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添富保本基金投资价值凸显
- 来源:投资者报 smarty:if $article.tag?>
- 关键字:汇添富保本,基金,投资,价值 smarty:/if?>
- 发布时间:2011-01-06 14:19
保本基金是否就意味着保守投资?
答案是“不”。
保本绝不意味着保守,在风险可以承受的前提下,积极去寻找投资机会,保本基金同样可以为持有人创造一个有竞争力的收益。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研究发现,目前仍在运作期的保本基金数量仅有5只,这与国外保本基金的规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伴随着2010年11月证监会《关于保本基金指导意见》新规推出及通胀环境下债券收益上行的预期,保本基金未来大有可为。
据悉,汇添富保本混合基金已获批,并于1月4日正式发行。这是新规之后,首批获批的保本基金。
《投资者报》记者采访获知,汇添富保本基金的显著特征是“守可保本、进可增值”。其一大特色是,为在基金发行期认购并持有3年到期的投资者提供了认购费的保本,而市场上目前在运行的部分保本基金是不保认购费的;其次,这只基金还具有相当强的进攻能力,汇添富保本基金可以以不高于40%的资产比例参与股票、权证类风险资产投资,可在上涨确定性较大的时候提高股票资产的配置并力求实现资产增值。
这意味着,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它一方面能立足保本,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又可以尽可能地抓住市场潜在的投资机会,不断创造投资收益,因而可以成为担心亏损、但又不想错失市场投资机会的投资者理想的投资标的。
事实上,保本基金无论在保证本金安全,还是为投资者获取额外收益上,都取得了较出色的表现。记者统计先后曾投入运作的9只保本基金发现,大部分在弱市环境下表现出低风险特征,在市场上扬时也较好分享了股市的收益。
从2010年的数据看,5只在运作的保本基金平均收益远超大盘,收益最好的基金涨幅超过11%。保本基金“上不封顶下不亏损”的收益特性,越来越多得到厌恶市场风险,又不想错失市场机会的投资者青睐。
“汇添富保本基金是一个适合当前国内外投资环境的基金产品,目前中国已告别低利率时期,伴随着央行加息,债券资产的收益率稳步提高,尤其是市场上已出现一批高票息的企业债和公司债,这非常有利于汇添富保本基金建立较高的安全垫。”汇添富保本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陆文磊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上篇:国内保本基金现状
先后9只投入运作
虽然国内第一只保本基金早在2003年就投入市场,但保本基金在发展上较为缓慢。截至目前,国内基金市场发行并已投入运作的保本基金共有9只,其中4只已到期转型,仅5只处于运作期。
从保本基金的发展历程看,2004年是我国保本型基金发行的高峰时期,当年共有4只保本基金成立,使保本基金总数达到5只,规模110.29亿元,市场占比6.88%。随着2005年股市转暖,保本基金的发行基本陷入停滞。
2007年以后,保本基金仅以每年一只的速度发行。截至2010年9月底,5只正在运作的保本基金,最新总规模为244亿元。
通常,国内保本基金的保本期为2年或3年。目前已有6只完成一个或两个完整的保本周期,其中银华保本、南方避险、金鹿保本3只已进入到下一保本周期;万家保本、金象保本、嘉实保本和金元比联宝石动力4只分别转型为万家债券、国泰300、嘉实优质基金和金元比联混合。
此外,为实现“本金安全”的保证,保本基金在运作中会引入担保人,担保人对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到期后可赎回金额低于承诺保证金额部分,承担不可撤消的连带责任担保。目前国内正在运作的保本基金的担保人,主要为一些大的金融集团与投资集团,担保人的实力和信誉均毋庸置疑。
保本基金业绩可圈可点
2010年以来,收益最好的保本基金收益率超过11%,3只成立时间超过2年的保本基金,平均收益超过20%。《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发现,成立以来,大部分保本基金在保本期内的年化回报率较好战胜了通货膨胀,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
从长期运作实践来看,保本基金表现出了退可安心保本、进可适当分享股市收益。此外,从完整保本周期内的业绩可以看到,各基金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正收益。
首先,从各年度总体收益与同期股票市场表现比较看,保本基金在相对震荡或弱市环境下表现出明显的低风险特征。2005年,5只保本基金在上证指数下跌8.3%的环境下,整体净值增长6.4%,其中基金净值增长最高者达到12.5%。
在2008年股票市场风险集中释放过程中,保本基金的净值缩水幅度也相对较小。2010年以来,保本基金又表现出相对高收益的特征,整体业绩与开放式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相比优势突出。
