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征战在同一亚洲巡回赛、中国职业高尔夫球锦标赛赛场上的吴康春来说,今年应该称得上是丰收的一年,他笑说终于过上了不愁温饱的小康日子,也打出了信心。已是两岁女儿父亲的吴康春,在10月结束的美的中国精英赛上,第二轮位居领先榜第二位,可惜在后两轮未能取得突破,最终获得并列第31名。
2009年,吴康春表现一般,整个赛季状态都很低迷,推杆一直困扰着他。今年赛季开赛以来,吴康春共参加了20场比赛,只有同一亚洲麓山公开赛没有晋级。从7月印度尼西亚公开赛换了新推杆后,他的推杆有了很大的进步,也打出了信心,最终获得第八名。
从前喜欢踢足球的吴康春,1997年进入高尔夫行业,在珠海翠湖高尔夫球会从事过球童和巡场工作。也许是机缘巧合,在球会领导李秀清(已故)的帮助下,他成为了珠海翠湖高尔夫球队队员,并师从球会教练唐锦昌。总经理赵国雄上任后,恰逢2002年釜山亚运会选拔队员,赵总全力支持他练球,凭自己的努力入选国家队,吴康春代表中国参加了两届亚运会。
吴康春一直都有亚运情结,他曾是2002年釜山亚运会与2006年多哈亚运会中国国家队队员。当年为了备战亚运会,他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一直没有什么计划,由于业余时期参赛费用拮据,也曾经一度受到是否要转为职业球员的困扰。2007年1月1日,在完成了两届亚运会使命后,他正式成为职业球员。
做业余球员是一个非常痛苦的过程,家境并不富裕的吴康春,在家排行老四,在球会工作一个月的工资也只有1000元。2001年为了参加比赛,他曾向家里借钱打比赛,吴康春回忆说:“当时妈妈哭了,因为那段时间是家里最困难的时候,妈妈觉得儿子连打比赛的钱都没有。”现在回想起来都心痛难受。现在弟弟吴土轩也将走向职业高尔夫之路。
快问慢答(GP:世界高尔夫,吴:吴康春)
GP:在高尔夫生涯里,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
吴:当年亚运国家队的教练宋庆礼和中国高尔夫球协会的秘书长李勇,是他们给了我机会。2006年我跟着国家队去美国橡树谷集训,当时在选拔的时候我没进前八。进入国家队后,2006大佛杯上,我和吴阿顺与澳大利亚球手(当时的美国公开赛新科冠军杰奥夫·奥格维和同胞罗伯特·艾伦)同组,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大赛的氛围。如果当时没有这个机会,我会对高尔夫失去目标。
GP:你的目标是什么?
吴:一切是为了奖金。之前比赛都是为了晋级而战,怎么样才不亏钱。去年赛事结束后,有一次与梁文冲谈起,冲哥的建议让我明确了比赛的目标,现在我都提早做好全年的计划,给自己定下一个全年的目标,要在这些赛事中赚到多少钱,不管我获得什么名次,都朝着目标去打。今年我已达到并超过了自己的预期。
GP:平常有什么嗜好?
吴:打台球,有时晚上钓鱼。
GP:你怎样安排自己日常一天的生活?
吴:我之前睡得晚也起得晚,基本上是10:50分自然醒,一般是下午练球,没计划也没系统。今年我给自己定了计划,每天必须跑5000米,再做一些健身训练。平常是和周君、弟弟吴土轩、我的学生潘燕红四人打对抗赛。刚开始的时候跑到4000米的时候很想放弃,那时我不断地给自己鼓劲和激励,最终坚持了下来,体能和技术也得到了提升。
GP:有计划去打其它巡回赛吗?
吴:目前我会专注于中国巡回赛和同一亚洲巡回赛,今年的赛事还是很多的,奖金也有提升,能进前十五名就有钱赚。
GP:平常你的家庭日是如何过的?
吴:现在是驾车出去旅游,之前是没有这条件。
GP:你的高球四人组是?
吴:米克尔森、麦克罗伊、我的学生潘燕红和我。因为米克尔森不仅球品好,还有亲和力,在打球过程中愿意和人沟通。麦克罗伊是一位很有冲劲的年轻球员。
GP:你印象最深刻的一场比赛?
吴:我2007年转职业后的第一场比赛,欧米茄中国巡回赛索菲特锦标赛最后一轮。当时我刚从国家队退出来,拼劲十足,开球距离远,当时的铁杆和推杆都很好。记得在下半场,我在10#抓鸟、11#射鹰、13#打帕、14#抓鸟、15#保帕、16#抓鸟,这几洞下来一下就低了5杆。
GP:你最爱的球杆是?
吴:我的一号木,现在平均发球距离是280-290码,而且失误率低。
GP:现在用的是什么球杆?
吴:TaylorMade量身定做的。从学球到现在这是第三套。
GP:假如不打高尔夫的话,你觉得你会选择做什么?
吴:我会做厨师,因为我喜欢做菜。也许是从小受家庭的影响,我爷爷是大厨,经常给人做婚宴,我妈也煮得很好。家里人个个都是大厨,我不用动手。在外我经常给一起打球的伙伴们做饭吃,他们对我的厨艺评价不错,每次都吃得精光。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