不死者在生理学上已经被证实没有任何的自我修复能力。任何伤口,不管其大小和所处环境,将会一直保持到丧尸化的躯体到达自己的极限为止。各种医学手段都在被捕获的食尸鬼身上加以尝试以期激活它的自我修复,全都毫无效果。这种自我修复的无力性,某种存活生物保有着的能力的失去,对于不死者而言是个残酷的缺点。比方说,每次我们进行自我锻炼时,我们其实都会撕裂自己的肌肉纤维。而随着时间过去,这些肌肉便会被修复并补强到比之前更强韧的状态。而一个食尸鬼的肌肉组织会保持损伤,每一次的使用都会越发地使其机能失去。
消化
最新的研究成果,已经一劳永逸地驳斥了不死者以血肉为自身燃料的观点。一个丧尸的消化系统是完全无用的。还有更珍贵的记录证实,有的丧尸在其消化管道从里面被撑爆之后很久以后,都还在继续进食。
呼吸
不死者的肺依旧在继续运行,不断地吸入和呼出着空气。这一功能直接导致了丧尸发出的哀嚎声。而这个肺部和身体未能完成的,则是将氧气转变为二氧化碳的过程。由于丧尸病毒对氧气没有需求因而排除了这两项功能,人类曾经赖以生存的呼吸系统在食尸鬼的体内已再无任何实际功用。这解释了为什么活死人能够“水下行走”,或是在对人类致死的缺氧环境中生存。
循环
说丧尸没有心脏并不准确。不过,说它对它们毫无作用倒是正确无误。不死者的循环系统不过是它们体内装满了凝结血液的管道网络而已。诸如淋巴系统之类的体液也是一样的状况。尽管这一转变能使丧尸得到又一项比人类方便的优点,这已被证实是一条神赐人类的好消息。缺乏流动的体液阻碍了病毒事实上的传播。如果不是这样,考虑到与之战斗的人类无法避免地会被飞溅的血液和体液泼溅到,肉搏战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繁殖
丧尸是不可生育的生物他们的性器官坏死而无用。曾有尝试将人类的精子和丧尸的卵子结合,结果完全失败,反之亦然。丧尸同样表现出毫无性交欲望。在研究可以得到更多进展前,人类最大的恐惧—亡者繁育出亡者—令人安心地不可能发生。
力量
丧尸所能施加的力量和活人一样强。能够施放的具体力量视丧尸的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人类生前肌肉所拥有的力量在其死后依然会保持。和活着的躯体不同,肾上腺素据信不会对亡者产生效用,使丧尸无法释放我们人类可以释放的瞬间爆发力。活死人拥有的一项优势是它们永无止境的持久力。想想看体力耗尽之时,或其他疲惫之极的场合,痛苦和精疲力竭感会削弱你的极限力量。而这些都不会影响到亡者。它们会用同样大小的力量持续其行动,直到肌肉如字面上那样分崩离析殆尽为止。
速度
“步行”的亡者实际上是在跛行或着蹒跚着前进。即便没有损伤或高度腐烂,它们协调性的缺乏导致了不稳定的步伐。速度基本上完全由腿长所决定。高个的丧尸有着比它们矮个的同伴更大的步幅。丧尸看上去似乎无法奔跑。被观察到的步行频率最快的(普通)丧尸也只能达到区区的1步1.5秒。不过,和力量相似,亡者们相对人类的优势在于它们不知疲倦。那些以为他们甩掉了自己的不死者跟踪者的人最好记住龟兔赛跑的故事。
敏捷
正常人平均的灵敏度等级大概要比最强悍的丧尸高出90%之多。这很大程度上是由坏死的肌肉组织的强度所决定的(因此它们难以大步行走)。其余的原因则源自它们功能低下的大脑。丧尸的手眼协调能力更低,这是它们最大的一个弱点。从没人见过丧尸跳跃,不管是从一处跳到另一处还是简单的原地上下。在狭窄的支撑物上保持平衡同样超出了它们的能力所及。丧尸们会试图攀爬任何表面,而不管那有多么不可触及甚至毫无可能。在所有即使最最简单的场合里,这些尝试都只会通往失败。即使在有梯子的场合,在必须执行简单的双手爬梯交替动作时,4个里也只有1个能够成功。
智力
丧尸所有的平均心智水平比昆虫都还要低下。尝试完成一项任务,失败,然后通过反复尝试和错误以找到新的解决办法,是一项在动物界中广泛存在但活死人们却失去了的技能。有这么一次实地事件显示:一个人处在一座断桥的一端,而几打丧尸则位于另一端。一个接一个,活死人们在尝试触及他的过程中不断地在边缘摔下。整个过程里它们中没有一个意识到发生了什么,或有试图改变它们的战术..想象一台被编程执行一项功能的计算机。这个功能无法被暂停,改进,或消除。不能储存新的资料。不能安装新的指令。这台计算机只能执行唯一一项功能,一而再再而三地,直到最后它的电源被关闭为止。这就是丧尸的大脑,一台本能驱使的、永无休止的、无法被修改、只能被摧毁的机器。
情感
活死人就目前所知没有任何的情感可言。所有途径的心理战法,从试图激怒丧尸到使其感到怜悯的尝试,最后都只引来了灾难。快乐,悲伤,信心,忧虑,爱,恨,恐惧—所有这些以及其他上千种构筑人“心”的存在,对于活死人而言就跟同名的器官一样毫无意义。这一切究竟是人类最大的弱点还是最大的力量? 争论在继续,而且恐怕会永远持续。
记忆
一种并不新的想法认为丧尸依旧保持着生前的知识。我们有听到一些诸如亡者回到生前居住或工作的地方时,便能够熟悉地运转机器,或甚至表现出仁慈或对爱人的相应的行为。事实上,没有一丁点的证据能支持这一空洞的幻想。丧尸不可能保有不管是意识还是潜意识的生前记忆,因为他们都已经不存在了!