其次,在市场上扬时,保本基金也较好分享了股市的收益。2006、2007、2009年牛市行情下,保本基金整体取得52%、58%和10.6%的收益。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同时,积极在股市上涨阶段分享收益。
保本策略有差异
由于国内保本基金数量少,因而一只保本基金在保本策略上的独特性,自然决定了与众不同的保本价值,也体现了其在当前市场上的稀缺性。
如汇添富保本基金在契约中规定不高于40%的资产比例可参与股票、权证类风险资产投资,在上涨确定性较大的时候提高股票资产的配置,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资产增值潜力。
而在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的限制上,目前市场上保本基金中除金鹿保本规定股票资产不超过30%外,其他均按恒定比例投资组合动态调整。
汇添富保本基金的稀缺性还包括另一个方面:该基金的保本范围包括投资者在认购期的认购费和应计利息,而一般保本基金只针对基金的认购份额和应计利息。
在保本策略上,我国保本基金都采用了CPPI策略(固定比例组合保险策略)或以CPPI策略为主。
在资产配置上,保本基金仍存在较大差异或存在进一步差异化的可能性。据了解,保本基金投资的风险资产可以是股票、ETF、权证等;无风险资产可以包含各类国债、公司债、金融债、各类中长期票据、货币市场工具与理财产品、现金等。但各只基金在风险资产的选择和投资方法基本上完全自由,但对管理人的管理能力要求也更高。
此外,各只保本基金通常在三个条款上会存在差异。首先是保本率,一般保本基金该指标是100%,但“本”的大小也可以在产品契约中另外设定;其次是参与率,指投资者实际享有标的资产上涨幅度的比例。最后是保本期限,若投资者选择提前赎回,则可能无法获得约定收益,而将以当时市价进行折算交割。
中篇:保本基金发展空间
在海外经历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保本基金已经成为多数地区基金市场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追溯保本基金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诞生初期,保本基金就逐步得到蓬勃发展。有关资料显示,至1987年6月,全球保本基金资产已达500亿美元。
截至目前,美国市场上共有499只保本基金,包含正在运行的164只和已转型或退市的335只。规模上看,开放式保本基金总市值1598亿美元,其他类型保本基金市值总和为137亿美元。
除了美国,保本基金在欧洲、香港等地区也得到了较好发展。据欧洲投资基金联合会(EFAMA)公布的资料,截至2009年12月31日,在除爱尔兰和荷兰地区外的UCITS(可转让证券集合投资计划)市场中,3691只保本基金的资产规模已达到2030亿欧元,数量占到全部基金数量的11%,资产规模占到4%。
香港是目前世界上保本基金最为集中且发展最为健康的地区,2008年以来,保本基金销售额多次成为各类基金之冠。截至2009年12月31日,61只保本基金占到全部基金数量的3.38%,资产规模合计16.16亿美元。
在香港市场上,保本基金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仅次于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的第三大类别基金。
创新激发扩容潜力
与海外发达市场相比,保本基金在我国尚处于相对不太成熟的发展阶段。之所以未得到充足发展,原因首先是金融衍生品缺乏;其次是保本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尚不成熟;最后,担保机构难觅也直接带来产品发行受阻。
不过,随着《保本基金审核指引》的松绑,新的保证人条件中实收资本要求显著降低,同时,原有担保机构所能担保的保本基金规模有望大幅增加,这都意味着制约保本基金发展的瓶颈有望破解。
此外,证监会2010年9月发布的《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亦明确规定保本基金可投资股指期货及金融衍生品,给保本基金的运作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股指期货并非通过杠杆放大资产配置中风险资产的比例,而是运用其保证金交易规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更多的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客户群体需求广阔
从保本基金对投资者的需求匹配度上看,多方面因素使其具有较广阔的客户群体。
首先,国内投资者保本意识较强,看重下端风险,而现行的银行存款利率仍然较低;其次,作为重要的低风险投资市场之一的国债市场,在我国发展不完善;最后,股票市场的持续低迷或大幅波动,使得普通投资者很难把握投资节奏。
在此背景下,适时提供风险级别相同甚至更低的储蓄替代品,能极大地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
