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艺术品版权、艺术IP成为艺术行业投资的热点。尤其是近期美国对中国提出知识产权保护的调查以及由此引发的诸多影响,使得大家对知识产权的认知再一次提升。同时,文化产业仍然是宏观上的持续风口,文化产业由原来的注重基建、实物等向着成熟的虚拟经济模式发展。
这说明,行业内逐渐形成一个共识:文化产业的核心是IP经济,是以实业基础为载体的虚拟经济。但是,当下艺术IP的商业思维和实际操作模式,仍处于比较粗糙的早期阶段:通过资本快速扩张,试图垄断大量艺术品和版权,从资源环节进行垄断、建立壁垒。这种思维实际上是工业产业思维的延续,它习惯性地将艺术IP等同于以往的土地、矿产、水源等资源,试图进行垄断,然后一劳永逸地获得持续的收益。所以,今天的资本充满了对版权的“圈地”意识,但这种商业模式对中国当下的艺术IP来讲效果有限。
的确,世界上已经不乏值得垄断的文化IP,如迪士尼、漫威、达·芬奇、梵·高等著名的IP,围绕这些IP而产生的授权行业也都以垄断为前提。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这些成熟的IP已经经历了长期的经营孵化阶段,拥有强大的配套体系,在全世界都占领了稳固的渠道。但中国的IP产业并不完善,中国加入全球化经济之后并没有在真正意义上占领全球文化消费市场渠道份额,用成熟IP的模式去硬套中国的当下,用资本或者其他手段去垄断一些尚不成熟的IP,其实是一种错误的战略。这里就要讨论到IP的特性与规律。
IP是一种可持续生产的资源,它既包含了完全创新的形象和故事,也包含了对人类已有历史文化资源的改造 — 本质上,它的来源是无限的,其依赖的“原材料”也是无限的、公共的;就像美国漫威(Marvel)一样,将古希腊、北欧、古代东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冷战时期以及科幻文化都纳入自己的体系,这些历史资源属于全人类的公共资源,美国使用这些文化资源并不需要向上述民族支付版权费用。所以,那种试图垄断IP资源的思路,一开始就是失误。实际上在艺术市场对IP投资的尝试中,很多人已经感受到这个问题:某个机构将艺术家的某些重要作品版权“签死”,这只能做到“排他”,但“排他”不等于“垄断” — 一旦有更合适的机会,艺术家将创造出更多的作品;即使将一个艺术家“签死”,但每年都会有大量新的艺术家出现 —对于一个不断增量的事物进行垄断,何其困难。
IP的另一个特性,是“只有运营,才能增值”。IP并不是一生产出来就立刻拥有了巨大的价值,恰恰相反,无论一个艺术IP被创作得多么精彩,只要没有运营、没有持续的推广,再精彩的IP也难以实现商业价值。当下许多投资者对IP所做的唯一一件事情就是“排他”,然后转让或者授权获利。实际上如果缺少长期、专业、系统的运营和推广,大众就没有机会辨识这些形象,不会认同其价值观,自然也不会想购买、消费这个IP延伸出来的实物商品。
既然说“投资”,那么就必然涉及“资产”。投资艺术IP的大方向并没有错,但须认识到目前大多数艺术品IP并不是“资产” — 版权的确权、是否原创、定价、是否能够量化增值、流通方式和渠道 — 这些关于“资产”的关键问题都没有解决方案,就想垄断然后转授权,甚至想通过资本市场变现,本身就不符合逻辑。但前文提到的诸如漫威、梵·高、迪士尼等IP已经在长期的经营中完成了版权资产化,版权确权、维权、定价体系、销售数据、市场占有率、销售额等市场大数据年年都有,所以人家可以说“版权就是资产”,但我们不能。
所以,资本应当立足于产业层面,理性、客观地对艺术IP和艺术品版权进行深刻理解,资本应该致力于“孵化”而非“垄断”,否则,所谓“投资”实际只是让资本进入了成本环节,这不但不会推动艺术产业,反而还会增加行业成本,导致流通不畅。国外艺术金融经验里有一种值得我们思考的模式“艺术家共同信托”,其核心在于艺术家和投资者成为合伙人关系。借鉴这种商业模式,我曾经提出“艺术品版权联营”的模式并尝试性付诸实施。
“艺术品版权联营”其商业模式的核心,是改变以往艺术品进入地产的成本结构,艺术品以版权为内容,换取地产成熟的渠道。艺术家、资本、渠道三方设定为合伙关系,避免投资者将资本投入到购置艺术品等成本环节,也避免地产渠道方从中介手里购买高价的版权授权。投资者投资艺术家和作品版权,艺术家的作品以低成本进入地产的商业空间之后,其衍生品、文创产品随之进入商业空间、文旅地产的渠道,这意味着文旅地产走向产品自营,不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和交易数据,同时版权的升值带动了艺术家和原作的升值,恰好符合投资者的诉求 — 在整个过程中,地产行业并没有增加成本,反而降低了建设成本,还参与了分享收益。
当艺术家的版权在文旅地产渠道中通过衍生品变现以后,由传统的“资源壁垒”模式转换到“渠道壁垒”模式,在消费过程中促使版权产生市场数据,以数据完成定价、呈现增值曲线,进而成为“资产”,与资本深度对接。从这个逻辑来看,版权、IP是虚拟经济,同时也是实业,而这样的文化资产和项目,应该是会受到资本追捧的。
……
关注读览天下微信,
100万篇深度好文,
等你来看……