物质需求
除了饥饿以外,丧尸不会表现出任何人类生活里的其他物质需求。丧尸在任何环境下都不曾被观察到有睡眠或休息。它们对极端的冷热温度都不会有反应。即便在最可怕的天气里,它们也不会寻求庇护所。如干渴这样简单的需求也不曾在活死人身上表现出来。
沟通
丧尸没有语言技能。尽管它们的声带组织能够用于交谈,它们的大脑却不能。它们仅有的发声行为表现为深长的哀嚎声。这种哀嚎声在丧尸发现猎物时便会开始发出。这声音将会保持低沉和稳定直到身体接触发生。之后则变为一种意图表明丧尸已展开攻击行动的特定音调和音量。这一可怕的声音,屹然成为这些行尸走肉不可分割的特征之一。这犹如丧尸军团集结咆哮一般的声音,最多不过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武器。
社会动力学
总是有认为丧尸受到某种集体力量制约的理论传播着,从一支撒旦指挥的军队,到最新的昆虫那样的蜂巢式结构信息素运行机制,甚至它们能依靠心灵感应达成行动一致。事实真相则是丧尸根本谈不上任何的社会组织性。没有阶级之分,没有指挥系统,没有任何集体化的运作机制。一群不死者,不管其规模如何,不管表现出怎样的行为,都仅仅是大群的个体组合而已。
狩猎
丧尸是流浪生物,没有领土或家庭观念。它们会行进数英里,可能的话,在有足够时间时在它们寻觅食物的旅途中横跨整个大陆。它们的狩猎模式是随机的。(但在群体中)不死者拥有一种难以解释的定位一名牺牲品的确切位置的能力。一旦发生接触,之前的沉默和健忘,将自动转化为一种更接近于跟踪导弹的状态。它的头立即转向牺牲者的方位。它们将持续追赶其猎物,整个过程只有在它们失去接触,达成一次成功猎杀,或被摧毁时才会告终。
动机
为什么不死者要猎食活人? 既然已经证实了人类的血肉并不是它们所需的营养来源,那为什么它们的本能会驱使它们去谋杀? 真相一直不可捉摸。
杀死丧尸
消灭一个丧尸看似简单,其实不然。正如我们所知,丧尸不需要所有我们人类赖以为生的生理机能。摧毁或对活死人的一员的的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或是呼吸系统造成伤害不会有任何效果,这些功能都不再用来维持大脑的运作。直说的话,杀死人类的手段有上千种而消灭丧尸只有一种。除掉它们的大脑,不论用什么方法。当然,也有一种意见认为,摧毁掉丧尸的脊柱系统能够同样的让丧尸消停下来。
处置
研究已经表明丧尸病毒能在一具停止活动的丧尸体内保持存活8个小时之久。永远不要在没有穿着防护服的情况下触摸或搬运一具丧尸的尸体。将它视为某种高度致命的有毒物质来对待。火葬是最安全的手段是绝大部分处置方法中。不要理睬什么焚烧尸体会将病毒通过烟云散播开来的谣言。
驯服
再次重申,丧尸的大脑长久以来已被证实,是不可能被修正的。从化学手段到外科手术乃至电磁波等等各种试验都只证明,这一目标不会有任何结果。动作修正治疗,或者其他任何试图把丧尸训练成家畜的尝试都只有失败而已。再次重申,这台机器无法被重装。它要么永远保持这样的存在,要么就变得永远不再存在。
腐烂
丧尸平均的“生命周期”—在它彻底解体之前能够活动的时间长短—估计有3~5年之久。听起来匪夷所思—一具人类的尸体居然能逃避自然的分解作用—这是由于基本的生物原理所导致的。一旦人类死去,他的肉体立即会遭到成千上万的微生物的袭击。这是普通生物的生命循环,自然将营养成分回收回食物链中的手段。要停止这一过程从而保存尸体组织,就必须将其置于不适宜细菌生存的环境中,例如放在极高或极低的温度的环境里,浸泡在有毒化学物质中(如甲醛),或者使其处于丧尸病毒饱和态。(顺便提一句,曾有国内的网友分析,依照丧尸不眠不休的习性和丧失自我修复能力的特点,其骨骼磨损也仅仅能支撑2~3年的行走。)
写在最后
最近也有一则关于僵尸的新闻曝出,今年1月已经在美国的22个州和加拿大的2个省发现了“僵尸鹿病毒”,这是一种致鹿死亡疾病,专业名称为慢性消耗性疾病CWD。患有CWD的鹿的行为会变得和僵尸一样,这种病毒会损伤鹿、驼鹿、麋鹿的大脑、脊髓及其他生理组织。症状为严重的体重下降、眼神呆滞、身体缺乏协调性、临死之前有攻击性等。种疾病在散养及畜养的动物上都发生过,而疾病症状的显现也需要很多年,只是最近的研究首次发现,猕猴在摄入被感染的肉之后,会感染该疾病。不过不需要太过担心,因为这种病毒暂时被认为不会传染给人类。
最后安利一部2013年就问世的短片,名字叫作《CARGO》。影片描述一位父亲在被妻子咬伤后,如何在自己变成丧尸前保护还在襁褓之中的孩子。为了不伤害自己的孩子,影片中的父亲在转变之前绑住了自己的双手,尽管不知道孩子能不能得救,但为了那一点希望,这位坚强的父亲将孩子绑在背上,捡起地上的腐肉用树干挂在前方,好让变为行尸后的自己能够带着孩子继续前进。直到最后变成行尸的父亲被发现的人打死,他唯一的也是最爱的孩子终于得救了……
文、图/解晓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