从基金公司产品线的角度来看,保本基金作为低风险产品,是前期基金公司普遍关注和投入精力较多的具有中高风险的权益类产品的有益补充,对于发行并成立有保本基金的基金公司而言,其产品线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下篇:保本基金现投资良机
震荡市隐现投资良机
2010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频繁,收益重心在小盘股的持续溢价下一直偏向结构性机会。对于2011年市场行情,市场人士普遍预期,整体上仍可能维持震荡盘升的格局。
对于投资者来说,面临着股市投资风险加大、储蓄存款收益贬值、债券(或货币)产品跑输CPI的投资渠道困境,在投资亏损和物价上涨的双重压力下,收益适当而又相对安全的投资产品成为市场稀缺。能为投资者创造“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投资机会的保本基金,开始越来越多的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
通常保本基金的投资策略是,股票市场状况恶化时,投资低风险品种获取较为可靠的稳定收益;一旦股票市场转好,基金就主动出击,将固定收益部分放大一定的倍数后投资于股市。
可以说,在市场波动较大或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之下,保本基金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同时又期望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息回报,并且以中长线投资为目标的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低风险同时又具有升值潜力的投资工具。
汇添富保本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陆文磊表示,汇添富保本混合基金适合当前国内外投资环境,目前中国已告别低利率时期,伴随着央行加息,债券资产的收益率稳步提高,尤其是市场上已出现一批高票息的企业债和公司债,这非常有利于该基金建立较高的安全垫。
投资保本基金5大提示
当然,投资保本基金并非一劳永逸,投资者仍要注意以下几大事项。
第一,保本资产部分越大,积极投资部分比重越小,额外收益的空间也越小。因此,保本基金适合于低风险、注重本金保障的投资者。
第二,在投资保本基金的时候,应充分考虑保本周期是否与自身的投资周期相匹配、考虑通货膨胀,且认购期与申购期资金保本与否不同。
第三,投资者只有全程参与保本期,本金才能得到保证,在保本期满以前赎回的基金份额本金不受任何保障。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保本”是以牺牲一定期限(即保本期)内的流动性为代价。
第四,在保本投资策略中,风险资产乘数的确定是操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保本策略允许的范围内,风险放大乘数的设定水平反映了基金管理人主动投资能力,所以在选择保本基金时,对管理人和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甄别尤为关键。
第五,各只保本基金一般都能够达到在约定保本期限内的保本效果,但无法保证在任意投资期间内均能保本。当风险资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时,保本基金的期间收益率也可能为负值。当然,只要是严格按照保本基金风控要求和CPPI策略操作,到期时仍能保本。
……
答案是“不”。
保本绝不意味着保守,在风险可以承受的前提下,积极去寻找投资机会,保本基金同样可以为持有人创造一个有竞争力的收益。
《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研究发现,目前仍在运作期的保本基金数量仅有5只,这与国外保本基金的规模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伴随着2010年11月证监会《关于保本基金指导意见》新规推出及通胀环境下债券收益上行的预期,保本基金未来大有可为。
据悉,汇添富保本混合基金已获批,并于1月4日正式发行。这是新规之后,首批获批的保本基金。
《投资者报》记者采访获知,汇添富保本基金的显著特征是“守可保本、进可增值”。其一大特色是,为在基金发行期认购并持有3年到期的投资者提供了认购费的保本,而市场上目前在运行的部分保本基金是不保认购费的;其次,这只基金还具有相当强的进攻能力,汇添富保本基金可以以不高于40%的资产比例参与股票、权证类风险资产投资,可在上涨确定性较大的时候提高股票资产的配置并力求实现资产增值。
这意味着,在充满不确定性的市场环境中,它一方面能立足保本,规避风险,另一方面又可以尽可能地抓住市场潜在的投资机会,不断创造投资收益,因而可以成为担心亏损、但又不想错失市场投资机会的投资者理想的投资标的。
事实上,保本基金无论在保证本金安全,还是为投资者获取额外收益上,都取得了较出色的表现。记者统计先后曾投入运作的9只保本基金发现,大部分在弱市环境下表现出低风险特征,在市场上扬时也较好分享了股市的收益。
