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陆重工:未来两年业绩年增三成

  • 来源:投资者报
  • 关键字:海陆重工,未来,业绩
  • 发布时间:2011-01-06 13:36
  在节能环保产业未来发展前景一片光明的美好预期下,近日,包括海陆重工在内,一些与节能环保相关的设备制造企业引发广泛关注,并且颇受投资机构的青睐。

  “我们的主要产品基本上都是与节能环保相关的,主要是余热的利用,其次是核电设备。”2010年12月29日,海陆重工副总经理、董秘张郭一女士在接受《投资者报》采访时,历数公司与节能环保相关的业务。

  南京证券分析师章琪认为,“虽然短期内海陆重工不可能出现业绩的爆发式增长,但基于公司长期稳定增长价值和未来新产品与业务拓展带来的超预期可能,公司具备长期成长空间。”

  尽管海陆重工前期股价稍有下调,但目前仍在40元以上,动态PE也维持在40倍以上的水平。

  章琪认为,公司目前估值基本合理,关键还看未来业绩是否有超预期爆发。

  转向高利润率总包业务

  近年来,长三角的“中国制造”声名鹊起。地处苏南张家港的海陆重工,也延续了这一地区制造业的历史优势。海陆重工的主要产品是余热锅炉,目前占据公司总收入70%以上。

  资料显示,余热锅炉可利用余热产生蒸汽或热水,充分利用能源,是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的主设备之一。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特种锅炉,余热锅炉目前已广泛运用于钢铁、石油等多个行业。 随着国家积极推行节能减排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余热利用和余热锅炉行业将进入黄金发展期。

  “海陆重工的余热发电锅炉主要利用在钢铁、焦化和有色行业,主要代表产品是氧气转炉余热锅炉、干熄焦余热锅炉和有色冶炼余热锅炉,公司这三个主要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均为国内第一分别约为80%、70%、90%。”

  章琪介绍说,2010年公司有色余热锅炉产品业务大幅上升,弥补且提升了公司余热锅炉业务的利率水平,公司2010年前三季度毛利率提高到26.81%的历史最好水平。

  沿袭苏南企业注重技术研发的传统,海陆重工保持每年开发1~2个新产品的更新速度。2010年,公司新开发了烧结余热炉和基夫赛特余热炉。

  章琪表示,由于烧结余热炉属于国家政策鼓励的新兴方向,且目前钢铁企业的安装率相对较低,因此该产品业务提升空间较大。公司每年不断开发新产品以适应下游结构需求,将有助于抗击行业波动性和稳定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除了新产品开发,公司另一转变更值得关注。

  2010年上半年,海陆重工与江苏联峰实业合资成立苏州海陆环境能源工程公司,开展余热利用工程设计、承包安装总包业务。目前已获得永钢集团钢铁烧结脱硫系统总价值约亿元的订单,标志着公司从单一设备商向成套设备商的转变。业内预计,永钢脱硫项目精品示范工程的打造将为公司打开工程总包市场。

  “这一转变是最值得期待的,因为总包业务的利润显然更高。”章琪非常看好海陆重工向总包商的转变。

  按章琪的分析,以干熄焦环保系统计算,总包价值量约2亿元,而以往单独制造干熄焦余热锅炉仅有不到2000万元的收入。

  核电业务收入望超6000万

  核电设备是海陆重工当前的另一项重要业务。公司主要生产堆内构件吊篮筒体、核岛部件如压力容器(安注箱、硼注箱)、热交换器等核电设备及部件。其中,公司制造的核反应堆“心脏设备”——堆内构件吊篮筒体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水平。

  “在公司当前的业务中,核电业务的增长趋势更好一些。我们目前主要是做加工业务,订单主要来自上海第一机床厂。”张郭一向记者介绍。

  据悉, 海陆重工已与上海第一机床厂签署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协议,为其配套加工吊篮筒体。目前上海第一机床厂为国内唯一的吊篮筒体生产商,手中订单饱满。由于该业务属加工制造产品,原材料完全由上海一机负责提供,因此毛利率达70%以上。

  不过,公司的核电业务2010年刚刚起步。2010年上半年,营收占比1.2%(共589万元)的核电业务为公司贡献了超过3.5%的营业利润。同时,受制于产能等瓶颈,核电收入增长较慢。

  “预计核电设备募投项目2011年5月首期开始投产后,2011年50%新增产能达产,2012年达产80%,2013年全部达产后共可新增8套/年生产能力。随着该项目产能逐步释放,将极大地缓解产能瓶颈对该块收入提升的制约。” 张郭一表示。

  “十二五”期间,国内核电设备需求将处于爆发式增长。

  据东吴证券近期研报分析,海陆重工核电设备业务后续潜能巨大。目前,公司核电吊篮在手订单15 套,此外还有高温气冷堆心2个。再融资项目达产后,公司核电设备产能可扩大2倍,预计2011年核电业务收入或将超过6000万元。此外,公司还拥有民用核承压设备制造资质。

  煤气化业务盈利不明确

  外界对海陆重工环保项目的期待还包括清洁煤气化炉。2009年9月,壳牌全球解决方案国际公司宣布,授权海陆重工等3家中国公司制造壳牌煤气化关键设备。

  其中,海陆重工与该公司签定协议,壳牌为海陆重工提供其开发的通过将煤或焦炭无催化剂部分氧化生产合成气的工艺工程设计支持服务,并收取服务费用。

  海陆重工称,该服务协议的签订,有助于公司开展气化炉业务,增强公司的行业竞争力。

  目前,该合作计划暂时搁浅。据知情人士透露,公司与壳牌合作的洁净煤气化炉项目仍在期待准备中;同时,公司计划向洁净煤气化炉业务深度拓展。

  “清洁煤的产品还没有做出来,还没有业绩,对公司的影响还看不出来。”张郭一解释,目前公司煤气化盈利仍不明确,但公司将继续推进清洁煤气化炉项目的进展。

  容器产品是海陆重工的另一块业务,其中部分产品也与节能环保密切相关。虽然公司压力容器业务进入较晚,但通过神华宁煤煤化工一期4.5 亿元项目一举奠定业内地位。目前公司正积极开拓市场,继续致力于争取盈利相对较高的大型项目。

  中银国际研报认为,受益国家对振兴能源和化工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并凭借公司优异的项目供货经验,大型压力容器预计将成为公司未来主要的收入和盈利增长点。

  虽然多项业务发展前景看好,但章琪表示,公司业绩短期并无爆发式增长可能,预计未来两年公司业绩增长都将维持在30%以内。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
阅读完整内容请先登录:
帐户:
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