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请介绍下当时创立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基金会的初衷?
A:我从 1992 开始收藏当代艺术,伦敦的那趟旅行根本上改变了我的人生,在这期间我参观了许多博物馆、画廊和艺术家的工作室,我当时还见到了像泰特美术馆馆长 Nicholas Serota 这样的专业人士,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的思维方式以及收藏的理念。之后我开始狂热地学习和收藏当代艺术。
与欧洲其他地区不同,在 20 世纪 90 年代早期,当代艺术在意大利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也没有多少专门的空间。一方面因为机构的匮乏,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支持年轻艺术家并分享我的收藏,使我决定在1995 成立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基金会。这个基金会根植于我一直以来的梦想,就是把我自己对当代艺术的热情逐渐转变为一个事业:通过给艺术家提供空间,支持他们创作,将当代艺术带到一个更广泛的受众领域。
Q:目前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基金会支持艺术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A:自 2007 以来,我们基金会已经建立了一个很重要的项目:青年策展人驻留计划。每一年,我们会从全球各地的艺术院校中筛选 3 个年轻的策展人,资助他们在意大利进行为期 4 个月的驻留。为期结束后,他们会单独呈现一个以这次驻留经验为灵感来源的展览。驻留计划的目标一方面在于提高青年策展人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也将意大利的当代艺术融入到更国际化的语境中。
除此之外,委托新的作品对我们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由基金会邀请艺术家以某个主题展开创作,有时候也会参与到“威尼斯双年展”和“卡塞尔文献展”等国际展览的项目合作中。当然,艺术家也可以来寻求我们的帮助,一旦方案通过,我都不会过多干涉。
Q:目前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基金会如何选择合作的艺术家?
A:我们倾向于选择那些艺术实践从根本上改变了对世界视觉认知的艺术家。譬如 Ed Atkins、Adrian Villar Rojas。Adrian Villar Rojas 同时也是我们基金会在意大利第一次展览合作的艺术家,在那次名为“文艺复兴”的展览中,109 个巨大的石头(近似重量至少 350 公斤、最大 3200 公斤)由 8 辆卡车从土耳其运送到这里,艺术家在那些石头上创作了许多不可思议的雕塑。
Q:你的藏品体量十分庞大,请问是否有一个明确的分类以及购藏的体系?
A:首先,我从来没有为装饰需求收集艺术品,我收藏作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 就是艺术一定要与当下有很强的联系。对我来说,一件有趣的艺术品必须要反映当下、预见未来,而且在未来可以很好地讲述过去的故事。我尽量不跟风买艺术品或“爆款”,我购买的是作品而不是艺术家的名气。
起初,我的收藏有 5 个主题 — 英国艺术、在洛杉矶工作的艺术家、意大利艺术、女性艺术家和摄影,每一个主题都探索了从 20 世纪 80年代到今天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摄影可以说是我的收藏中唯一有历史维度的板块(我大概有 3000 张历史照片,可以追溯到 19 世纪中叶,反映了当时意大利的景观)。近年来,随着全球化和国际艺术舞台的扩大,我们接触到如此多来自不同国家和文化的艺术家,我已经再也不能按国籍、流派或表达方式来分类收藏了。因此,我的收藏也更多地发展成一个不断变化的艺术生产全球版图。
Q:未来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基金会会和中国有哪些合作?
A:2006 年,基金会推出了名为“Allooksame”的展览,展览集结了 40 个来自不同背景的亚洲艺术家的创作,那时候我开始对亚洲的当代艺术感兴趣。目前在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展览,也是我的收藏首次在中国亮相。当然,这个展览只是我们合作的开始,2016 年上海外滩美术馆的展览“告诉我一个故事:地方性与叙事”也将在 2018 年 6 月于山德雷托·雷·雷包登戈基金会再次展出。展览呈现亚洲艺术创作的多元样貌和深入地域的历史文化脉络,期望能打开欧洲与亚洲的深入文化对话。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