从2010年的数据看,5只在运作的保本基金平均收益远超大盘,收益最好的基金涨幅超过11%。保本基金“上不封顶下不亏损”的收益特性,越来越多得到厌恶市场风险,又不想错失市场机会的投资者青睐。
“汇添富保本基金是一个适合当前国内外投资环境的基金产品,目前中国已告别低利率时期,伴随着央行加息,债券资产的收益率稳步提高,尤其是市场上已出现一批高票息的企业债和公司债,这非常有利于汇添富保本基金建立较高的安全垫。”汇添富保本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陆文磊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
上篇:国内保本基金现状
先后9只投入运作
虽然国内第一只保本基金早在2003年就投入市场,但保本基金在发展上较为缓慢。截至目前,国内基金市场发行并已投入运作的保本基金共有9只,其中4只已到期转型,仅5只处于运作期。
从保本基金的发展历程看,2004年是我国保本型基金发行的高峰时期,当年共有4只保本基金成立,使保本基金总数达到5只,规模110.29亿元,市场占比6.88%。随着2005年股市转暖,保本基金的发行基本陷入停滞。
2007年以后,保本基金仅以每年一只的速度发行。截至2010年9月底,5只正在运作的保本基金,最新总规模为244亿元。
通常,国内保本基金的保本期为2年或3年。目前已有6只完成一个或两个完整的保本周期,其中银华保本、南方避险、金鹿保本3只已进入到下一保本周期;万家保本、金象保本、嘉实保本和金元比联宝石动力4只分别转型为万家债券、国泰300、嘉实优质基金和金元比联混合。
此外,为实现“本金安全”的保证,保本基金在运作中会引入担保人,担保人对符合条件的投资者到期后可赎回金额低于承诺保证金额部分,承担不可撤消的连带责任担保。目前国内正在运作的保本基金的担保人,主要为一些大的金融集团与投资集团,担保人的实力和信誉均毋庸置疑。
保本基金业绩可圈可点
2010年以来,收益最好的保本基金收益率超过11%,3只成立时间超过2年的保本基金,平均收益超过20%。《投资者报》数据研究部统计发现,成立以来,大部分保本基金在保本期内的年化回报率较好战胜了通货膨胀,实现了资产的保值增值。
从长期运作实践来看,保本基金表现出了退可安心保本、进可适当分享股市收益。此外,从完整保本周期内的业绩可以看到,各基金均取得不同程度的正收益。
首先,从各年度总体收益与同期股票市场表现比较看,保本基金在相对震荡或弱市环境下表现出明显的低风险特征。2005年,5只保本基金在上证指数下跌8.3%的环境下,整体净值增长6.4%,其中基金净值增长最高者达到12.5%。
在2008年股票市场风险集中释放过程中,保本基金的净值缩水幅度也相对较小。2010年以来,保本基金又表现出相对高收益的特征,整体业绩与开放式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相比优势突出。
其次,在市场上扬时,保本基金也较好分享了股市的收益。2006、2007、2009年牛市行情下,保本基金整体取得52%、58%和10.6%的收益。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同时,积极在股市上涨阶段分享收益。
保本策略有差异
由于国内保本基金数量少,因而一只保本基金在保本策略上的独特性,自然决定了与众不同的保本价值,也体现了其在当前市场上的稀缺性。
如汇添富保本基金在契约中规定不高于40%的资产比例可参与股票、权证类风险资产投资,在上涨确定性较大的时候提高股票资产的配置,为投资者带来更高的资产增值潜力。
而在资产配置比例上限的限制上,目前市场上保本基金中除金鹿保本规定股票资产不超过30%外,其他均按恒定比例投资组合动态调整。
汇添富保本基金的稀缺性还包括另一个方面:该基金的保本范围包括投资者在认购期的认购费和应计利息,而一般保本基金只针对基金的认购份额和应计利息。
在保本策略上,我国保本基金都采用了CPPI策略(固定比例组合保险策略)或以CPPI策略为主。
在资产配置上,保本基金仍存在较大差异或存在进一步差异化的可能性。据了解,保本基金投资的风险资产可以是股票、ETF、权证等;无风险资产可以包含各类国债、公司债、金融债、各类中长期票据、货币市场工具与理财产品、现金等。但各只基金在风险资产的选择和投资方法基本上完全自由,但对管理人的管理能力要求也更高。
此外,各只保本基金通常在三个条款上会存在差异。首先是保本率,一般保本基金该指标是100%,但“本”的大小也可以在产品契约中另外设定;其次是参与率,指投资者实际享有标的资产上涨幅度的比例。最后是保本期限,若投资者选择提前赎回,则可能无法获得约定收益,而将以当时市价进行折算交割。
中篇:保本基金发展空间
在海外经历蓬勃发展
截至目前,保本基金已经成为多数地区基金市场上重要的组成部分。追溯保本基金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美国诞生初期,保本基金就逐步得到蓬勃发展。有关资料显示,至1987年6月,全球保本基金资产已达500亿美元。
截至目前,美国市场上共有499只保本基金,包含正在运行的164只和已转型或退市的335只。规模上看,开放式保本基金总市值1598亿美元,其他类型保本基金市值总和为137亿美元。
除了美国,保本基金在欧洲、香港等地区也得到了较好发展。据欧洲投资基金联合会(EFAMA)公布的资料,截至2009年12月31日,在除爱尔兰和荷兰地区外的UCITS(可转让证券集合投资计划)市场中,3691只保本基金的资产规模已达到2030亿欧元,数量占到全部基金数量的11%,资产规模占到4%。
香港是目前世界上保本基金最为集中且发展最为健康的地区,2008年以来,保本基金销售额多次成为各类基金之冠。截至2009年12月31日,61只保本基金占到全部基金数量的3.38%,资产规模合计16.16亿美元。
在香港市场上,保本基金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已经成为仅次于股票型和债券型基金的第三大类别基金。
创新激发扩容潜力
与海外发达市场相比,保本基金在我国尚处于相对不太成熟的发展阶段。之所以未得到充足发展,原因首先是金融衍生品缺乏;其次是保本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我国尚不成熟;最后,担保机构难觅也直接带来产品发行受阻。
不过,随着《保本基金审核指引》的松绑,新的保证人条件中实收资本要求显著降低,同时,原有担保机构所能担保的保本基金规模有望大幅增加,这都意味着制约保本基金发展的瓶颈有望破解。
此外,证监会2010年9月发布的《关于保本基金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亦明确规定保本基金可投资股指期货及金融衍生品,给保本基金的运作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股指期货并非通过杠杆放大资产配置中风险资产的比例,而是运用其保证金交易规则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将更多的资金投资于固定收益产品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客户群体需求广阔
从保本基金对投资者的需求匹配度上看,多方面因素使其具有较广阔的客户群体。
首先,国内投资者保本意识较强,看重下端风险,而现行的银行存款利率仍然较低;其次,作为重要的低风险投资市场之一的国债市场,在我国发展不完善;最后,股票市场的持续低迷或大幅波动,使得普通投资者很难把握投资节奏。
在此背景下,适时提供风险级别相同甚至更低的储蓄替代品,能极大地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
从基金公司产品线的角度来看,保本基金作为低风险产品,是前期基金公司普遍关注和投入精力较多的具有中高风险的权益类产品的有益补充,对于发行并成立有保本基金的基金公司而言,其产品线的完善具有积极意义。
下篇:保本基金现投资良机
震荡市隐现投资良机
2010年以来,A股市场震荡频繁,收益重心在小盘股的持续溢价下一直偏向结构性机会。对于2011年市场行情,市场人士普遍预期,整体上仍可能维持震荡盘升的格局。
对于投资者来说,面临着股市投资风险加大、储蓄存款收益贬值、债券(或货币)产品跑输CPI的投资渠道困境,在投资亏损和物价上涨的双重压力下,收益适当而又相对安全的投资产品成为市场稀缺。能为投资者创造“下有保底,上不封顶”的投资机会的保本基金,开始越来越多的吸引投资者的注意力。
通常保本基金的投资策略是,股票市场状况恶化时,投资低风险品种获取较为可靠的稳定收益;一旦股票市场转好,基金就主动出击,将固定收益部分放大一定的倍数后投资于股市。
可以说,在市场波动较大或市场整体低迷的情况之下,保本基金为风险承受能力较低,同时又期望获取高于银行存款利息回报,并且以中长线投资为目标的投资者,提供了一种低风险同时又具有升值潜力的投资工具。
汇添富保本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陆文磊表示,汇添富保本混合基金适合当前国内外投资环境,目前中国已告别低利率时期,伴随着央行加息,债券资产的收益率稳步提高,尤其是市场上已出现一批高票息的企业债和公司债,这非常有利于该基金建立较高的安全垫。
投资保本基金5大提示
当然,投资保本基金并非一劳永逸,投资者仍要注意以下几大事项。
第一,保本资产部分越大,积极投资部分比重越小,额外收益的空间也越小。因此,保本基金适合于低风险、注重本金保障的投资者。
第二,在投资保本基金的时候,应充分考虑保本周期是否与自身的投资周期相匹配、考虑通货膨胀,且认购期与申购期资金保本与否不同。
第三,投资者只有全程参与保本期,本金才能得到保证,在保本期满以前赎回的基金份额本金不受任何保障。因此,对于投资者而言,“保本”是以牺牲一定期限(即保本期)内的流动性为代价。
第四,在保本投资策略中,风险资产乘数的确定是操作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在保本策略允许的范围内,风险放大乘数的设定水平反映了基金管理人主动投资能力,所以在选择保本基金时,对管理人和基金经理管理能力的甄别尤为关键。
第五,各只保本基金一般都能够达到在约定保本期限内的保本效果,但无法保证在任意投资期间内均能保本。当风险资产价格出现大幅下跌时,保本基金的期间收益率也可能为负值。当然,只要是严格按照保本基金风控要求和CPPI策略操作,到期时仍能保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